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共日照党史人物后代寻访
我要投稿

追忆尹景伊: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9-15 09:23:08

传单、标语、口号……

  工人、学生、商贩……

  他们神色坚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上隐约可见。

  这是上海!

  这是五卅!

  96年前的上海滩,英租界的南京路,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日照的尹景伊用生命发出“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的呐喊。

  原本他可以出国留学,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故事。但是他选择了最艰险的那条路。“他们最先醒来,也最早离去”,“新青年”尹景伊,在风华正茂的20岁践行了他“宁为牺牲而死,不为失败而生”的铮铮誓言。

  一场跨越78年的对话

  1925年,鸿新照相馆的老师傅按下手中的快门,“咔嚓”一声,历史瞬间就此定格,臂缠黑纱、嘴角轻启的20岁年轻人,留下了他生前唯一一张照片。

  2003年,一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手捧这张照片,来到同济大学尹景伊雕塑前。“他牺牲时,和你差不多大。”几天前,父亲尹夙的话让他辗转难眠。

  鞠躬、凝视、沉默、深思……仿佛穿越了78年的时空限制,不同时代的两位青年彼此相互讲述他们的年代、生活、向往、追求。

  ……

  2021年,8月26日,尹景伊的侄孙尹夙先生带着一张仅存的照片、一本竖版排印约百年历史的《亡弟景伊殉国痛史》册子,从济南专程赶来日照接受采访,讲述他的五爷爷——尹景伊。

  但是,与尹夙的对话却是从他儿子开始的。

  18年前,儿子第一次独自到同济大学祭奠尹景伊的情景,尹夙记忆犹新。“抽时间,你去一趟同济大学献个花吧。”电话那头,沉默,并没有马上回答。尹夙理解18岁的小伙子刚到上海读大学,人生地不熟,又不在同一所大学,颇有些为难。“他牺牲时,和你现在差不多大……”尹夙没有强求,但是最终这句话打动了儿子。

  几天后,同济大学尹景伊雕塑前,儿子带着鲜花,久久地注视着塑像,也像尹夙年轻时看着祖父留下的《亡弟景伊殉国痛史》那样专注、认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追忆那段历史下的新青年,在日复一日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觉醒时刻,然后有所为。”这是尹夙对儿子的教导,也是他让儿子独自去祭奠尹景伊的目的之一。

  “他后来打电话说,他去了,心情很沉重很惋惜,更多的是珍惜现在的生活,肩负起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觉醒年代 求知少年

  “一力求学,习科学锐进,考试成绩屡列等最优。”

  ——《亡弟景伊殉国痛史》

  “最早知道五爷爷是上小学时,主要来自于祖父尹志伊写的《亡弟景伊殉国痛史》,尹景伊是我祖父的弟弟,是我的叔爷爷。”家中兄弟众多,尹景伊排行老五,尹夙更习惯称他为“五爷爷”。

  一本《亡弟景伊殉国痛史》,记录了尹景伊短暂的一生,也让尹夙更加了解这位未曾谋面的五爷爷。按照爷爷的记述,尹夙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追随尹景伊生前的足迹,日照涛雒张家廒头、上海南京路、同济大学、青岛四方区……搜集他的史实资料、遗留的物件,直至现在未停歇。

  1905年,尹景伊(字希农)生于上海,父亲经商,家境殷实。辛亥革命后,他随父亲回到日照涛雒居住。7岁进私塾,12岁读涛雒镇小学。

  因家境衰落,父亲尹锦堂临终时嘱咐尹景伊学习经商,以补贴家用,日后亦可自立。但是尹景伊志不在经商而是求学。“祖父尹志伊十分疼爱小他十三岁的弟弟,他们的父亲去世后,我的祖父就担起了父亲的责任,五爷爷选择继续上学,祖父很支持。”尹夙的爷爷这样记录弟弟——“聪颖过人,喜爱读书,遂从其愿”。

  尹景伊得哥哥尹志伊资助继续在涛雒上学,毕业后又追随哥哥去了青岛,就读于德国人开办的礼贤书院(现青岛三十七中)。礼贤书院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教学、具备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式学府之一。

