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5专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报道 > 日照抗战往事寻访
我要投稿

不能忘却那血与火的年代

发布时间:2015-08-25 15:01:47

李广华
  李均,1918年生,山东省昌邑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山东省委机要秘书,苏鲁豫皖边区省委秘书长,山东分局主任秘书,中共鲁东南特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滨海区日照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山东滨海区滨中地委常委、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华东局组织部干部处处长,中央组织部干部二处副处长,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中共成都市委书记等职,部级干部。
  1980年春节刚过,我与吕维合同志,匆匆奔赴四川,采访家住成都、抗战时期曾任中共日照中心县委书记的李均同志。他在百忙中接待了我们。当我们说明要编写一部抗战史书来意后,他十分高兴地说:“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能忘却那血与火的抗日年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的话音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几天的采访,我们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抗日史料。一幅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下内容根据李均同志的讲述整理)
“一切要靠自力更生”
  1943春,滨海区党委决定我到日照任中心县委书记。调令如山,这年的三四月间,我来到了日照。
  那时,甲子山战役刚刚结束,日照根据地百废待兴,军民的生活还较为艰苦。地方武装县大队,只能保持每人每天供给三钱油(小两)、七钱盐(小两)的最低生活标准。伙食以瓜菜为主。可想而知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了。机关干部和战士大都冬无棉、夏无单,既不能挡寒,也不能遮体。铺盖单薄破旧,冬天,大家只能几人合盖一床被子。驻日照的八路军正规部队,供给也十分紧张。据说教二旅政委符竹亭到一 一五师师部领款,罗荣桓政委非常为难地把供给部仅有的200元法币交给了他,并再三嘱咐说:“一切要靠自力更生!”
  我到日照后,由于敌人对根据地严密的经济封锁,加之连年灾荒,各种物品十分匮乏,生活十分艰辛。在如此严酷环境下,还要严防敌人的“扫荡”,战斗频繁。面对这些困难,我根据地军民,并没有被吓倒。作为县委书记,我要求大家,要挺起腰杆,尤其县委机关,要起带头作用,坚决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学习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
  日照,东临大海,西靠甲子山区,全县多为丘陵薄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根据全境的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制定了开荒种地、纺线织布、开辟盐田三项决策。
向荒山要粮
  在开荒种地活动中,当时县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向荒山要粮。决策已定,说干就干。我们县委机关驻地,在县境西南辛留、土田一带。那里大都是荒山野岭、七沟八壑,要开荒种地,并不那么容易。为了物色合适的地块,我和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辛玮同志,在附近一连转了两天,总没找到可以开荒种地的地方。
  一天晚上,我和县委的几个同志,正在研究大生产的方案,这时,县长刘鸿若风风火火地进门,一把抓住我的胳膊说:“老李,我看过了,辛留河北岸那片乱葬岗子,是个好地茬……”辛玮同志高兴地插话“可以开荒!”想必他也曾看过那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在老刘的带领下,来到了那里。只见那里野草及人膝盖,枯草、树叶被风吹动,发出“呜呜”的响声。大小不等的坟堆,一个挨着一个,几只野狗正撕裂着一些破布碎棉。此处虽离村不远,辛留河一河之隔,人迹罕至,显得格外阴森凄凉。据说一到夜晚,还有哭声,大人小孩都不敢在这里经过。
  我围着这片荒地转了一圈,并用步量了量,大约有八九亩的样子。老刘(若鸿)顺便铲了一锨土,说:“土厚地肥,好地!”我猛地将锨往地里一插说,咱县委机关的开荒生产,就从这里开始!
