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我要投稿

“硬汉”张洋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1-17 15:35:56

170614540541副本.jpg

他是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
他是守卫国门的一把锋利“尖刀”
他是抗疫前线的坚守者

“硬汉”张洋


  从黄海岸边到非洲利比里亚,张洋用行动书写着中国军人本色。

  从守卫国门到抗击新冠疫情,张洋用责任和担当在岚山口岸筑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从边防战士到一线带兵,张洋让青春梦想在磨砺中绽放。

  联合国“和平勋章”“十大边防卫士”“优秀教练员”“首届最美山东边检卫士”候选人……这一项项荣誉背后是“硬汉”张洋“千锤百炼始成钢”的有力见证。

  张洋,现任岚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二级警司警衔。


远赴利比里亚维和 荣立个人一等功

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张洋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2008年12月,他终于圆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军营数年磨炼,把他从一个毛头小伙,锻造成为一名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的边防卫士。

  2014年6月份,张洋毕业被分到岚山边防检查站,期间仍处于现役中,8月份,张洋参加了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选拔。

  军人身上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素质,也要有政治品质的坚定,而军人身上那种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张洋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经历了5次选拨6次培训后,2015年3月,张洋远赴利比里亚执行了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当时的利比里亚,政局动荡、矛盾突出、民不聊生,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而且当时正处于埃博拉病毒肆虐期。在环境恶劣、疫情肆虐、社会动荡等诸多风险考验下,张洋需要完成武装巡逻、要人警卫、专机护卫、处置突发事件等诸多工作。

  让他至今心有余悸的是,在处置“5·26GVL”公司群体性骚乱事件中,当时利比里亚一个工厂里工人与领导起了利益上的冲突,几百名工人罢工,并挟持了公司老板,张洋作为第一处置梯队赶赴现场,临危不惧,沉稳指挥,在营救人质过程中冲锋在前,与歹徒周旋,稳住了局面,最终成功解救人质,防止了事件进一步扩大升级。

  同样危险的是在利比里亚格林威尔市旁边的一个机场突发大火,由于机场条件比较简陋,机场跑道都是沙土,周围长满了杂草,杂草突燃起大火,而机场与油库又在同一地方,情况非常危急危险。

  在处置此次“11·28机场大火”勤务中,张洋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忍受高温、浓烟和大火的炙烤,坚守在机场火灾扑救一线长达4个小时,成功将大火扑灭,保护了机场和油库的安全,但自己身体却多处被火苗灼伤。

  面对血与火的洗礼,张洋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维和任务,展现了中国警察的过硬作风和素质,得到各级领导和国际友人高度评价。因表现突出,他荣立了个人一等功,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ck11170803.jpg

张洋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

“张队长每天都带二两矿粉回来”

维和归来仍申请上一线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用在张洋身上,最恰当不过。

  维和归队后,满载荣誉的张洋主动放弃了更舒服、更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岗位,选择继续坚守基层。

  岚山口岸执勤区域点多、线长、面广,港区环境复杂,张洋选择了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岚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检查站散货码头条件恶劣,巡逻过程中,海风吹起的矿粉颗粒飘散在空中,形成一股橘红色的烟雾,为确保口岸安全无虞,张洋每天带队开展武装巡逻和口岸重点部位巡逻勤务,回到单位往往是深夜。

  他的脸上、身上每天都布满了矿粉,同事们跟他开玩笑:“张队长这每天都带二两矿粉回来,也算给单位创收了。”乐观的他回应道:“这不是来给你们补补矿物质嘛。”

ck11170802.jpg

张洋在认真核对船舶出入境记录

  同时,按照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站上的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急需懂组织实战训练的带训教官。

  此时的张洋正在码头一线巡逻岗位,得知情况的他,主动给政治处领导打了电话,说出了自己想带训的想法。

  受领任务后,他和战友彻夜研究,制定了详细的练兵方案。为了提升大练兵成绩,训练场上他叫响了“看我的”“向我看齐”,要求参训人员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维和期间长期的训练和实战,使他身上多处落下伤病,他经常忍着腰肌劳损、膝盖磨损等伤病,坚持带队训练,时常亲身做动作示范。

