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网民看日照

感知日照丨业主与物业纠纷该如何破解?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25 09:13:48

最近,青岛市黄岛区东方华庭小区的物业公司,因采取让未缴纳车位服务费的业主下车登记的方式限制车辆出入,被罚1万元引发争议。然而,这一事件并非个例,其背后反映出当下物业纠纷频发的严峻现实。

近年来,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频发,从费用纠纷到服务争议,从公共收益分配不明到沟通渠道断裂,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对社区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冲击。

物业与业主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双方利益诉求的差异以及物业服务质量未能达到业主期望。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他们缴纳物业费,期望得到优质、全面的物业服务,包括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维护、设施设备维修等。然而,部分物业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服务上偷工减料,人员配置不足,导致小区卫生状况差、安保措施不到位、公共设施损坏无人维修等问题频发。同时,物业费的收取标准不透明、不合理,也让业主觉得自己的钱花得不值。而物业企业则认为,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要求过高,缴费意识淡薄,欠费现象严重,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拒交物业费与低质量物业服务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利益诉求的失衡,使得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新华社发 商海春作

物业与业主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社区和谐与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更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掣肘。那么,该如何化解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呢?

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打破恶性循环。物业公司需摒弃“管理者” 思维,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一方面,从基础服务提质入手,建立设施设备巡检台账,可视化展示电梯维保、绿化养护等工作,并通过业主群实时推送动态;引入智能工单系统,实现公共区域报修全流程可追溯。如杭州绿城物业的“幸福绿城” APP,有效提升工单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物业开放日”、公开公共收益明细等方式,重构与业主的沟通桥梁,推动被动缴费向主动投入转变,化解收费难题。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权责边界。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物业管理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物业企业和业主的权利与义务。详细规定物业服务的内容、标准和质量要求,业主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应履行的缴费等责任。例如,明确物业企业在设施设备维护、环境卫生清扫、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物业企业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对服务质量差、违规经营的企业依法严厉处罚。

新华社发 勾建山作

创新纠纷调解机制,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以组织调解物业纠纷,协助双方达成共识;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提高业主和物业公司的法律意识;引导业主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同时,鼓励业主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积极参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选举,通过业主委员会与物业企业进行沟通协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业主应理性看待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遇到问题时,应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此外,业主还应自觉履行按时足额缴纳物业费的义务,为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物业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的居住体验,正如人们常说的“买房一阵子,物业一辈子”。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当物业人员以“巧匠铸器”的匠心维护设备,业主以“家园共建”的情怀参与社区管理,就一定能构建一个让居民住得舒心、行得放心的理想住区,实现物业与业主的和谐共处。(簟秋)(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王倩倩
编审 :王宗敏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