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游客攀爬甘肃酒泉瓜州县“大地之子”雕塑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视频中,游客们不顾景区规定和文明旅游的呼吁,肆意攀爬这座具有深刻寓意的艺术品,暴露了部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
如今,随着文明出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诸如涂写“到此一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这类不文明行为已大为减少。但是,仍有游客为了满足不必要的好奇心,一意孤行地违反景区规定,用任性彰显个性或以哗众取宠赚取眼球,这些“打卡”方式实在有点“打脸”。
众所周知,文明是旅途中最美的风景,不文明行为则是旅途中最糟糕的“遇见”。游而放松,玩为寻趣。缺乏生活美感、散发负能量的游玩,价值何在?在破坏和危险中寻乐趣,何言高雅?谴责之余,更要深入反思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作为游客,自律着实很重要。“修身养性心如玉”,作为一张“美德名片”,自律在微观上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个人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做到遵守规则、依然主动保护环境,更能体现出慎独自律的精神。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难能可贵的是要有“成人之美”的自律之心。一花一叶、一景一物,描画出或雄奇壮阔或精巧雅致的大美画卷,而畅游画中的人们,不更应将风景呵护好吗?游客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力量,正是从点滴小事做起,所到之处、所行之事尽显文明,营造向好向善的氛围,才能给美好景致添彩。
作为景区,管理方式也大有学问。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在一些不文明行为易发多发的地段、时间,景区需要提前做好预案,细化提示标识,给游客打好“预防针”;综合运用技防与人防并举的手段,细化监控、强化引导,要既“监”又“管”,对严重违规行为不能纵容,防止给人留下不文明游客“逍遥法外”的观感。景区要板起脸来,公开曝光,依规依法追究责任,倒逼游客自律自觉。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和制止的同时,景区还可以运用正面激励。比如,利用大屏幕公开表扬那些文明自律的人和事,对主动制止不文明行为的游客给予门票、优惠等奖励,全力汇聚文明出游的广泛合力,推动全社会文明水平持续提高。
作为“东道主”,管理服务当有智慧。有时候,游客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与景区内的公共设施不足或不完善有关,以游客为中心的人性化、细致化管理有助于形成“文明景观”,如在醒目处多设立一些文明提示牌,增加停车位,合理添置垃圾桶,在名花古树外围设置保护带等等;迎接旺季的到来,更应注重服务细节,如应对客流暴增而增设导流围栏,考虑到游客多半对景区内卫生间等设施位置不熟悉而增加相应提示或工作人员导引等。像日照发起的“文明双向共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统一标识上岗,提供讲解引导、现场接驳、旅游咨询、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落地服务,就是在用行动彰显城市的文明气度和温度,感染和带动游客争做文明使者、美德游客。
出游“美”时“美”刻,文明无处不在。千万别让不文明旅游行为,“煞”了风景。咱们手机里打卡的照片美美哒,别人眼里的我们也要美美哒。(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