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共日照党史人物后代寻访
我要投稿

追忆刘鸿若: 黄海岸边,黄浦江畔,永不褪色的信仰!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7-07 10:13:01

图片


中共日照党史人物后代寻访系列报道之四


棉袍一撩,马步一蹲,接过轿杆,抬起了花轿。

花轿坐的是谁?是参军的新战士。

由于常年带兵打仗,不擅长抬轿,刘鸿若肩上很快磨起了血泡。自此一个顺口溜在当地流传:“光荣光荣真光荣,热闹热闹真热闹,县长送军抬花轿,肩上磨起大血泡。”不善于抬轿,便给新战士牵毛驴。

这是1943年的冬天,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丁吕土山村村北,首任县长刘鸿若亲自抬轿、牵毛驴欢送战士入伍……


光影流转80年,刘鸿若的三儿子刘泽采已耄耋之龄,讲起这段历史却清晰流畅。6月23日,日照嘉豪·书香里小区刘泽采家,那些遥远的往事再次重现。夏天的阳光明媚而热烈,从窗口透进来,照在他手中那本书上——《缅怀父亲刘鸿若》。


图片

▲2009年春,刘鸿若的三个儿子及其他亲属在山大图书馆前合影


图片
01

困在笼中的小鸟

要寻求新思想 追求新自由


“一本《缅怀父亲刘鸿若》、一份发黄的报纸、一张‘全家福’,这是我们家,关于父亲的全部物件。”由于父亲一直忙着闹革命、求解放,刘泽采和他相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了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

1980年,父亲平反,刘泽采和日照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多次奔赴上海了解事迹。2000年,日照人民政权成立60周年前夕,刘泽采和大哥刘泽宣奔赴涛雒、碑廓、黄墩、巨峰等地寻访父亲的老战友、当地群众,父亲的一生才在刘泽采脑海中逐渐丰盈起来。

“为了纪念父亲,我大哥写了《缅怀父亲刘鸿若》一书。”打开这本书,时光倒流,1910年日照城北场(现海安路居),刘姓大户人家迎来了一个男丁,这是这一代唯一成活下来的男孩。

“父亲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光宗耀祖、传宗接代是他的使命。当时父亲就像困在笼中的小鸟一样,没有自由。”戴着老花镜、娓娓道来的刘泽采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6岁入私塾,16岁插班县立高小。两年后,考入当时日照最高学府——县立初级中学。

那一年刘鸿若18岁,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发生。

“入学后,父亲深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向往着自由。在目睹军阀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后,他的思想已经由追求自由上升到爱国主义,要进步,要革命。”

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日照县立初级中学全校师生在中共日照县委的秘密领导组织下,组成宣传队,到城乡集镇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召开演讲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宣传活动。刘鸿若参与其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1年秋,刘鸿若中学毕业来到北平,一年后考入私立北方中学高中部师范科。

“北平求学,父亲眼界大开,一切都感觉新鲜,更深入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两年北平求学之路,刘鸿若深受新思想的洗礼,不断汲取精神营养,共产主义思想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1933年夏,师范毕业后,刘鸿若回到家乡,在教育部门工作。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胶济铁路沿线。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中国人民面临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日照的大批爱国青年纷纷四处奔走,寻找抗日组织,寻找中国共产党。刘鸿若和郑子久等人曾先后到临沂、赣榆和莒县等地,寻找抗日组织。

“当时,父亲已由进步青年成长为革命青年。”刘泽采摘下眼镜擦了擦,语速慢了下来。


图片
02

从“寻找八路军”到

“参加八路军,去找刘鸿若”


“1938年八路军工作组到了黄墩,父亲听说后,迫不及待往那里奔。”多次寻找八路军未果的刘鸿若,终于在1938年8月找到了心中的信仰——中国共产党。

“父亲工作能力过硬、有文化、有学识,很快被提拔为干部。”是年10月,刘鸿若入党并被派往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学习。12月,刘鸿若与郑子久被鲁东南特委派回日照开展建党、建立抗日武装和开辟根据地的工作。

当时,全国上下抗日浪潮高涨,日照的革命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1938年12月,根据鲁东南特委的决定,中共日照县委在西小曲河村成立,对外称八路军日照办事处。范景蘧任书记,郑子久任组织部长,杨心培任宣传部长,刘鸿若任统战部长兼办事处主任。县委成立后,为筹备给养和建立抗日根据地,刘鸿若亲自到国民党日照县政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并利用师生关系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工作。