  在此期间,“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作为运动导火索的青岛,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滚滚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尹景伊开始接触到进步思想并完成了他的中学学业,这为他日后走上追求革命真理道路埋下了种子。

  尹景伊幼时由家人包办订了婚约,族人提出要他中学毕业后回乡完婚,对这种包办的封建婚姻他原本就不同意,在接受新式教育及民主思想后,更是坚决反对。尹景伊暗中求助于在上海做医生的哥哥,一为避婚,二为求学深造,提出到上海读书,得到哥哥的支持。

  尹景伊17岁时到了上海,继而考入同济大学机师科,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取官费津贴,自此“一力求学,习科学锐进,考试成绩屡列等最优”。

  20岁时,女方家中又催尹景伊回乡完婚,他给哥哥回信说:“弟正在求学时期,断不许有家室之累。且国势阽危,大难将至,救死起衰,责在青年,何便早图唱随之乐?弟已打破乡土家族观念,此身无累,将来能为社会做一点事业,亦正不负此生,岂可遂议婚娶?”

  国家、青年、责任,尹景伊救亡图存、民族大义为先的赤诚之心在这封言辞恳切的家书里可见一斑。

  邓中夏、恽代英介绍加入共青团

  “兄视此次考试分数,当觉稍逊从前。不知此学期弟多做课外事,故不能不稍废所学。弟以国是日非,良用尤伤,勤读亦为国耳,国亡则读何益!不如即于读时,早留意国事,旦夕可用也……”

  ——尹景伊家书

  1921年,上海石库门的那盏灯火开始发出光亮,嘉兴南湖红船开始启航。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长期驻守上海。长时间内,上海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文化思想先进,革命氛围浓厚。满腔爱国热情的尹景伊进入同济大学迅速接触到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和理论。他经常阅读进步刊物《向导》《先驱》《新青年》《中国青年》等,不断思索救国救亡之路。“祖父既是兄长也是知己。五爷爷成绩一直很优秀,后因忙于‘课外事’,成绩有所下降,五爷爷给祖父写了一封信作了解释。”尹景伊信里提到的“课外事”就是与革命运动相关的事。

  入校后,尹景伊通过同乡兼同学丁君羊(丁基石)介绍,认识了邓中夏、恽代英。在邓中夏、恽代英的引导帮助下,尹景伊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更加意识到仅靠读书救不了中国。他越来越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并开始在学生、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同济大学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24年,尹景伊由邓中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当年暑假,尹景伊借放假回青岛之际,来到四方机车厂投入工人运动。此时,王尽美、邓恩铭正在四方机车厂从事革命宣传,组建党团,工人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整个暑期,尹景伊“逐日往与工人操作,晨出暮归,虽酷热不辍”。四方机车厂的实践,使尹景伊与工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进一步认识到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结合的意义。他常告诫自己,要“打破感情的结合,养成耐劳的习惯”“痛戒狡猾的毛病,力除智识阶级大学生的恶习”。他经常到学校实习工厂及学校邻近的中国铁工厂、永安纱厂的工人们中去交流,一直和工人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尹景伊极为悲痛,积极参加了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的筹备工作和各项悼念活动,聆听了恽代英、何香凝等人在追悼大会上的演讲,并参加了宣誓。为谨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尹景伊臂缠黑纱在照相馆拍下他生前唯一一张照片。

  1925年春,党组织决定让尹景伊提前离校,回到山东开展工作,担任共青团青岛地委负责人。

  宁为牺牲而死 不为失败而生

  “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尹景伊语录

  1925年5月15日,上海发生了日商纱厂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十余名工人的流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上海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示威,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的暴行。为了扩大罢工影响,中共中央于5月28日在上海召开了紧急会议,通过了《扩大反帝运动和组织“五卅”大示威》的决议,决定在5月30日举行全市性的反帝示威游行,把活动发展成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

  此时,尹景伊已做好去青岛的准备,尚未动身,便又积极地投入到了这场反帝运动中。

  5月29日下午,上海学联副主席、中共党员梅电龙和上海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中共党员何秉彝(后在“五卅”示威游行中牺牲)来到吴淞镇,向同济大学学生会传达党中央决议精神,要求立即动员全校学生参加“五卅”示威活动。同济学生会立即研究决定当晚召开全校学生紧急大会。尹景伊等在大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发言,号召学生们参加游行示威,声援罢工。大会决定第二天上午出发参加示威游行。

