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人:夏宗伟
工作室成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深度,已成为平面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谁在深度报道上付出更多努力,谁就更具有竞争力!
要想在残酷的新闻竞技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培养更多专业型调查人才,就应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深度报道团队,关注社会民生热点,用真诚的笔触去书写策划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新闻报道作品,让新闻的价值在深度报道里得到体现。
近年来,晨刊记者部一直在深度报道上不断努力、探索,晨刊每周一、周五的连版调查,已经成为业内知名栏目,多名操作深度新闻的调查型人才迅速成长。工作室成立后,通过业务研讨、定期学习,将发挥调查型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扩大深度调查性新闻的优势。
工作室成员简介:
夏宗伟:2005年进入报社工作以来,先后在晨刊记者部、报社特派记者部、莒县记者站、经济专刊部任职,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出色完成报社党委、编委交办的工作。
个人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嘉奖两次,十佳记者两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获省级以上新闻奖10余次。
迟锐:2006年到报社工作以来,先后在日照新闻网从事编辑工作,在黄海晨刊出版部,黄海晨刊记者部,从事终校、记者等工作。自2014年开始,主持黄海晨刊热线部的工作,“采写市民喜欢的新闻,弘扬社会正能量”。
先后被评为日照市巩固“国家卫生城”成果迎接复审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二等功,被评为日照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嘉奖),被评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 总量减排目标考核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
王蓓蓓:10年间,先后在黄海晨刊社会热线部、科教文卫部、民生部,宣传部对上报道部等岗位历练,对不同领域、不同体裁的报道,都能熟练驾驭。
参与各种大型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2005、2006年的世帆赛;2007年中国水上运动会;2009年倾国倾城、2010年行走阳光海岸、2015年放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更经历2008年永和大厦着火,采访期间遭遇保安殴打记者、抢夺相机事件,得到了不平凡的锤炼。稿件曾获省市级好新闻,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冯书琴:曾在南方传媒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工作多年,对大型活动,深度报道有较为深入的实操能力。来黄海晨刊的两年间,多次担纲重大报道的选题策划。
黄建玲:2014年到黄海晨刊记者部至今,一直从事记者工作,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