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新闻 > 五莲县
我要投稿

千年传承文韵长 绿水青山谱华章

——《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五莲篇》解说词(上)

发布时间:2019-08-15 09:04:54
【引言】

鲁东南山区奇峰罗列,万壑千岩,五莲这座小城凭山而立。群峰既是屏障,也是阻隔,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在与山为邻的时光中,以开拓和奋斗,书写着大山深处的史诗华章。

丹土文物,古朴沧桑,掩埋着史前文明的绚烂曙光;古韵腔调,朴素婉转,吟唱出一代代艺人的坚守传承。

多彩割花在穿针走线中,编织着这里的温情故事;以辛勤甘露浇灌的红艳的果实,体现着人们对自然的获取与回馈。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这座年轻小城,正在碧色群山之间,描绘新的画卷。

五莲.jpg

【地名记】
  五莲县隶属于山东省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西接泰沂山脉,东连黄海,自古以来就是山东通往江浙地区的门户所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直到1947年5月,才以境内五莲山为名,正式建县。
  在山东博物馆中,保留着一幅名为《槎河山庄图》的画卷,系国家一级文物,它描绘的是五莲县境内秀美的山河图景,画卷不仅保存完好,更为珍贵的是,上面竟然有20多人的题字赋诗,其中就包括刘墉、纪晓岚等诸多清朝的王公大臣。
  山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鲍艳囡说:“《槎河山庄图》是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唐岱画的,它是目前流传下来比较早的描绘五莲当时的山川风貌的一幅画。”
  这幅长卷画成为很多人了解五莲历史与风光的窗口,也激荡着诸多文人的创作欲望。郑元吉是五莲县一位年近古稀的画家。受《槎河山庄图》的影响,他决定在新时代绘制一幅长卷,更为清晰地展现五莲的历史和精神风貌。为此,郑元吉陆续走访了当地档案局、史志办等单位。

  薄暮时分,郑元吉按照史料记载的信息来到了五莲县东部的马耳山,画中群山之巅的细微笔触,描绘的就是齐长城。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这段齐长城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长城之一。郦道元《水经注》中对这段长城有一段文字记载:“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所造也。”

五莲3.jpg

  春秋战国时期,五莲属于鲁国,齐长城是齐鲁两国的分界线。这片土地属于军事要冲,战乱不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五莲属琅琊郡莒县。战争并未因一时的统一而平息,这片土地的归属在之后的历史中几经更迭。
  考证五莲县的历史,就不能不提距离马耳山约10千米处的五莲山。根据《大清一统志》记载,五莲山原名五朵山,是当地众多群山中的一座。
  山腰处,“奇秀不减雁荡”六个大字,记录着宋朝熙宁年间苏轼来到此地,对秀美山峰的盛赞。然而真正让这座山声名鹊起的则是明朝万历年间,“五朵山”更名“五莲山”的事情。
  根据光明寺中《敕建五莲山护国光明寺碑记》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山上寺庙中的和尚治好了皇帝母亲的眼疾,皇帝亲自赐名,寺曰光明,山曰五莲。这是“五莲”二字最初的源头,之后县名由山名而来,都与此事有着重要关系。
  自此,五莲山不仅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山川,更是当地人的精神象征。在与大山为邻的数百年时光中,雄浑伟岸的山川品格也书写到当地人的性格深处。郑元吉也希望将五莲人的精神、性格融入画作之中。
  抗日战争期间,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这里的人们以群山作为依托,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五莲县在1947年5月12日,正式建县。在当地人的英勇抗争下,五莲也成为我国较早的解放区之一。
  通过详实的采风和调研,郑元吉挥墨于纸,以丹青之色勾勒点染五莲的历史和精神风貌。花费数月的时间,这幅大型百米长卷画《印象五莲》终于创作完成。因古而韵、因山而名的五莲跃然纸上,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县城正穿越光阴的隧道,绽放出全新的色彩。

【考古记】
  五莲县虽然建县只有70余年,却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土地。潮河镇丹土村,是五莲县城东南约33千米处,一个并不起眼的村落。二十世纪在丹土村的几次考古发掘,为这片土地掀开了悠久文明的一页。
  这一组珍贵的照片,记录了丹土村的考古发掘进程。从二十世纪30年代起,这里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50年代,山东考古学家刘敦愿在这里多次考察后,第一次提出了“丹土遗址”的概念。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延常说:“丹土遗址是距今4200—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主的一处遗址,是在五莲县几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边,面积最大、价值最高的一处。”