“一时间,‘参加八路军,去找刘鸿若’成为众望所归,也成了一种象征,找到刘鸿若就能寻求到革命道路。”刘泽采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客厅回荡,跟随老人的回忆,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追求真理的年代。

“有了人,但是缺枪,又一难题摆在了父亲面前。”建立抗日武装,就要有枪,枪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刘鸿若和县委其他同志千方百计筹集武器。

“当时父亲和同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穿过封锁线回家乡起枪搞武器。”在刘泽宣的书中,这段历史让人惊心动魄:刘鸿若、五区区委书记申求典、区委干部费翔举一起夜行近百里,越过日照城至石臼所公路,到安家村召开士绅会议,晓之以抗战救国大义,动之以民族手足之情。经过半夜说服动员,乡绅们献出了4支长短枪和300余发子弹。

当夜,刘鸿若他们带着武器,越过封锁线,回到县委当时驻地白云寺。此时,县委其他成员也都分别搞来了一些武器,县委人人有了枪,和战士一起站岗放哨。有了枪又动员了一批群众参军。

“光荣光荣真光荣,热闹热闹真热闹,县长送军抬花轿,肩上磨起大血泡”。一个顺口溜,从刘泽采的口中唱出来,“父亲一辈子爱军护军是出了名的,当了县长之后更甚,顺口溜夸的就是他。”

1943年冬的一天,县府驻丁吕土山,为迎送新战士入伍,刘鸿若亲自迎送到村北的大路上,看到新战士来了,便把棉袄一抖,接过轿杆,抬起了花轿。由于不在行,他肩上很快磨起了血泡。不抬轿,便给新战士牵毛驴,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群众和新战士,成为一时的美谈。他亲自动员参军和迎送新战士,许多青年踊跃报名。一时参军保卫国家,抗日打鬼子变成了群众的实际行动。


图片
03

前后10年间

三任日照县长

群众吃一样的大锅饭

与战士一起参加战斗


1940年3月,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长兰村(五莲县境内)成立。这一年刘泽采也出生了,但是他对父亲有记忆却是6年后。

“父亲常年在外打鬼子,第一次见他我6岁,”回忆儿时和父亲的团聚,笑容浮上老人的脸庞。“父亲穿着粗布白褂,背着大匣子枪,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抱着我亲了又亲。”相聚很短暂,却刻在了刘泽采心里。

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日照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政权,刘鸿若被推举为首位县长。由于敌人的全面封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历史上日照沿海群众以晒盐为生,可当地的地主恶霸勾结官府垄断食盐生产和经销,对盐民敲诈勒索。在刘鸿若及县委其他同事的领导下,迅速把盐民发动和组织起来,成立了盐民救国会,在武工队的配合下,开展与盐霸的斗争,并组织盐民发展盐业生产,有组织的运销,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同时,通过运销,供应沂蒙山区军民食盐,解决吃盐困难,从而支援了抗日斗争。由于日寇的封锁,根据地的棉布、棉纱、煤油、火柴、纸张等生活用品,极端匮乏。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下,通过敌占区开明士绅和开明资本家,以及上层进步人士和生活在敌占区的我参议会参议员等等关系,实行互利交换,以粮食花生等农产品换回工业生活品,并对沿海的商巨贾实行募集。通过种种办法,解决群众的困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改善了部队吃饭穿衣问题。

刘鸿若时时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大家吃一样的大锅饭,与战士一起参加战斗。正如崔介同志(上世纪40年代曾在日照地区工作,1964年后任山东省劳动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等职务)80岁时所题:“关系亲密忆当年,难分群众与县官。人民政府何处是?常在村头土炕边。”

“父亲前后10年间曾三任日照县长,与日照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人民的深深爱戴。”

1941年4月,刘鸿若到山东抗大分校学习半年,后任滨海专署民政科长。1943年5月,又被调回日照县任县长。

 1945年4月,刘鸿若调任滨海行署第三专署副专员兼民政科长。1946年8月,再次被调回日照任县政府县长。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曾两次带领大批民工支援解放战争,圆满完成任务,均被记功。

