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网民看日照

感知日照丨日照绿茶,从“金叶子”到“金名片”的蝶变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14 08:57:05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意在大地蓬勃铺展,北纬35度的山海间,日照绿茶正以一场“青绿交响”唤醒这片生机盎然。撕开充氮锁鲜的铝箔袋,扑鼻而来的不仅是馥郁板栗香,更是跨越半个世纪的“南茶北引”传奇。

image.png

近年来,日照绿茶产业蓬勃发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经济上,带动30万人增收,巨峰、后村等重点产茶乡镇,茶农们每亩茶园平均增收3000元。品牌上,“日照绿茶”入围《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TOP50》,荣获福布斯“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成为业内标杆。产业融合方面,日照绿茶更是催生出“茶旅+民宿”“茶旅+研学”等新业态,云过山丘茶园等景区成为文旅新地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感受田园风光。

image.png

日照绿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小散茶企多,标准化生产难以铺开;假冒日照绿茶、违规使用商标现象频发,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不完善;夏秋茶利用率低,产业链短,海外市场拓展艰难。那么,如何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提升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推进生产“集约化”,打造“北方茶庄园”。日照绿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C位出道,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产业集群理论表明,集约化堪称降本增效的“神器”。法国葡萄酒庄园靠着产加销一体化的“组合拳”,不仅实现品质分级,还成功让品牌“身价倍增”,这种成功经验值得日照绿茶产业借鉴。目前,日照已经出台了《日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并组建日照绿茶臻选联合会、日照绿茶集团“组队开黑”,助力小散茶企一路“打怪升级”。接下来,不妨推广“日照茶仓”模式,对零散茶园进行整合,配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扩大托管版图。此外,建议参照葡萄酒AOC制度,为日照绿茶量身定制原产地分级标准,从而实现优质优价。再依托日照绿茶集团,联合中茶所北方研究中心,研发抗寒茶树品种与越冬技术,给茶叶生产披上“防寒铠甲”,无惧极端天气。

图片

打响品牌“守卫战”,筑牢“法治+数字”双屏障。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品牌保护稍有不慎就会“翻车”。品牌资产理论早就划了重点:法律保护和数字化溯源,是守护品牌价值的“左右护法”。如,安吉白茶通过严格的协会管理和统一的价格体系,成功让品牌价值“一路狂飙”。2025年,日照果断出手,施行《日照绿茶保护管理条例》,推行防伪溯源标识,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给4万茶农、928家主体戴上“紧箍咒”。为强化品牌保护,后续可以与济南、青岛等地市“组队”,签订打假备忘录,对电商平台商标冒用行为实时“盯梢”。同时,将现有防伪系统接入区块链,实现茶叶全流程信息“上锁”,消费者扫码就能“解锁”茶叶的前世今生。此外,还可借鉴杭州“茶博会”的成功经验,探索打造“北方海岸・冰雪淬炼”文化节,推出茶艺非遗展演、宋代点茶体验等文化IP,借助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让日照绿茶持续出彩“出圈”。

图片

掀起产业“融合潮”,开辟“六次产业”新赛道。六次产业理论主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本静冈县通过开发茶衍生品、搞茶主题旅游,成功让茶产业附加值“原地起飞”,暴涨300%。在日照,洁晶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研发海藻肥,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与抗寒性。日照绿茶集团积极创新,也推出了茶啤酒、茶日化品等一系列茶衍生品,并规划了茶叶元宇宙项目。未来,日照绿茶产业可以引进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茶多酚、茶氨酸等成分,用于保健品、医药中间体生产,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借鉴云南普洱茶庄园模式,建设茶文旅综合体,配套更多35°Tea新概念旗舰店。借助中国茶全球传播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展示中心,与立顿等国际品牌联名推出调味茶包,开拓年轻消费市场。

图片

相信在各方协同努力下,日照绿茶这一产业,定能跨越地理与文化的界限,成为享誉世界的“金名片”,让悠悠茶香飘向世界各个角落,续写日照绿茶产业发展的辉煌篇章。(白茶)(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王晓菡
编审 :孙立梅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