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我要投稿

三庄石刻:石上刻出美丽风景

发布时间:2020-09-18 11:24:20

A8.jpg

三庄石刻

石上刻出美丽风景

  话筒、相机,黑压压的一排对准了他。刚刚在台上发完言走下来的崔华,一头大汗,觉得后背都湿透了。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同时接受十数家媒体的采访。

  最让他激动的是,这是在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

  2013年1月8日,日照石刻艺术家崔华的影雕作品《人民的好总理》被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收藏。

  一个小蝈蝈要做一个星期,一处手滑前功尽弃

  左手拿着特制的钻石笔,右手拿着小锤,小锤子敲打在钻石笔上,钻石笔的笔尖在墨玉上留下细密的小白点。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成千上万的小白点组成活灵活现的画面。

  钻石笔,是水泥钉模样的尖刀,在崔华手里变成了挥毫泼墨的画笔。“明处需要反复雕,暗处轻轻敲几下就好。”

ck09180803.jpg

  1967年出生的崔华,家中祖辈做石刻,石碾、碌碡这些农用品,崔华常在自家院子里见到,可他稀罕的不是这个,而是碑上刻的字、画的画。自幼爱好美术,当教师的父亲给他做了美术启蒙。年岁渐长,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会写会画的,不管认识不认识,他都要上前讨教一二,他甚至步行到百里外的莒县拜访书画名家“六老”之一王艺石。

  一次偶然的机会,崔华结识了日照画家秦绪堂,在秦绪堂的指导和鼓励下,崔华勤奋学习国画、认真钻石刻艺术,为自己打下深厚的绘画和雕刻功底。另一方面,受到淄博陶瓷雕刻的影响,他将刻盘工艺嫁接到石头上,进行艺术创新。

  从1995年起,崔华开始尝试在大理石上雕刻花卉、动物以及伟人像等。他尝试采用纯天然黑色大理石材质,运用“针白黑”浅雕工艺及“黑白明暗”的光学原理,在黑色的“墨玉”上雕刻出黑白相间的美丽风景。这一影雕艺术集绘画、素描、摄影与雕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兼具西洋绘画的严谨造型和中国绘画的笔墨神韵。

  制作一件影雕,首先要选石材,以产自内蒙古的“蒙古黑”为最佳。然后要对石材进行抠圆、粗磨、水磨、上光、磨边、上蜡等10多道工序,使石面变得光滑、黑亮。

  石材处理好了,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创作。影雕不同于一般的石雕石刻,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手工雕刻艺术,最大特点是“以刀代笔、聚点成画”。崔华运用腕力,小锤子敲打在尖刀“钻石笔”上,笔尖在石上留下点痕,成千上万的点组成画面,兼具浓厚的金石韵味和独特的雕像风格。“通过调节笔点的疏密精细,以深浅虚实变化来表现图像,这种浅浮雕笔触感非常小,”崔华说。的确,墨黑的圆盘上,灰白的点组成清晰的图像,但是手摸上去,凹凸感并不明显,倒像是机器烙印的手感。但细观图像,却绝非冰冷的机器可为。作品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带着雕刻者的感情和温度。 

ck09180802.jpg

  一件直径40厘米的圆形作品,一凿一刻,“点数”以几十万次计算,这道程序要花费一周时间,一件作品才能呈现出来。

  “一个小蝈蝈就要做一个礼拜,腿上的纤毛、头上的胡须都要细心雕刻。”崔华说,“雕刻细节的时候要用放大镜,特别是眼神、头发丝,一点雕不好就出不来神韵,一处手滑整个作品就全废了。”

  2009年,崔华成立了影雕艺术工作室;2010年,崔华影雕作品和日照的黑陶、农民画一起参加山东省第三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他的伟人影雕作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一张150件圆盘影雕摆件的订单刷新了他的订货纪录,“从博览会结束一直忙到年前!当时最大的一张订单,得到市场认可让我更加有信心!”