 1949年南下后,上海长宁区副区长(主持工作)、区委常委是刘鸿若连续工作时间最长、也是他最后的一个工作岗位。

1963年6月,刘鸿若在上海逝世。刘鸿若的骨灰盒内存一枚印章和一支钢笔。

“在上海,父亲依旧生活简朴,夏天一件白衬衫晚上洗了早晨再穿。而他亲自指挥并参加的‘治理法华浜’‘建设天山一条街’等工程,迄今仍在上海人民中传为佳话。”


图片
04

一辆“大金鹿”骑了40多年

节俭、艰苦朴素是最好的家风


回忆父亲的间隙,刘泽采起身来到家门外,一辆“大金鹿”瞬间让人回到上世纪80年代。

“这是我的‘宝马’,骑了40多年。”刘泽采的“宝马”,还是用车票买的,很多小零件都更换了多次,车横梁也改成斜梁,但并不影响“宝马”的地位,“工作时,它陪我上山下乡;现在,我出门依然离不了它。”

1981年,刘泽采从沂南调回日照市结防所。那些年,他骑着“大金鹿”跑遍三庄、窝疃、秦家庄、黄墩、西湖、南湖、两城等乡镇和村队,对排菌的病人进行访视、督导治疗。“骑自行车办事效率高,还能为国家节省开支,多好!”刘泽采望着“大金鹿”,很欣慰。

如今,81岁的刘泽采居住在市区近郊,偶尔要进城,依然是骑“大金鹿”,只是在儿女的嘱咐下,把骑车的距离缩短了:先骑车到申家坡,换上37路到城里,再用老年卡换乘公交。

“不是买不起车,只是觉得没必要。我父亲一辈子艰苦朴素,影响了我一生。”虽然刘泽采只见过父亲三面,但父亲的“节俭”深深刻进他心里。

那是1961年,家里房子快塌了,读中专的刘泽采去上海找父亲求助。“父亲远远走来,衣服很破旧,但干净、板正!”听了刘泽采来的目的,父亲并未说什么,只是眼神更黯淡了。

“其实,父亲节俭的事,多是听大哥说的,他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有年冬天,天特别冷,刘泽宣时常到县府驻地去找父亲,父亲穿得非常单薄,一身很薄的棉衣,晚上盖床很薄的被子。一次,父亲留他一起睡,为了取暖,两人便同盖一床被子。由于父亲个子高,被子又短,夜里冻醒了,父亲让刘泽宣把脚盖严实一些。

在刘泽宣的记忆里,夏天的父亲也只有一件粗布小褂。穿脏了,中午到河边洗洗,不等衣服干,又穿上去工作了。“鞋子更是补了又补,实在不能穿才丢掉。”

1941年,刘鸿若跟同志们去黄墩,本来有一双新鞋,但舍不得穿,一路上夹着新鞋,仍穿旧鞋走路。快到黄墩时,旧鞋实在不能穿了,这才换上新鞋。

“同大家吃一样的大锅饭,大家吃什么,他吃什么,在最困难时,跟大家一样吃糠、吃野菜。”父亲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诸多事例,在大哥的讲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泽采兄弟,如今,他们更是把这种品质当成家风,让下一代传承。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执着追求 默默奉献——记日照人民政权首任县长刘鸿若》一文,作者:朱志强)


【人物档案】


刘鸿若(1910—1963),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海安路居人。日照抗日民主政权创建者之一,日照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岸堤干校)学习。12月,党校学习结业,被鲁东南特委派回日照工作。

  1938年12月任中共日照县委统战部长兼办事处主任。1940年3月16日,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鸿若当选为县长。

  1941年4月,到山东抗大分校学习。结业后,历任滨海专署民政科长、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滨海行署第三专署副专员兼民政科长、滨海行署民政处长。1946年8月,再次被调回日照县政府任县长。

  1949年春随军渡江南下,任浙江省台州专署专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秘书处处长、行政处处长,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保健医院院长,上海市常熟区和长宁区区长、副区长等职。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极“左”错误的影响,受到不公正的处理。1963年6月在上海逝世,终年53岁。1980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刘泽采:刘鸿若之子。1940年出生于日照县城关杨家洼。1949年—1954年在日照文庙小学读书。1956年—1959年就读于日照一中。1959年考入临沂卫校。1962年—1981年在临沂沂南县人民医院工作。1966年入党。1981年回日照,就职于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历任副所长、所长等职。2000年退休,现居于日照。


图片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娟 王蓓蓓)

编辑:任远
审核:王宗敏
统筹:孙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