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党报头条丨黄海潮声入镜来,港产城韵画卷开——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综述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27 08:37:49

  孟夏日照,万木峥嵘。一场新闻摄影盛会的举办,让日照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5月21日至26日,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向海图强 激活蓝色引擎”全国百家媒体聚焦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闻摄影采访活动在日照举办,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等近百人相聚日照,用镜头聚焦向海图强的日照在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中的新成就、新亮点。

本届主题深远,展览丰富,让“全国摄影记者之家”的名气更响亮

  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目前唯一的全国性大活动,迄今已在日照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成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打造的重要品牌,也成为日照市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兰红光表示,实践证明,新闻摄影周充分运用摄影这一独特的宣传形式,用图片、视频、版面塑造日照良好城市形象,打造成为全国新闻摄影的新品牌、新高地,引导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以日照为题、以摄影为媒,创作和传播了大量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助力日照既出彩、又出众、更出圈。

  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活动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岚山区人民政府、日照日报社、日照市国资委、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在岚山区启动后,日照再一次因新闻摄影绽放光彩。

  与前七届相比,本届新闻摄影周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看点?

  本届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成就——

  当前,日照正处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聚力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关键时期。为了聚焦展现这一阶段的发展成就,今年将新闻摄影采访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向海图强 激活蓝色引擎”聚焦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旨在以新闻摄影为载体,全方位展现日照市在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集聚、海洋生态保护、港产城融合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塑造“蓝色经济新标杆”城市形象,助力“海洋强国”战略深入实施。

  本届摄影专题展览丰富多彩,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启动当天,“逐梦新时代”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在岚山区人民广场开展。本次展览精选了160余幅新闻摄影作品和48个中央、省、市三级主流媒体推荐的摄影专题,内容涵盖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典型案例和模式,以及“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和成就等,集中展示了各领域的辉煌成就,彰显了人民在新时代征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奋斗力量。

  《一粒航天丝苗米在“世界工厂”的154天成长旅程》《当青春撞向摇滚》《庆阳苹果成长记》等摄影作品,令很多市民游客驻足停留。“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专业精彩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里不仅有故事,更有时代印迹,看了以后很有收获。”市民刘女士表示。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中新社2024年度优秀摄影作品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春走基层’活动优秀作品展”“2024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作品展”,以及“经山历海 美图日照”摄影作品展等展览,这些摄影作品在丰富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日照“全国摄影记者之家”的名气更加响亮。

  5月2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摄影大赛在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举行,到场记者现场拍摄,将镜头聚焦体育健儿的训练和比赛瞬间。

  本届摄影周不仅是全国新闻记者交流业务的平台,也为器材厂商和摄影工作者搭建起沟通桥梁。5月22日,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摄影器材专题讲座在岚山区举办,vivo、佳能、尼康、索尼等品牌先后对旗下产品的效果呈现、性能优势、技术应用进行分享。摄影记者们纷纷交流探讨如何在不同环境下运用摄影器材捕捉精彩瞬间。

  “连续八次举办摄影周活动,不仅体现了日照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大力支持,也彰显了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中华建筑报社影像中心主任于飞表示,“希望通过摄影周活动,促进新闻摄影行业的交流与发展,为新闻摄影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镜头下,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成就引关注

  连日来,参与本次活动的新闻记者以新闻摄影为载体,深入我市各区县近50个采访点,用鲜活的镜头语言聚焦、讲述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火热实践。

  镜头下,港口经济动能强劲——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一艘装载木材的货轮正停泊作业,码头上的门机和车辆正有序装载木材。摄影师们以此为素材,拍摄了《山东日照:深入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山东日照:港口木材转运忙》等作品,在新华网、人民网迅速传播,引发网友关注,相关图片新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等媒体刊发。

  新华社现场云还以《天空之眼瞰祖国第162站|“日出初光先照”的浪漫  “港?产?城”共生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直播报道,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日照独特的城市魅力。