  5月30日清晨,同济大学300多名学生举着旗,打着标语,集合编队,准备出发。与此同时,蕴藻浜中国铁工厂的工人队伍也派人来找到尹景伊,向他说明集合队伍的情况,等待他率队出发。

  看着眼前即将出发的由工人和学生联合组成的示威队伍,尹景伊意识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同时也充分认识到斗争的危险性。“五爷爷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把自己身边的钢笔、订婚戒指、手表等几件贵重物品一起交给了相关负责人保管。”

  当天上午八时,尹景伊率领着由蕴藻浜中国铁工厂工人和同济学生联合组成的游行大队,从淞沪铁路乘小火车南行,到达天通庵车站,和张华浜火车头修理厂的队伍会合后,一路上挥动着彩色小旗,高呼口号,向浙江路、南京路口行进。到达永安公司门前,尹景伊开始向围聚在马路上的越来越多的人群进行演讲,他用高昂有节奏的山东口音悲愤地讲述着纱厂枪杀工人顾正红的经过。下午一时许,大队联络员赶来报告说,兄弟学校有不少示威演讲的学生被巡捕抓走了,于是示威队伍径直向巡捕房冲去。

  巡捕如临大敌,在门前摆出半月形阵势,把枪口对准示威的人群。双方相持到下午四时许,这时英国捕头爱活逊出来,一边谩骂人群,一边看着手表,限时令示威人群撤退。示威群众愤怒到了极点,无人后退。尹景伊站在队伍前列,面无惧色,高声质问巡捕:“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演讲,究竟犯了什么罪?”捕头爱活逊竟悍然下令向手无寸铁的人群开枪。

  顷刻间子弹横飞,血流遍地,酿成了“五卅惨案”。尹景伊看见一个巡捕又持枪瞄准同学陈宝骢,便扑上去将其推开,子弹从陈宝骢的头部擦过,巡捕又向尹景伊开枪,子弹从其背部射入,他蓦然倒下,血流如注。面对帝国主义巡捕的血腥屠杀,倒在血泊中的尹景伊仍颤声呼喊:“宣传,斗争!打倒帝国主义!”当天晚上七时左右,尹景伊终因伤重不治在医院去世。  上海、青岛、日照等多地深切悼念 接续完成烈士未竟事业

  “呜呼!至今诵其遗言,其坚强刚烈之气,犹跃然心目间也。”

  ——著名学者王献唐撰文《尹烈士希农殉国事略》

  “沪生,回来,沪生,回来……五爷爷牺牲后,他的外婆悲痛欲绝,每天在乡间呼喊着他的乳名,不久去世。我的祖父更是肝肠寸断,弟弟即将大学毕业,却为国捐躯,死在了帝国主义的枪下。”尹夙声音低沉了许多,家中长辈失去至亲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其实,祖父希望他能继续深造,将来能实业救国,但是五爷爷选择了革命运动。”

  尹景伊去世后,尹夙的祖父写下了《亡弟景伊殉国痛史》长文,怒斥英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深切表达了对幼弟的悼念之情。其中有诗哭之曰:甘死恐为夷狄笑,轻生深惧祖宗嗔,可怜弱冠成名未,赢得千秋烈士身。

  尹景伊的家人痛不欲生,国人也陷在哀伤中。尹景伊是同济大学历史上第一位烈士。他牺牲后,同济大学教职工、学生在码头救生局为他入殓,并扶柩游行。山东著名学者王献唐撰写了《尹烈士希农殉国事略》一文,记述了烈士的生平事迹,并发出“呜呼!至今诵其遗言,其坚强刚烈之气,犹跃然心目间也”的心声。

  是年8月24日,青岛学生联合会及青岛地区各界人士集会,追悼尹景伊烈士。追悼会上的77副挽联(由省博物馆收藏),表达了各界人士敬仰英雄和同仇敌忾的决心。

  噩耗传到日照,县内各界群众满怀悲痛,以日照中学爱国学生为主,分别在尹景伊烈士的家乡张家廒头和县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纪念尹景伊烈士,1931年,以英帝国主义被迫发的三千元抚恤款为基金,尹景伊祖宅为校舍,建立了一所小学,命名为“景伊‘五卅’纪念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小学被迫停办。