  亿万个点组成画面,数十年手上功夫成就梦想

  一张半旧的茶几,崔华已经摩娑了半个钟头。

  男主人一句“汉白玉”让崔华立刻被这个茶几吸引。

  木几腿、木板镶着一块汉白玉的平面,平滑、光洁、润泽,可周边的木板已经磨损,还有几处掉漆了。“老板,这个茶几卖给我吧!”崔华放下1000元钱。“你买个新吧,我这茶几都十多年了!不值钱!”老板吓一跳。

  2011年,在常购石材的客户家里,崔华第一次得见汉白玉,一见倾心。

  虽然只是一张旧茶几的桌面,但崔华计算着可做成两个圆盘摆件。

  墨玉影雕只能用“黑白灰”三色表现人物和风景,崔华想尝试给雕刻上色,此前曾在白色地板砖、进口彩玉等材料上试验,均因质地不佳、脆弱易碎等没有成功。

  于是,他想到了汉白玉。正巧,在这里与汉白玉不期而遇。

  一番商量后,崔华以500元带走了这个茶几。

  回到家后,一刻都不能等。崔华立刻将汉白玉切割、打磨,正好可做两个直径为46厘米的圆盘。

  用汉白玉进行微雕,这在全国还是一个空白。最大的难题是脆弱易碎,一般没有选择汉白玉作为原料进行微雕的,成功率只有40%。崔华打磨的汉白玉圆盘,最薄处只有3mm左右。“就想快点见到效果,见到作品!”满腔激情,却又小心翼翼,崔华连夜加班,构图、勾线、雕刻、上色……连轴转了好几天,一枝牡丹终于绽开在汉白玉盘上,娇艳欲滴。“润!透!又显色!又透光!”崔华大喜过望。墨玉影雕只有黑白灰三色,而汉白玉雕刻可以实现上彩;淄博的刻瓷可以上彩,却远不如汉白玉的材质细腻、润泽,正反面都可透光!

  然而,崔华很快发现了新问题:用丙烯上色,不怕水、饱和度好,但容易渗色;用油彩,饱和度又不如丙烯……

  从颜料、石材等所有相关因素中,他不断尝试、否定,再尝试、再否定……足足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终于解决了汉白玉雕刻中的上色问题。

  2013年1月8日,崔华的影雕作品《人民的好总理》被周恩来纪念馆收藏。双手接过收藏证书的那刻,崔华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国家级的纪念馆,一般只接收高等院校师生或著名艺术家的捐赠,而我一个农民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我感到无上的荣光!”

  2015年6月,第三届中国—中亚论坛在日照举行,崔华为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私人定制的影雕白玉盘,被作为国礼赠送出去,成为代表两国友谊永恒持久的纪念。“同时用了影雕和油画的技巧,永远都不会掉色失真,除非受到外力损害。”崔华自信满满。

  2016年3月,崔华的“三庄石雕石刻”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崔华荣获山东省第十届“泰山文艺奖”,日照市第三届“日照文艺奖”,2018年被评为日照市东港区首届“海曲文化之星”。2018年,崔华作品荣获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优秀民间手工艺精品奖;2018年、2019年,崔华作品在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连续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金奖。

ck09180804.jpg

  在313省道旁的三庄石雕石刻传习所里,崔华建起了影雕艺术展厅,有汉白玉的彩色雕刻,也有墨玉的“针白黑”浅雕作品;有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圆盘摆件,也有高达两米的落地屏风石刻;有人物、动物、花鸟,也有字词诗句……明暗与虚实、摄影与雕刻,令人目不暇接。

  工作室里,崔华正和弟子一起雕刻一件《虎图》。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不时有风吹过,小锤子叮叮当当,汉白玉盘上,虎背上的毛发逐一显露纤毫,似乎要随风拂动起来……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岩/文 冷炳豪/摄)

相关链接

  崔为华,又名崔华,生于1967年,东港区三庄镇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庄石雕石刻”传承人、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佘宗花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