起跑映照全程,开局启示未来。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亦是岚山振兴发展、克难奋进、积厚成势、攻坚突破的一年。
这一年,岚山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亮丽喜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亿元、增长8%,其中税收累计完成43.5亿元、占比91.6%,总量和税收占比均居全市第一;工业总产值2224亿元,居全市第一,占全市的60.6%,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工业百强区。
——就业优先、教育减负、养老医疗保障有力、品质城建赋能百姓生活,民生底线兜住兜牢,书写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追忆一个个催人奋进、充满高质量发展希望的风向标,方能探寻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沐新时代之春风,迈入2022年,要建设什么样的岚山?
面对时代之问,以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滨海新城目标为引领,聚焦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激活澎湃动能,推动协调发展,兜住民生底线,岚山风帆再举。
落实产业“链长制” 涵养澎湃动能
新春伊始,坐落于岚山区的澳思柏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全负荷运转。一张张家居装饰用板从产线上加工完成之后,被转运到仓库整齐码放。整个春节,企业生产线不间断运转。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去年实现生产板材31万方,销售额3.77亿元,今年全年的目标任务是生产35万方。
新春实现“开门红”,提振了企业制定新目标的信心和底气。纵观当下,岚山区产业优势凸显,交通便利通达,企业和企业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重商尊商的氛围越来越浓,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今年岚山区将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建立“招、包”项目建设机制,聚焦钢铁、化工、木材三大重点产业,紧盯产业“上、中、下”全产业链条,明确区级领导担任“链长”,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负责制,以链式发展思维擘画主导产业未来。
为确保“链长”制深入实施,该区进一步明确“链长”任务和职责——
积极推行全产业链研究、全要素协调保障、全流程跟踪服务,全面梳理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关键环节,掌握产业供应链国内国际区域布局情况,精准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畅通企业原料供应、产品市场销售,促进供应链有序循环。
同时,配套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建立市场主体新办业务事后回访制度,开展清风护航专项行动,搭建科技惠企平台,实行“政策即享”惠企服务机制等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为“链长”制高效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澎湃发展动能,岚山区聚焦做好项目布局增量文章,招新与技改双发力,围绕产业生态加大招引力度,瞄准“十强产业”和500强企业排兵布阵,提升招引专业能力,不断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鼓励企业开展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再造新优势。
唱响城乡“协奏曲” 实现协调发展
走进岚山乡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面貌映入眼帘,乡村产业正蓬勃发展,乡村生活正节节升高。
走进城区,新基建构筑城市框架,景观小品于细微处增添城市魅力。
岚山区深入践行“精致”理念,下一番绣花功夫,努力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这里将打造起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品位高端的城乡居住环境。
——聚力打造精致城市。将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准实施城建重点工程,推动城市道路新改建、楼宇亮化,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等,对分流不彻底的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全面完成拆迁尾子,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聚力打造整洁城市。结合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高标准打造“一条主线、四个组团、十五个节点”具有岚山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带,构建一带六园绕城生态景观长廊。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市场秩序等十大专项执法行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扩面提质,打造绿色、共享、开放的“15分钟生活圈”。
——聚力打造人文城市。统筹发展和保护,充分挖掘历史底蕴,赓续城市文脉、彰显地域特色,努力让城市“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动与市级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完善数字环卫、数字园林等住建行业管理子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岚山山海相依、陆水相连,农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挖掘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的深厚土壤。
提高要素向乡村汇聚,岚山区将突出抓好茶产业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动“海上粮仓”扩容升级,高标准建设高兴白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岚山茶旅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岚山区将通过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文旅消费环境,深度开发四季旅游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打造岚山直播电商中心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中心,全方位激活乡村经济业态。
夯实民生“压舱石” 凝聚城市向心力
虎年春节,走在岚山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商场超市里,大红灯笼高挂,居民步履轻松忙采购;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内,文化惠民活动接连上演,欢声笑语不断;百姓新居中,窗明几亮温暖舒适,群众喜笑颜开。
鲜明的民生底色,是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岚山区将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目标,加快推进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等重点教育工程建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同时,将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启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居民长期护理服务标准体系,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医疗卫生队伍,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岚山将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区镇村”三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推动养老服务中心常态化、规范化运营,加强“区镇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阵地建设,培育公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推进医康养综合体建设……以一系列务实之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岚山将精心梳理文化遗产脉络,举办“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岚山绿茶文化节、非遗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城市书房等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岚山将坚决打好“三大”保卫战,切实抓好工业企业、道路交通、港口、裸露土地、产业园区的污染源管控,严格落实“一企一策”要求,加强在线监控设施日常监管,完成上级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深入开展危废大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让岚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2022年的大幕已拉开,展望前程,岚山定会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发展新的荣光。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安钊 姚文凤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