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暖意渐融,日照市民出门踏青、旅行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让游客的目光达到更远更美好的地方,日照首次开通“铁腚大巴”,途经50余个景区景点,历时19天,自滇藏线进入西藏,沿川藏线返回,这种特别的“慢游”旅行在日照乃至全省引起关注。
日照“铁腚大巴”首次发班,日照日报社派出记者,全程跟踪报道,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等方式,全方位展现“铁腚大巴”特色,并就此种新型出游模式对日照文旅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对日照这座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有何促进进行了深度挖掘与分析。
激活:复苏“头尾经济”和“空白区域”
近段时间以来,对于日照一些喜欢旅游的市民来说,打开日照日报公众号,挤进抖音直播间,成为他们关注“铁腚大巴”直达拉萨的方式。
这一新型旅游方式的走红,不仅代表着一个旅游产品的成功,更有可能成为推动日照文旅产业链延伸的良好机会。这种创新推出的旅游模式通过“长途旅行+社交传播”的核心逻辑,从“头尾经济”“空白区域”等多个维度为本地旅游产业添砖加瓦,并正在催生着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随首班日照“铁腚大巴”出行的刘女士是第一次入藏,选择这一方式,也是她多方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报名之后,她便开始了出行前的“大采购”:防晒装备、冲锋衣、极具地域风味的煎饼咸蛋、部分一次性用品、常用药品、零食……
像刘女士这样的,不是个例。参加首班“铁腚大巴”的近20位旅客几乎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出行前采购,这些消费为本地户外用品店、超市、药店等零售业带来了利好。
另外,有部分外地如威海、诸城等地游客参加“铁腚大巴”旅行团,需在日照集合出发,可能提前1—2天抵达,或推迟1—2天离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周边经济型酒店、特色餐馆的短期消费增长。
如果本地旅游机构或景区抓住机会,促使外地游客借机游览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东夷小镇、九仙山风景区等,便可形成“集合+短途游”复合消费。
这样的“首尾经济”短期来看体量似乎不大,但随着班次的持续、加密,首发经济从“尝鲜”变为“长线”,带来的经济增量也能进一步展现韧性和潜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铁腚大巴”的低门槛出行方式,既不需要专业的驾驶技术来进行自驾进藏,又不需要冒飞机火车迅速直达所存在的高反隐患风险,部分游客甚至是在大巴发班前一天报名参团,最大程度接近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就为激活大学生、背包客、灵活就业者、退休银发族、小众文化爱好者、隐性社交需求者等这些平时旅游业鲜少能够覆盖到的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机会。
“铁腚大巴”的潜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成为连接边缘化旅游需求的管道。未来若能与更多社会情绪(如反内卷、怀旧潮)绑定,其空白群体的覆盖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扩列:反向推介让日照更“出圈”
4月1日,西藏日报以《两座日光城的美丽》为题,刊发了日照“铁腚大巴”顺利抵达拉萨的新闻。文章称:“在此之前,日照与拉萨两座远隔千里的城市,在日照农民画与唐卡制作技艺方面已经进行过良好的沟通与借鉴,文化方面的火花悄然迸发。而此次打造日照直达西藏的“铁腚大巴”旅行,更加拓宽了日照与西藏之间的交流通道,在旅游发展、文化交流、经济互通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意义的尝试。”
如文中所述,在19天的行程中,抓住机会,向沿线城市、景区景点介绍黄海之滨城市日照,向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推送关于日照的城市形象、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等文案介绍,也是这次“铁腚大巴”的一项任务。
从凤凰到大理,再从迪庆到林芝到拉萨,两百多件印有“日照——日出初光先照”的文创纪念品和印有“日照欢迎你呀”的种子卡片留在了当地,也把“日照”这个名字留在了当地。有人问,日照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也有人问,日照的夏天是不是很美?更有人直白地在旅行签名册上写下了“想去日照看大海、看海鸥”。
这就像“日照欢迎你呀”的种子卡片,浅浅的一点润湿,已经滋养了异地他乡的他们心底的向往,只待种子萌发,便有机会促成一趟又一趟从高原奔赴黄海之滨的旅行。
在这次的“铁腚大巴”车身上,敞敞亮亮印着两行标语:“日照启程,西藏梦想,一路风景,一路歌!”
车行一路,标语穿梭50余个景区景点,一些身在异乡、家是日照的游子,趁大巴停歇的间隙,或者在直播间内非常热情地与车上的工作人员及游客攀谈,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跟随大巴返乡的需求。
也有些当地人,看到“铁腚大巴”风尘仆仆一路生花的样子,也会主动上前搭话,让日照从众多滨海城市中脱颖而出,拓展了城市形象的维度。
探索:尝试将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
“作为国企经营者,我们既要有‘国字号’的情怀,更要有‘国字号’的担当,要通过多种尝试,将热度保持下来,并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在与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车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交流时,谈到今后的延续与突破,他们这样告诉记者。
探索将日照“铁腚大巴”的短期热度转化为可持续竞争力,不仅要从产品迭代、产业链整合、数字化运营、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系统推进,还要植入“文化”元素,抢占“定制”赛道。
为了避免出现单一产品疲劳,该公司已经开始策划暑期档的“铁腚直达青甘”“铁腚直达草原”“铁腚直达新疆”等系列产品,形成“中国纵贯线”“边疆环线”等主题产品,同时还考虑设计“季节性限定”,如秋季胡杨林线等,始终保持“铁腚”系列的新鲜感,也为日照带来更多热度。
在“定制路线设计”等新业态方面,该公司也有相应考虑,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联合相关品牌推出联名产品,形成IP化运营,更加叫响日照在长线旅游方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跨省线路开发。
为了尝试性融入更多文化元素,“铁腚大巴”还计划在行程中加入更多日照特色,如将日照的文创产品带向远方、播放城市宣传片等,尽一己之力增加域外流量转化为对城市认知的可能性。
“铁腚大巴”精准捕捉了当代旅游市场空白需求,未来,日照若能以“产品迭代”为引擎,以“品牌赋能”为灵魂,以“产业链整合”为根基,以“数字智能”为纽带,便能将这场短暂的走红沉淀为持久的城市文旅资产。
让网红产品有灵魂,让流量经济有根基,让城市IP有生命——这不仅是一次旅游产品的成功,更是一座城市通过文旅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