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我要投稿

王世娥与她的“绒花绣”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7-28 11:18:15

 

 

        记者 殷萁涵 通讯员 林丽
  提起王世娥,在东港区三庄镇大夏家岭村没有不认识她的。今年73岁的王世娥从12岁开始自学手工刺绣技艺,61年来飞针走线,绣遍花鸟鱼虫,从结婚枕套门帘鞋帽、儿童肚兜鞋帽到人物绣像、鞋垫都是老人的拿手绝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手工刺绣鞋垫,她研究创新的“绒花绣”,针法细腻、色彩鲜艳、绒丝柔软,每一件都是绣中精品。


飞针走线 60余载
  在王世娥家中,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绣品让记者应接不暇,在繁多的绣品中有一双不起眼的鞋垫,它白底色的鞋面吐露着紫兰芬芳,丝毫不失雅致与灵气。据王世娥介绍,“这件绣品原本是家里一把暖壶上的图案,我看着好看,就照着画下来,绣成了鞋样。”没想到,这小小的花朵在王世娥手中,显得更加饱满,花叶相互掩映,平添了几分贵气。
  61年的刺绣功底和悟性,已将这门技艺深深镌刻在老人的心里,“我没有学过画画,也不懂画画,只觉得好看的图案就照着画出来,然后绣成绣品。”
  “拿一样的针线、一样的图案,但绣出来的绣品就没老人家绣的精致、耐看。”王世娥的女儿告诉记者,母亲对刺绣的喜爱之情并道不出其中缘由,她只归结为兴趣,然而这兴趣一培养就是61年。
  据了解,王世娥众多拿手绝活中最亮眼的当属“绒花绣”,“绒花绣”常用来绣鞋垫和鞋面,其流程与制作,与五莲的"割花"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失其独到,尤其是在配色配线及针脚的技巧处理上显得尤为突出。先纳底、做画样,后透过油纸,描在绣品上,中间夹上纱衬,两侧固定,然后配五色线,一针一线刺绣,待完工后用利刃从中间均匀割开后成品。
  因割出的绣品绒丝柔软、图案自由,由一朵朵绒花排列组合而成,所以王世娥给它取名作“绒花绣”。


女儿出嫁亲手绣门帘
  “按老一辈的说法那叫‘凤凰衔牡丹’,我45岁那年,大闺女出嫁,我给绣的门帘。”如今色彩已不那么鲜亮,但精细的构图、平针的绣面和精美花边,足以说明这一针一线都渗透着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美好祝福。王世娥绣的这块门帘被三个女儿视为珍宝,珍藏了足足28年。
  “儿时记忆中,母亲就爱绣花、做鞋,是十里八村出名的巧姑。兄妹四人戴的虎头帽、香荷包,穿的绣花鞋、花棉袄都带着母亲细密的刺绣针脚。”王世娥的儿子介绍说,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礼物,就把母亲绣的鞋垫寄给生活在西安的亲朋好友,他们都当成宝贝收藏,舍不得垫,纷纷写信回来问怎么绣的。
  据了解,王世娥的绣品分门别类,种类繁多,取材也十分宽泛,现实中的花鸟鱼虫、传说里的龙凤鸳鸯,就连卡通公仔也能成为她刺绣的主人公;殊不知,精致的刺绣品下却是极为简单的工具,五色丝线、绣花针、圆珠笔……就连透明的塑料食品包装袋,都能成为承载画样的“利器”。


想把技艺传承下去
  “二三十年前,家里都围满了来学习技艺的识字班,一天要被索走四五双鞋样子,现在没有了。”王世娥老人无奈地摇摇头继续说,手工刺绣费神费力,要求具备耐心和悟性。一件绣品往往需要一个星期,复杂的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如今,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十分担心技艺会就此‘断流’。所幸家里的女儿和儿媳都颇有兴趣,王世娥也欣然把手艺传下去,手把手地教。
  在王世娥家里珍藏了近百双鞋垫,每一双都取了绣品上的图案谐音,寓意着美好愿望和未来。王世娥表示,有条件的话她想办个展会,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刺绣、喜爱刺绣,但这一想法至今还是一个梦。
  为筹备这个展会,目前,王世娥正在创作一组名为“十二生肖”系列的手工刺绣作品。
  据了解,日照市文化部门、东港区文体新局及当地村镇社区,加大了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手工刺绣技艺”,尤其是“绒花绣技艺”的挖掘整理力度,制定了保护传承工作的具体方案,并颁发传习所的牌子,为技艺传承不断流“保驾护航”。

编辑:张珊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