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我要投稿

重走汶川救灾路,因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8-05-07 10:25:39

  编者按
  有一种怀念,叫做记忆;有一种执着,叫做承诺;有一种新生,叫做改变;有一种铭记,叫做感恩。十年前,一场大地震吞噬了数万同胞的生命,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整个民族为之呜咽落泪。如今,十年过去了,有的人可能已经淡忘了曾经的锥心之痛,有的人则不愿再回首和提及那段悲哀的记忆。可我们还是要说,我们不能忘却这一切,不论是为了牢记过去,还是为了放眼未来。
  十年前参与救援的老兵蒋杰,今又重返汶川震区,通过镜头和文字讲述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本报今起推出“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以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又是5月,都说时间可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可是10年了,任何有关汶川的消息都能牵扯到我敏感的神经。
  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无情的地震让昔日山清水秀人间之天堂,变成了满目疮痍人间之地狱,废墟!尸体!伤员!泪水!吃饭、住宿这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变成了困难。我们作为第一支成建制到汶川救灾的部队,在汶川的每天每夜,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震撼,心痛、感动和被感动。
  10年了,回首那段亲历时,最让我们难忘的不是当时的艰险,而是善良的汶川乡亲给予我们的关爱和感动。在汶川,感动和被感动是谁都逃脱不了的记忆,余震不断,我们背负几十斤甚至近百斤粮食翻山越岭汗流浃背。山间小路边,村头巷尾的废墟旁,汶川父老行行热泪。我们知道,那泪不是畏惧,是感激,更是对我们的不舍和怜爱;草坡乡足湾村的大姐把仅有的2个鸡蛋坚持要送给因劳累过度没有进食的新战士;克充村五六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小伙子、姑娘争着抢着替我们背上粮食,送我们一程;凡是经过的村庄,都有老乡端着水在村头、在路旁。在汶川听到最多的是辛苦了!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同样,我们每天也不断重复着谢谢和感谢,感激。
  用汶川父老的话说,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信心,带去了希望。他们乐观的心态、不屈的精神激励鞭策着我们。今年,汶川地震10年了,思绪更加难宁。
  “去汶川看看,重走汶川救灾路”这个念头,涌上心头。想去看看那个地震中丧父坚强乐观,看到我手裂口却又心疼不已的小暖男;想看看在我胳膊上写地址电话、戴我军帽,长大也想当兵报效国家的小学生;想去看看给战友送鸡蛋的大姐,想去看看克充村给我们带路转运重伤员的民兵大哥;想去看看我们露天而眠几十天草坡乡那块热土……
  想看的太多……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当年我用镜头记录下战友们不畏危险抢救伤员,运送救命粮,用镜头记录下汶川父老对我们的关爱、鱼水情深,和他们敢斗天、敢斗地,不认输不怕困难的坚强和乐观。今年我将再次用镜头,记录善良、知恩、感恩的10万余汉藏羌回等民族同胞奋力前行,蝶变重生。记录灾后10年间,他们用勤劳和智慧绘就的幸福安康美好家园。让参与过汶川救灾的战友们看到,让关心汶川的各界热心人士看到,让全国更多同胞看到。

编辑:穆盛娟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