  听说开荒种地,大家早已把锨、镢、镐等劳动工具准备好了。我们考虑这是重体力劳动,决定女同志可暂不参与。可女同志们和我软说硬磨。并说李政委整天说男女平等,为什么不让参加开荒种地?以后咋叫我们动员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在她们的迫切要求下,我只好答应。
  县委机关开荒种地的事,很快在全县传开,众口称赞县委带了个好头。但同时各种流言蜚语也随之而来。有的说这破坏了风水;有的说夜晚这里有动静,是鬼神下界;还有的说每到夜晚,这里鬼哭狼嚎,哭声不断……这些谣言虽说对大家没什么影响,可对大生产运动却起到了破坏作用。
  劳动休息时,我和两个战士闲谈,问起他们听没听说这里夜晚闹鬼的事?他们说听到了。我追问了一句:你们信吗?两位战士连连摇头“不信,不信。”可那位年龄稍小的却说:“连队里有人说,吃了这里的粮食,要挨枪子。”
  我听到了他们的回话,不禁笑了起来。这事也不奇怪,这些战士大都是刚从农村来到革命队伍,疑神疑鬼在所难免。我们一面加强宣传,一面通过实事,对群众、战士进行教育。
  用实事说话。于是我在那片荒地里搭建了一个窝棚,约请了那两位战士住在这里。对他们说,这回咱们要见识见识这里的鬼神是些什么货色!第一天夜晚,他们还有些紧张。我们住了三个晚上,既没听见哭声,更没发现有鬼神踪迹。后来一查,这些谣言来自一些不法地主。从此,开荒种地劳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并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许多群众也主动前来参战。经过大家的艰辛劳动,这块荒地,很快由原来的高低不平,杂草丛生的乱葬岗子,变成了土地肥厚的庄稼良田。
  俗话说,种地不施粪,等于白费劲。为了解决肥料问题,大伙背起了粪筐,挑起担子,一大早就到附近担尿拾粪。当时还编了一首拾粪歌诀:冬天找向阳,夏天找阴凉,大路两旁勿漏掉,会场集头不能忘。驻日照八路军主力部队,办法更多。他们在集市上搭建了简易厕所,每天可以积攒大量粪尿。这一年,全县军民种的高粱、蔬菜、地瓜等作物,获得了大丰收。吃饭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在县委的带动下,全县各个村庄,也都在房前屋后、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蔬菜。
  为保卫大生产,各村民兵联防,时时准备应对日伪的扫荡抢粮。薄家口子村坐落在甲子山前怀,全村有200户人家。村指导员(支部书记)袁肇阳,是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他除了积极带领全村40多名民兵参加大生产运动外,还多次率武装打退了敌人的袭扰。在一次村民大会上说:有种的来吧!文来文迎,武来武接!他指着一块山场(这山场是一个当了汉奸的地主的坟地)说:我们不光刨了他的山林,还要挖他的祖坟呢!后来,投靠日本的汉奸,几次想来报复,都被村联防民兵打跑了。从而使大生产运动,能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顺利展开。
  薄家口子村除了开荒种地外,还养了牛、羊、猪等,并开展了弹花、织布、榨油等副业生产。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集体收入粮食1万多斤,花生米5千多斤。袁肇阳参加了地区劳动模范大会,获奖一头黄牛。
  在县委领导下,全县大生产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先后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共开荒种地3700多亩,群众的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
向纺车要衣
  由于敌人长期经济封锁,根据地的布匹十分紧张,军民的穿衣及御寒的棉被成了问题。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县委号召:自己动手,纺纱织布,解决棉衣问题。当时运动开展起来之后,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号,叫“向纺车要衣。”
  万事开头难。开展这项活动,还是从县委机关开头、带头。机关的同志,为了参加这一活动,都赶制了纺车,采购了棉花。
  一天,我们在辛留村和民兵商谈联防事宜,有几个男同志找我“诉苦”,说推车运盐、担粪上山这些重活我们都能干,就是纺线这玩艺,我们干不了。叫我们男同志摇纺车,真是赶着鸭子上架,急煞人。听了他们的“诉苦”,我笑了笑说,不会就学,慢慢就会熟练的。我也和你们一样,纺线这活,我也是从赵炳华那里学来的。
