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视窗 > 文明时评
我要投稿

城市文明,从打开一本书开始

发布时间:2017-04-24 09:46:57

——写在世界读书日

  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时,有记者问我:你藏书一共有多少?我说大概一万几千册吧。又问:读了有多少?我回答:浏览过的有两三万,完整读完的也就几千册吧。
  问的人有点泄气,看得出他希望得到更大的数字。我只好跟着解释一句:人生一百年,三万六千天,一万五六千册书,相当于近五十年时间里,每天要买一本书;一年只有五十多个星期,每周若完整读完一本书,一百年满打满算,也仅仅读五千多册而已。
  数字并不大,实在是因为人生并不长。就在这不大的数字中,如果买而不读、读而不思,那也仅仅是多出个书库以及两脚书橱而已。
  读书是一件完全个人化的事,选择什么样的书,读的下什么样的书,要看自己的个性喜好以及思想所能达到的广度深度。指定阅读,强制阅读,除了增加对阅读的逆反之外,别无益处。读书是勉强不来的,实在也没有必要勉强。
  一个人的个性性格,大致是与生俱来的,但阅读会让我们体悟到哪些是于人于己有益的,哪些是于人于己有损的。当然知道了未必就会有行动,但总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向好的方向。
  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名言,强调读书重要性的摘不胜摘。这些名人之所以成为受人尊重的名人,阅读给他们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而古今中外所有的书籍,无一不是思想的结晶、思考的产物。我们可以说某些思想与思考有毒素,但不能否认那也是一种思想成果。
  所有的阅读,便是对前人、对他人思想的审视过程,然后,选择自认为有益、有用的,做出选择性吸收。
  人类文明的起源,大致是从人类有了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开始计算的,无论是刻在石壁上的岩画,还是刻在泥巴(陶器)上的象形文字,那石壁与泥巴,便是最早的书本了。人类的文明,就这样,通过种种不同的“纸页”,承载着种种不同的“文字”,顽强地传承下来。
  每一本书籍中,都烙印着文明的印记,打开任何一本书籍,我们都是在与作者的灵魂交流,都有助于我们思考的深度与广度的延伸。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由人构成的,任何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完全取决于这座城市中居民的文明程度。一个人的文明水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对前人、他人文明思想了解、吸收的情况。而前人与他人的思想印记,到现在为止,还主要体现在书本的文字中。
  阅读未必会让一个本质恶劣的人变好,但一定会让一个正常的人内蕴更加丰富,言行更有修养,也会让文明的种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
  对一个不以读书写作为生的普通市民来说,未必要追求藏书、读书的数量多少,只要打开一本书,进入阅读状态,那便是与人类智慧成果的一次交流。而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日照,也会在你的这一次阅读中,增添一分文明的底蕴!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