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我要投稿

周家庄,绿水青山走出一片天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21-06-04 22:27:36

周家庄村,位于山东临沂费县沂蒙山腹地。费县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一大批共产党人在这里艰苦奋斗,也是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发生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费县周家庄村和整个沂蒙山区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的群众脱了贫、致了富,过去“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光棍村”,如今彻底告别贫困,过上了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走进周家庄村,村外是果园,大樱桃、苹果、山楂、板栗……各类果品应有尽有。村内是公园,长亭、短亭、凉亭依势而建,蓝瓦房、小楼房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中。蜜蜂园、樱桃山庄、紫藤山庄……初夏时节,走进山东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映入眼帘。这里已成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省级文明村。沂蒙山区的这个“穷山村”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蝶变记”。







图片

山东费县大田庄乡周家庄村全景。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
穷则思变奔小康
图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大田庄乡为破解山区水利、交通短板,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马田路通车后,有村民开始建起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宾馆,整治庭院环境,把蒙山羊、蒙山草鸡和杂粮糊粥、渣豆腐、山野菜等特色小吃搬上餐桌。来到这里,城里人不仅欣赏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吃上了地道农家饭,住上了别致农家院。村民在村西塘坝边建成集吃、住、玩、赏于一体的紫藤山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赏花观草、饮食住宿,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营业额100余万元。其他农户也在自家院、水库边建起了“农家乐”,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了蒙山深处的小山村,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村党支部书记李伟笑着描述现在的情景:“旺季要不是提前订,到了饭店都找不到空闲桌子嘞。”



图片

周家庄村的樱桃在2020年中国樱桃年会上获得金奖。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周家庄依托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了村庄美誉度。现已发展农家乐40多家,采摘园40余处,农家宾馆、民宿60余户,发展高桩馒头、盆景种植、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庭院经济100多户,每年可吸引30余万游客前来休闲旅游,实现旅游收入4000多万元。周家庄村把优质特色林果作为主导产业,通过良种引进、品种推广,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大樱桃、珍珠油杏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成立合作社3家,注册“双冠”、“富源”等农产品商标,果品效益提升30%以上。村里的优质樱桃参加2020全国优质樱桃大赛,获得1金1银4铜的好成绩。


图片
破旧山村展新颜
图片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周家庄村的真实写照。生态宜居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要想吸引更多游客,大力实施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图片

周家庄村美景。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田庄乡及时对周家庄村进行了整体规划,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思路,着力建设“村在山中、院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先后实施了“乡村集中连片整治”、“硬化+改厕”、“紫藤大道”等工程项目,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5万多平方米,栽植紫藤、女贞等绿化苗木5万余株,美化墙面2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光伏路灯120盏,改造农村厕所290多户,建设紫藤大道及长廊4公里。根据山村特色,以“白墙、蓝瓦、坡屋顶”的沂蒙现代民居建筑风格为定位,以景观墙、樱桃广场、家乡好广场等为重点,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图片

周家庄村农家院里百花竞放。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如今的周家庄目之所及皆为美景,山乡蝶变、绿水青山带来富足和喜悦。


图片
基层党建作保障
图片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以夯实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要抓手。”费县县委书记赵庆文说。


周家庄村把一批党性强、作风好、有本事、善服务的能人好人选进村级班子,担任村级发展的“领头雁”,着力锻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创造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为每名班子成员划定责任网格范围,每名成员负责网格区域内的日常事务,小到邻里矛盾调解、卫生清理,大到传达政策、贯彻精神,件件抓好落实。


80多岁的周洪学曾是周家庄村的贫困户,腿脚不便、二级听力残疾,儿子意外去世。虽然各级帮扶措施让老人衣食无忧,但空巢老人的生活还是牵挂着村干部的心。周家庄村“两委”干部主动与其结对,帮他洗头洗床褥,陪他聊天拉家常,老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再孤独。周洪学逢人便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村干部的关心,这样的生活,我很知足。”


图片

孩子们在周家庄景观墙前玩耍。费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周家庄村紧扣“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四大任务,创建服务型支部,进一步完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岀乡”的服务网络,让干部多跑腿,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现在的村干部都不是‘干部’啦,架桥修路、办事跑腿,去年大暴雨,村书记带着人一天一夜没合眼,把房屋里的百姓都转移出来,床铺、被褥、吃的、喝的准备的一样不落。是不是为民办事的好公仆,老百姓心里清楚着呢!”乡村路口几个晒太阳大爷的开怀笑声令人久久难忘。

编辑:任远
审核:厉敏
统筹:王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