  镜头下,临港产业“追新逐绿”——山东雷英精工汽车紧固件研发及制造基地内,冷镦机“吃”进一根根小拇指粗的线材,“吐”出半成品的螺母;在日照钢铁控股集团,一条条不足1mm的超薄带钢正从日照钢铁ESP生产线上下线;在三一重能(日照)风电智能制造基地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在进行偏航作业……日照临港产业的火热现场,吸引着摄影师用镜头聚焦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让广大网友得以近距离感知日照澎湃的新动能。

  低空经济产业园中,岚山机场上的“90后”教练指导着年轻学员进行初级飞行训练,引起了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孔斯琪的关注:“政府政策扶持叠加社交媒体的破圈传播,使飞行培训正从神秘的专业技能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大众体验。”

  镜头下,日照海洋产业欣欣向荣——在岚山区的三文鱼近海养殖区,两座“海上粮仓壹号”系列三文鱼网箱矗立在海里;东港区涛雒镇的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海马进行晾晒……日照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化为摄影师镜头里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山东日照:构建三文鱼全产业链》等摄影作品传播到大江南北。

  镜头下,日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绽放光彩——在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北门外1966,南茶北引功勋人员周立全在茶园里给研学的学生们讲述南茶北引的故事;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育苗大棚内,一垄垄无性系茶苗长势喜人……图片新闻《南茶北引传承创新 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在人民网刊发,《山东日照:绿水青山飘茶香》在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后,浏览量迅速突破45万。

  镜头下,日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正在进行机械臂测试的越疆机器人、日照市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泡沫铝、山东永利新能源车业热销海外的高尔夫球车等项目,都化为镜头下生动的图片,展示着日照这片创新沃土的不竭活力。

  本届新闻摄影周期间,摄影师们还将镜头对准了沂蒙画派的传承创新、白鹭湾小镇的第二届白鹭湾玫瑰节、五莲高铁建设的最新进度、特色滨海旅游项目日照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刘家湾赶海园,等等,全方位感知日照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

  工人日报摄影记者吴凡表示,这种从港口经济向多元产业拓展的发展路径,让日照成为肥沃的“新闻土壤”,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期待未来能继续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故事。

新闻摄影与日照的双向奔赴还将继续

  借助新闻摄影 “行业盛会”这一平台,日照之美在光影的流动中被定格和传播,令人心动;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一场思想的盛宴——

  5月23日,第八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新闻摄影讲座在岚山区举办。本次讲座以体育摄影为主题,吸引了众多新闻工作者、摄影爱好者参与。

  现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北京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胡金喜通过展示世界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经典作品,结合体育项目特点,从器材选择、拍摄位置、构图技巧等方面,为听众提供了专业实用的拍摄建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雷声围绕“如何用新闻图片、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讲解,从正确导向、立意新颖、细节生动、创新表达等角度,为新闻创作明确价值方向与创作思路。

  5月26日,与会嘉宾陆续返程,本届新闻摄影周落下帷幕。相逢虽短,回味深远。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驻会副会长毛建军表示,希望新闻摄影周能在专业性和互动性上更进一步。比如利用高质量图片和新科技手段,让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或者开设海洋主题的摄影工坊,把日照的蓝色经济优势转化为视觉语言。相信通过这样的创新,既能呈现更优质的新闻作品,也能让更多人通过镜头爱上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

  “这是我第八次来日照,城市的变化让我看到了日照的胸襟和活力。”作为一位“老朋友”,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董乃德建议日照可以进一步发挥摄影周的“磁吸效应”,将其打造成为连接全国媒体资源的平台,促进产业合作和人才交流,助力城市发展。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是瞬间与永恒的对话。新闻摄影周与日照的每一次相拥,都用一帧帧美妙的图片告白山海、致敬城市,那些光影片段连成一首时而隽永时而磅礴的诗篇,经久流芳。(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编辑:王晓菡
编审 :王美莹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