  在张洋的辛勤付出和示范带领下,单位全警实战大练兵工作成绩显著,民警基础体能100%达标,在各项考核测试中,全站民警100%通过,无一人掉队。

  张洋也多次被选拔至山东边检总站参加培训带训任务,并被总站评为“优秀教练员”。2018年,张洋入选山东边防总队第五届“十大边防卫士”。

坚守抗“疫”前线3个月

铁汉也有柔情

  工作上没有难倒张洋,但家庭上的压力,让张洋背地里不知偷偷抹了多少回泪。

  张洋的妻子与父母远在泰安老家,他和家人长期两地分居,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这是他觉得最为亏欠家人的。

  张洋的父亲在2018年被确诊为肝癌,做了右肝切除手术,一直靠价格昂贵的索拉菲尼药物维持身体。母亲患甲状腺结节,做了切除手术,现处于常年吃药状态,身体虚弱。

  而女儿被确诊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后行走不便,需人照看。特别是今年春节以后,父亲的病情日趋恶化。每次完成任务请假回家,看到骨瘦如柴、卧床不起的父亲,张洋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受此影响,单位警力紧张,张洋连续坚守口岸抗“疫”一线近3个月,直到5月份国内疫情稳定后,才请假回家看望父亲。

  此时的父亲已病入膏肓,只能勉强和儿子交流,但一直鼓励儿子要坚强。8月4日,父亲受尽病痛折磨,永远离开了家人。

  在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下,他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岗位,坚毅笃行。

  疫情期间,张洋担任岚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防控督导组成员,先后到口岸执勤一线督导检查1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0余项,稳妥处置3起13人次境外输入疫情,成功参与处置全省首例国际航行船舶境外输入疫情,为岚山口岸乃至日照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卫国门的一把“尖刀”

外轮船长对他竖起大拇指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精一行。”这是张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异国维和战场到基层中队岗位、从机关工作到执法一线,无论岗位怎样变换,不变的始终是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执着。

  今年6月份,张洋被调到岚山出入境边防核查办案队,担负口岸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办理任务。

  被调整到核查办案队以来,张洋结合岚山口岸实际,创新“事前预警筛查、事中跟进核查、事后跟踪排查”核查工作模式和案件处置“听、看、问、询”四步工作法,广交“朋友”,拓宽了情报获取新渠道、新资源。工作中自己独到的“第六感觉”,查获了不少案件。

  2020年8月10日,张洋接到线索,称停泊在岚山港3#锚地的巴哈马籍“非洲洛克”轮涉嫌违反规定装卸物品,遂带队开展摸排调查,经反复核查分析,最终将涉嫌擅自搭靠外轮的中国籍“岚海16”轮锁定,并初步确定了两艘船舶的违法行为。

  8月13日,巴哈马籍“非洲洛克”轮靠泊岚山港7#泊位,经登轮核查取证,确认该轮已构成交通运输工具违反规定装卸物品行为,并依法作出处罚。

  这是岚山口岸成功查办的首例锚地违法案件,对锚地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2020年9月18日,张洋在对巴拿马籍“新面貌”轮进行入境轨迹核查时发现,该轮8月10日由新西兰开往韩国,8月31日接船东指令到达渤海湾避台风,于9月1日20时到达渤海湾抛锚,9月2日18时起锚离开渤海湾,开往韩国仁川。期间未向边检机关报告,构成了交通运输工具擅自入境违法行为。

  后来,经查实,该轮船长承认此事实,并对前来办案的张洋竖起了大拇指:“中国移民警察不敢惹”。

  近年来,张洋作为核查办案队的重要骨干力量,参与的“砺盾”系列行动中,凭借自己独特的办案方式方法,先后参与和牵头办理了岚山口岸各类涉外违法违规事件11起,在口岸维稳管控中立起了一把锋利的“尖刀”,为岚山口岸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坚盾。

  2020年10月,张洋光荣入选“首届最美山东边检卫士”正式候选人。“我愿做黄海岸边的一棵小白杨,在平凡的岗位上,百炼成钢。”从最初的军校毕业到如今,入警6年多,张洋俨然已是那棵坚定、坚毅、坚守黄海岸边的直冲云霄、凌风挺拔的“小白杨”。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珊 通讯员 刘开立)

编辑:佘宗花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