五莲1.jpg

  刘延常曾在1995年到2000年的时间内,多次跟随考古工作队,对“丹土遗址”进行发掘。
  当时的工作人员通过布网普探法,将遗址分为正方形探区,逐区勘探,发现了城门通道、墓葬、城墙、护城河等遗迹。经过专家考证研究,“丹土遗址”是历史久远的一座古代城市。
  刘延常再一次来到五莲县博物馆,这里出土的诸多文物是他研究和保护的对象。五莲县博物馆中,保存着“丹土遗址”中出土20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多件。在这些文物中,玉器种类数量最多。
  刘延常关注的这把大玉刀,就出土于“丹土遗址”,系国家一级文物。玉刀呈浅灰色,器形扁薄,夹有网纹,靠背部有两个对面管钻圆孔。
  刘延常说:“这件大玉刀,长度51厘米,是目前龙山文化最大的一件玉器,象征着军权王权,距今4500—4600年左右。”
  “丹土遗址”出土的另一大类文物就是陶器,但是很多陶器出土时都是残破的碎片,为了帮助当地复原这些碎片,刘延常需要查阅诸多历史资料,并对比同时期出土文物的形状,在米字格上,绘制出器物的最初造型。
  一早,刘延常和五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着破损陶器的残片和复原图纸,来到专业的文物修复中心。文物修复人员根据复原图纸,将碎块进行拼接黏贴。
  修复文物是无限接近历史的过程,经过考古专家和修复师的协同努力,一件件古老的文物,从残片复原成型,成为历史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五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出土和修复的文物进行了数字化的录入,通过计算机3D建模,建立起了交互性更强的数字化博物馆,让游客在品读历史的同时有了更多的娱乐互动。
  时光跨越数千年,文明的甘露一直浇灌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丹土遗址”诉说着数千年前城邦的辉煌文明;精美的玉器,彰显着古代先民智慧与勤劳的极致,而一件件精致修复的文物更在闪耀着久远历史深处的文明之光。

【音律记】
  五莲县城人民公园,茂腔艺人李祥雪正邀请自己年过七旬的老师苏贻术,给县城的孩子们上一堂传统艺术的课程。
  虽然苏贻术已退休十多年,但依旧对这种传统艺术充满了热情。他也希望将这种对于茂腔的热情传递给年轻的一代。
  五莲茂腔是五莲县的传统戏曲,发源于明清时期。它从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而来,以方言演唱,并融合、借鉴了京剧的伴奏方式。茂腔的女声唱腔尤为精彩,女声往往在句尾音翻高8度,使得唱腔音域陡然宽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变。因其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五莲茂腔”在2016年被列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祥雪是五莲茂腔年轻一代的演员,如今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闲之余,除了教授年轻人唱茂腔外,也常常向老艺人们请教剧目唱腔。对于经历过茂腔兴衰起伏的老艺人们而言,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五莲茂腔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周末,剧团都会以送戏下乡的方式,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每次演出,老艺人们都会跟随,进行观摩和指导。

五莲2.jpg

  近年来,五莲县茂腔剧团在恢复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根据当下的生活,编排了很多大型现代戏,传递新时代的正能量和价值观。
  现代戏《大老实发飙》讲述的是某乡党委书记在下乡深入农户调查时,村民王老三拒绝与村主任弄虚作假,乡党委书记号召扎实苦干、勤劳致富的故事。这出剧目入选文化部剧本孵化项目,是五莲县剧本创作的最高成果。
  五莲县茂腔剧团内,演员们正在排练一出特殊的剧目——《罗衫记》。这出剧目讲述的是,身居九省军略要职的徐继祖,通过一件罗衫为物证,认定凶手,为民除恶的故事。
  最近五莲县茂腔剧团决定以老中青搭配的阵容,对《罗衫记》进行复排。对这出剧目,五莲茂腔的新老艺人们都有着特殊的情感。
  李祥雪说:“《罗衫记》作为五莲茂腔的经典剧目,它也是茂腔八大记之一。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的老艺人对它进行了复排,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复排不够完善,所以给当时的老艺人留下遗憾。”
  对于许久未登台的苏贻术等老艺人来说,他们对这次演出充满了期待。为了呈现出最好的状态,老艺人们进行身法和唱腔的恢复训练。同时他们在传统茂腔的唱腔中融入了当地的“五莲小调”,这种调子,音色嘹亮高亢,别具山区韵味。再一次唱起熟悉的旋律,老艺人们备感亲切。
  青年演员们同样为这出剧目倾尽全力,他们正在使用贝斯等西洋乐器,对伴奏进行创新调整。西洋乐器贝斯的加入,弥补了传统伴奏在低音音域上不足的缺陷,对唱腔委婉幽怨的茂腔,提供了很好的情绪渲染。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不断排练打磨,这出散发着全新气息的传统剧目已经成形。
  五莲县的一处剧院内,一出融合了老艺人和青年演员共同努力的剧目《罗衫记》,正在上演。唱腔婉转、舞姿轻盈,这出传统而又全新的剧目,是五莲茂腔艺人在秉承历史和创新发展的缩影。这种传唱数百年的悦耳之音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传唱不休。
  (文稿根据8月13日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山东卷五莲篇》视频整理)

编辑:郑君瑶
审核:孙翔宇
签发:许静
版权声明: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主流日照客户端、主流日照微信公众号、主流日照小程序等本社媒体发布内容中,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黄海晨刊”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或“黄海晨刊”。转载本社记者稿件需经本社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