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网民看日照

弯弓搭箭,日照高质量发展何以蓄力起势?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2-18 10:06:54

从中央到地方,高质量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经济腾飞起势的主旋律。作为依海而兴、蓄势发力的日照,对高质量发展的渴求更为迫切。

      农历正月初八,开工第一天,日照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紧接着各区县街道乃至地方企业,纷纷围绕“项目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议题,拉弓满弦,主动出击,奏响了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春之序曲。

图片

      “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项目有活力,城市才能赢得未来。”不难看出,日照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项目”和“企业”。可以说,这两个关键变量就是推动地域经济发展的“万鳞甲”,孕育着无限增量。

高质量意味着“高要求”

      新年度,日照的高质量在时间上、定位上、行动上已经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潜质。

      首先,时间上趁早,行动上抢先。

      人勤春来早,农历正月初八,开工第一天,日照将这一天设为“企业家日”。纵观全国,设置“企业家日”的省市有很多,而将首个工作日设为“企业家日”的地市,日照应该是独一份。这样的设置,颇具深意,意味着一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争春大幕在荣耀与激奋中已然开启。14家企业代表登台话思路、定目标,畅谈2025年“干什么,怎么干”,并签下军令状,吹响了 “复工复产”的集结号。

图片

      其实,暗自较劲的企业家们早已打好了“提前量”。比如说以“港”和“钢”为代表的两大龙头,也是日照经济贡献的功勋企业,“春节不停工、生产不断档”成为常态。此外,许多企业也提前复工复产,按下了提产增速的“快进键”。

      其次,定位上清晰,目标上拔高。

      近年来,随着各条产业链的健全完善,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定位愈发清晰。而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需要一个个具体生动的项目铺就。据了解,2025年日照市省重大项目31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72个,比如日钢年产280万吨连续镀锌生产线项目、奇瑞智能混动(皮卡)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安泰星岛蓝碳项目……这些项目投资都是以亿元计起步,兼具了“硬制造”和“软服务”,都是推动日照蝶变的活力因子。

图片

      项目不仅要有量,更要求质。在追求质效上,“提升”二字给出了日照的答案。从传统企业到新兴产业,纷纷以 “项目提升年”为牵引,以激发消费活力为目标,开足马力生产,全力跑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棒”。

      最后,环境上创优,人文上关怀。

     项目的有效落地,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设立“日照企业家日”,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企业家,背后传递着鲜明信号,本身就是日照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继全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各区县街道纷纷邀请企业家站上“C位”,进行层层表彰,企业家的底气更足了,腰杆挺得也更直了。

图片

      心底无私的与企业家交朋友、解难题,企业家就会安心创业、舒心发展,自然而然与城市双向奔赴。

    不得不说,政府这种“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的作风,让企业家感到很踏实,更会大胆拼、放手干。尤其是凭实绩排座次的做法,甚至一度让一些座次靠后的企业家心生“愧疚”,从心底里真心想与这座城市共成长、共进步。

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有“成长的烦恼”

      客观来讲,近年来日照虽然一直很努力,但起步相对较晚,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面临着诸多考验。比如经济仍然主要依赖钢铁、化工、浆纸等传统工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还有进步空间,跟其他城市一样,同样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扰……

图片

      但我们也应积极的看到日照的发展,对于如何走出成长的烦恼,日照也做足了功课。

      日照的港产城融合之路就是日照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援引光明日报《日照港产城融合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消息,日照正进一步强化港口和钢铁“龙头”作用,经历了从“量变”到“智变”的跨越,从“铸链”到“兴链”的蝶变,从“煤场”到“蓝湾”的重生。值得一提的是,安泰集团也逐渐从房地产的严寒中走出来,积极转向文旅产业,颇有气候。

图片

      同时,日照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招才引智、发掘潜力。2024年日照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邀请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新时代的日照机遇,列出了123项投资机会清单,展示了日照对外开放的决心与诚意。今年春节期间,各区县更是动作不断,向在外打拼的日照籍人才抛出橄榄枝,诚意邀请他们返乡创业、反哺乡梓。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日照视察,如今的日照,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比任何时候更容易搭乘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高质量发展应在关键处“落子”

      一季度是全年发展的风向标,影响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士气。再高的部署终究要落实到“干”字上。

高质量发展需要项目的硬支撑。必须一以贯之的坚守“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发展难题,进行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比如给予重点项目真金白银的扶持,给予困难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等等。同时,对项目要一抓到底,不能只顾开头不管结尾,要关注最终的产出价值。

      高质量发展需要改革的新思维。要以新求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要牢牢抓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精准解决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推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搭乘AI智能的科技浪潮推动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海工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图片

      高质量发展需要融合的凝聚力。城市与企业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项目和企业也是串珠成链的关系,产业链上下游本身及不同产业链之间需要耦合联动,不能单打独斗。就拿日照钢铁产业链来说,没有两大钢企的加持,也就没有“吃钢嚼铁”项目的落地,日照昱岚智造产业园可能也不会生产出比A4纸还要薄的马口铁,他们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

      正如李在武书记所说,项目、企业都是日照的“活力因子”,千万个“活力因子”共同律动,日照发展就会蓬勃向上、活力无限。

图片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民生福祉,“项目提升年”正是提振消费的大好时机。既要利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让夜间经济走向大众,增加线下消费的“烟火气”;又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搭乘直播电商快车,聚集线上消费的“人流量”;更要发挥日照旅游资源优势,增加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潜能。

      如果把企业比作弓、政府比作弦,那么项目就是箭。相信在这些“活力因子”的加持下,一个个大项目就如同助推经济起势成势的“响箭”,日照高质量发展的大道将越走越踏实、越走越敞亮。(铭泽)(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王晓菡
编审 :王宗敏
责编: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