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动态新闻
我要投稿

重读书重教育 好家风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7-07-25 09:06:07

本报通讯员 裴华琦 孙平
  在中楼镇集后村有这样一户令人羡慕的家庭,子孙在学业上均有所建树,4个儿子两位本科、两位博士,2015年高考的大孙子也考到了东南大学建筑系。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便是中楼中心小学原校长卢兆田。
  走进卢兆田家,客厅摆放着5、6本《读书文摘》,一本摊开在桌上,旁边还放着一副老花镜。已近古稀之年的卢兆田,身体还很硬朗,身上充满书卷气息。当问及他们家的家风家规时,卢兆田说,“我们家也没有明确的家规,只不过我经常对孩子们说,做人要诚实老实,要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再孬的人,再不行的人,你只要努力,肯定会前进的。”
  对于卢兆田来说,孩子们好好学习,便是对他付出的最大回报。刚开始,作为民办教师的他,只能顶个中等劳力的工分,一月只有2块钱,为了生计,他家种了6亩地,经常放学后再到地里干活,但哪怕再忙,卢兆田夫妇也没有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当然卢兆田也没有一味地溺爱孩子,孩子犯错的时候,他该教育就教育,绝不手软,是孩子们眼中的“严父”。
  从事教育工作长达34年的卢兆田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父母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一旦输在起跑线上,再追就要费好大力气。“我教学的时候,咱农村穷啊,条件很不好。农村孩子靠什么出头,就得好好学习。我寻思着只要孩子肯学,咱就好好教。”卢兆田说。
  教书三十四载,桃李满天下。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卢兆田都会接到好多家长、学生的感谢电话。而同村刘汉英的感谢电话每年都会打来,“俺几个孩子都多亏了你呀,才能都考上学,有现在的生活。”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没让小闺女读书的他,若不是听从了卢兆田的劝说,他的小闺女如今也不会成长为一个学校的校长。
  30多年教师生涯中,卢兆田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当年村里“窝中专”的美谈,在那个中专比现在大学还难考的年代,村里“一窝窝”的出中专,刘汉英家4个子女、卢西民家3个儿子…好多家庭一家子兄弟姊妹都考上了大中专。集后村,这个1400多口人的村庄,截至2016年,共有170多个大中专学生,是中楼镇65个村中最多的一个,而这得益于该村对教育的重视,对读书的重视。
  该镇宣统委员宋代森说:“村里重视教育,向这方面引导,则必然会在这方面受益。集后这个村就是我们镇上的一个缩影。”以家训树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小家带大家,众多良好的家风汇聚成了“金中楼”良好的村风民风。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