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数说日照看发展
我要投稿

日照经济“年中答卷”—— 聚力谋势蓄能 实现进中提质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7-30 09:14:50

ded7c0383ac12c3187f7f2850d8618de.jpg

  7月29日,日照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2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2个百分点,增幅从一季度的全省第10位攀升到上半年第5位。

  细读我市经济半年报,我们看到了一个经济进中提质的日照:上半年,我市制造业技改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增长43.0%和25.3%,居全省第2位和第4位,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3万户,增长14.8%,居全省第2位。新增省级“瞪羚”企业增长44.4%,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2家,超过前3年总和。同口径税收占比77.3%,高于全省平均9.4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连续三个月居全省第1位……透过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来梳理上半年我市经济发展亮点,解读背后成因,进而决胜下半年,便成为题中之义。

  我市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总的来看就是有韧性、有亮点、有活力,经济保持平稳运行、进中提质,总体好于预期、超出预期。面对疫情反弹、经济下行、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严峻考验,能够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实属不易、难能可贵,体现出日照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增长潜力,给人以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有韧性:经济企稳回升,运行进中提质

  来看这组数据———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2个百分点,增幅从一季度的全省第10位攀升到上半年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2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77.35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568.60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7.1:42.4:50.5。从运行轨迹上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企稳回升,展现了强大韧性———

  从供给侧看,重点领域支撑有力。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6.0%,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5个位次。全市克服严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夏粮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充分发挥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工业生产增速逐月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与全省持平,比一季度提高1个位次;1-5月份,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6%,比1-4月份提高5.7个百分点。

  从需求侧看,三大需求恢复向好。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加速发力,市场消费持续回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04亿元,增长1.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月份增长32.2%,比5月份加快29.4个百分点;完成进出口总值715.3亿元,增长6.4%,比一季度提升26.9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逐月提升,实现由负转正、逆势上扬,其中6月当月进出口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分别增长44.8%、3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0%,制造业投资增长4.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0%。

  以上诸多因素反映到发展质量上的数据如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8.7%、4.2%,高于全省2.4个和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分别提高3个和2个位次。同口径税收占比77.3%,高于全省平均9.4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连续三个月居全省第1位。

  这些数字表明,日照经济运行的韧性十足,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和增长潜力,未来发展空间充足。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负面冲击的困境下,我市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把“真”和“实”作为全部工作的生命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40条、稳增长两批20条、企业上市、技改专项贷、科创企业投贷联动、青年人才九条等一揽子“政策包”,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进中提质。

  有亮点:动能转换提速,发展质效齐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一个城市来讲,没有产业的创新引领,未来就没有希望。为提升产业层级、改善产业结构,我市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大育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更大成效。

  如何让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技术改造是首选。问题随之而来,技改资金如何解决?为切实有效解决企业技术改造“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我市于今年3月1日实施“技改专项贷”政策,变事后奖补为建设中支持,形成与省级技改补贴政策错位互补的惠企政策体系,有力突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瓶颈,不断加快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对进入市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的企业简化审贷程序,首单贷款创造了从申请到发放12小时内办结的“日照速度”,跻身全省、全国同类贷款审批时效前列。此举充分调动了工业企业以技改求增量、以创新促技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增长43.0%和25.3%,居全省第2位和第4位,均保持了较快增长。

  不只是“老树绽新芽”,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还推出了数字经济倍增、“专精特新”培育等政策包,加快培育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更强劲动能。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是主抓手。今年上半年,我市“四新”投资增长29 . 5%,民间投资占比为53 . 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4.2%。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2.4%和31.5%。

  今年上半年,从工业生产看,我市正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医药制造业增长49.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9.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7.2%,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去年签约的星联药业&启荣科技项目,今年在日照经开区开工,总投资超20亿元,主要生产抗抑郁、抗病毒、抗疼痛及胃病药产品。项目一期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30个单体、8条生产线。

  今年,中德(礼生)项目在日照高新区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引入德国技术建设国内首个智慧口腔产业链项目,填补3D数字化口腔打印技术领域空白。将建设3D打印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个性化基台、种植体研发生产中心、3D打印设备研发生产中心等,投产后年产90万颗义齿和60万颗三类个性化基台产品。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利税1亿元。

  “四新”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步伐加快,既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又进一步激活了发展新动能。

  有温度:民生保障有力,民生福祉有效增进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不遗余力,以更大力度保供应、稳价格、促就业,兜紧兜牢民生底线,以民生底色彰显经济发展成色,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

  保供稳价成效良好。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涨幅较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总体呈温和上涨趋势。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53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75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2%,低于计划控制目标1.9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0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36元,增长4.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1,同比缩小0.03。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年上半年,全市民生保障有力: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24.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其中,教育支出36.6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9 . 20亿元,农林水支出9 . 87亿元,城乡社区支出8 . 76亿元。

  有活力:多措并举谋势蓄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围绕稳住市场主体,在落实好国家和省稳增长政策基础上,上半年我市出台了“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40条等一揽子政策,这些政策定位准、针对性强,企业反响良好,正在逐步释放改革红利。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3万户,增长14.8%,居全省第2位,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02万户,是全省两个正增长的市之一;实有市场主体40.44万户,增长13.8%,居全省第3位。新增省级“瞪羚”企业增长44.4%,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2家,超过前3年总和。通过这些核心数据,我们看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以及未来经济的活力和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市财政部门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靠前发力,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特别是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在保市场主体、惠企利民、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加大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是稳经济大盘的关键之举。为了推动这项政策落实落地,我市财政部门会同税务部门和人民银行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协作机制,对退税资金实行“单独调拨、滚动清算、实时监测”,确保资金直达企业。上半年,全市为企业退税43.1亿元,是去年退税总量的1.9倍,4000家市场主体受益。再加上其他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共为企业减负55.1亿元,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一些先行指标和新动能看,很多积极因素加速集聚。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11.3%和8.1%。新增规上企业137家,增长33%;总量达到2790家,增长18.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产值20.64亿元,批发业销售额247.5亿元,零售业销售额4.73亿元,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此外,铁路、地方海上货运量分别增长18.2%和22.4%。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5.8%,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1.8%。

  总的看,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确实明显增大,但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因为全市上下大力发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才有了今天的这份成绩单。下一步,全市上下将坚决扛起“走在前、开新局”光荣使命,毫不放松抓防控、心无旁骛促发展,确保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日照精彩蝶变。

记者手记丨咬定目标不动摇 用心干全力拼

  7月29日,我市发布经济运行“年中答卷”:GDP同比增长3.8%,总体好于预期、超出预期。

  成绩来之不易。面对疫情反弹、经济下行、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严峻考验,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共同努力,3.8%,是对全市经济运行有韧性、有亮点、有活力的生动诠释。

  纵观我市经济“半年报”,“稳”的答案格外醒目,“进”的答案温暖人心,体现出我市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增长潜力,给人以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运行还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越是形势困难,越要坚定发展信心,咬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力度再加大、进度再加快、质效再提升,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每一滴汗水,都在为精彩蝶变蓄势赋能;每一次拼搏,都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光华。要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就要沿着既定方向,用心干全力拼。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坚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持续用力抓好疫情防控、保市场主体、抓项目招引建设、促进消费复苏、稳住外资外贸、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敏


统筹/策划 李敏 采写/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编辑:王倩倩
审核:厉敏
统筹:孙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