  赵炳华,是辛留村的识字班长,远近闻名的纺线能手。我当时多次登门拜访,一连学了三四天,基本上掌握了纺线的要领。这也叫做拜师求艺吧!我将这些向大家一讲,同志们的思想也就通了。机关的男同志纷纷与纺线的女同志结成了对子,时间不长,都学会了纺线。好多同志通过线头的联结,产生了爱情,结为了革命伴侣。机关有两位同志调动工作向我辞行时,我说,祝贺你们,新时代的牛郎织女。
  我们还组织了纺线比赛,参赛的人将纺车在大场上一字摆开。那天。只见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几十架纺车迎着朝阳,巧手飞舞、纺车疾转,条条银线,在阳光照射下,如同流水电光,阵阵歌声,穿山越岭,飞向四方。我记得歌词大意是:沂蒙山区好风光,军民同心纺线忙;纺线织布送亲人,支援子弟打东洋。沂蒙山区好风光,军民鱼水情谊长;自力更生样样有,解放区兵强马又壮。沂蒙山区好风光,到处一派新气象;大生产带来好年景,山水欢笑人歌唱。
  县委书记学纺线,县委机关带头干的事迹,很快在全县传开。时间不长,开荒种地、纺线织布形成了热潮,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碑廓区朱曹村有个姑娘,比较封建,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到,是名副其实的深闺小姐。可其纺线远近闻名,一个集空(5天)可纺线2斤。为了动员她带动全村开展纺线活动,区妇救会长孙涛同志,多次去其家中苦口婆心说服动员,终于使她走出家门,参与了全村的纺线活动。这位深闺小姐叫张厚梅。在她的带动下,全村200多架纺车,每天可纺线30多斤。回想当时的情景,那飞转的纺车,那穿梭的织布机,仿佛就在眼前;那“沂蒙山区好风光,军民同心纺线忙”的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这就是“向纺车要衣”真实情况。
开辟盐田
  日照,面向大海,海边滩涂较多,是晒盐的好地方,我们研究决定县委带头开辟盐田。春节刚过,我与海防警备团及县大队的几位负责同志,在安东卫南的海边滩涂勘察。并安营扎寨,在这里住了3天。春寒料峭,海风呼啸,海浪汹涌。经过勘察地形,这里白茫茫一片,足有千多亩。我们通过走访老盐工,粗略知道了这里的海情,随之抽调了300多位同志,组成专业晒盐队伍,开路修田、筑坝,进行开发盐田的劳动。
  同志们长时间在冰冷的海水中劳动,从不叫苦叫累,周边的老百姓都十分感动,纷纷送来小米稀饭、姜汤,暖和同志们的身体。
  一天,我正在筑堤挖沟,从获水村来了一位王姓大爷,我与他攀谈起来,他说话十分直爽,“一年中七月十五(古历)、二月二(古历)潮水最大,要是在来潮之前修不好,可就白搭工了。”我掐指一算,二月二还有6天。露出十分着急的样子。王大爷说:“不用着急,时间还来得及。”下午,这位大爷邀约了十几个老盐工来到盐田,一面帮着修田筑坝,一面检查已完工的工程,并给予指导,我十分感动地说,这可真是师傅不请自上门!这里的群众真好。
  时间紧,任务重。同志们都想着“二月二”是大潮,外堤必须提前修好。大家的劲头更大了,有的同志手上冻裂了口,有的生了病,大伙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各个班组还展开了劳动竞赛,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和模范班组。海防警备团一连六班共有10名战士,有5位刚从医院养伤回来,他们在班长王海亭的带领下,早出工晚收工,从不叫苦叫累,在没膝盖的海水中,一干就是三四多个小时。全班被评为先进班,王海亭被评为模范。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宣传栏上,有这样一首诗:谁也不顾惜泥沙冻僵腿,谁也不顾惜冷风刺骨寒,谁也不顾惜铁锨磨破手,谁也不顾惜汗水湿衣衫,大家用这勤劳勇敢的手,开出这一片片方方正正的盐田。
  经过老盐工的帮助和大伙辛勤劳动,一条300米长,一米半高、三尺宽的坚固堤坝,像一条黑色巨龙,横卧在安东卫南的滩涂上。堤坝内修了闸门,再也不怕大潮来袭。堤内修了水沟,打上了格子,培上了泥基,荒凉的海滩变成了平整、棋盘式的盐池,十分气派。
  阳春三月,百草萌发,盐田显得格外繁忙。九部风车同时转动,淙淙的海水流入盐池,四月间,阳光明媚,是晒盐的大忙季节。大家淋卤、撒种、刮盐忙个不停。只见那洁白发光的海盐如同山岑一般,其景象十分迷人。第一年产量达到了70多万斤,第二年则上升到120多万斤。
  县委还成立了运盐队,大批盐货运往沂蒙山区,支援抗日军民;返回带来大宗生油、山果等。还有大批盐货,远销上海,带回大批药品。通过货物的交易,繁荣了市场,搞活了抗日根据地经济。
  回顾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感触多多,其中刻骨铭心的是:榜样的力量。
  (作者为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编辑:胡颖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