  1985年,同济大学在纪念“五卅运动”60周年时,为永久缅怀尹景伊,在校园内立了一座汉白玉尹景伊烈士像。

  2001年尹景伊名字及其事迹被收入中共中央党史委编纂的《中国共产党英烈大典》。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精神

  2021年清明,上海市南京路,人流熙攘,景致繁华。琳琅满目的商厦间,一块“五卅惨案”纪念碑临街竖立。一束鲜花放在雕塑前。

  南京路、同济大学对尹夙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五爷爷生前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是尹夙不时到访的地方。

  “忠贞的信仰、义无反顾的精神,抗击外辱、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一直感染着我和家人。”追寻五爷爷的足迹几十年,尹夙非常感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的力量是充满魅力的。工作学习上比别人严格要求自不必说,先烈的信仰传承下去也是重要的事情。”

  2005年“五卅运动”80周年,也是尹景伊烈士逝世80周年和诞辰100周年,景伊小学(现为景伊幼儿园)在东港区涛雒镇张家廒头村重建。青松掩映的校舍间,坐落着尹景伊事迹陈列馆,馆内陈列着200余件文物资料,记录了尹景伊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2005年到2015年,10年里大概近2000个孩子在那儿上课。”尹夙回忆,孩子们每天看着事迹陈列馆、烈士塑像,升旗、宣誓、组织活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尹景伊烈士和“五卅运动”已经扎了根。

  “作为景伊小学的毕业生,经常听老师和长辈提尹景伊烈士的事迹。他生在战乱年代,求学之路很坎坷,却勤奋学习,最终考入同济大学,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最终考上心仪的大学。”大学生尹涵说,“尹景伊在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就牺牲了,我现在步入大学,会一直记着烈士的革命爱国精神,希望能以自身所学为社会作贡献。”

  “自从建立了烈士陈列馆,每年来此地学习的人能达到四五千人次。清明节扫墓,大家都会来这里看看。”张家廒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尹世伟说。

  2020年7月17日,一队新时代下的新青年——同济大学殷夫班暑期实践队伍一路北上,来到张家廒头村,他们寻访英烈故居,倾听尹景伊的英勇事迹,参观陈列馆,受益匪浅。

  “红色记忆的寻访是很困难的,但我仍认为是十分有意义的。对寻访人来说,寻访的过程就是最生动的教育现场,不仅让寻访人更加充分了解烈士事迹,也通过寻访人完成了烈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学生苏颖萱说。

  “传承,确实对下一代教育意义重大。”如何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尹夙有个个人看法:一定要有个具象的实物,比如:建设烈士路、烈士雕塑等,有了这些实物,才能对下一代的教育更具象化。以往一到清明、“五卅运动”纪念日,景伊小学就会举办活动。“孩子们在那儿入队、宣誓、戴红领巾,现场激动人心、终身难忘。耳濡目染这种教育意义非常大,他们思想里就深深扎上了‘五卅’烈士这个根。”

  (本文参考资料:《纪念我的叔祖父——“五卅”烈士尹景伊》《浩然英气怆乾坤——纪念“五卅”烈士尹景伊》尹夙《“五卅”喋血 光照后人》辛崇法)

【人物档案】

  尹景伊:(1905 年―1925年),字希农,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张家廒头村人。“五卅惨案”著名烈士。

  尹景伊出生于上海,7岁回故乡村塾读书,12岁入涛雒小学,后入青岛礼贤书院就读。17岁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机师科。经邓中夏、恽代英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5月,党组织决定派尹景伊去青岛主持共青团团委工作。临行前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游行过程中倒在英帝国主义的枪口下。

  1978年被追认为烈士,2001年被收入中共中央党史委编纂的《中国共产党英烈大典》。

  尹夙:

  1953年生于青岛,尹景伊侄孙。1981年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山东省委机关工作,1993年下派任鱼台县副县长。后任山东省委省直党校副校长、副书记。2013年退休。(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娟 王蓓蓓/文 冷炳豪/摄

编辑:王倩倩
审核:厉敏
统筹:王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