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时新闻
我要投稿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餐桌浪费”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8-25 15:02:00

山东省政协委员 丁兆林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联合国今年已经多次发出预警,呼吁各国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耕地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生产基础薄弱等因素的严重严峻挑战。

近年来,虽然“光盘行动”在推行,但日常生活中一些浪费现象依然惊人。

image.png

近日,习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批示。对于餐饮浪费现象,他用了八个字作评价:“触目惊心、令人心痛”!他还引用了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痛心之情。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习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与此同时,习总书记也开出了标本兼治的“药方”,就是要从制度入手,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

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image.png

 

据新华网和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42716亿元,其中,山东人最能“吃”,餐饮收入达3995亿元,已超越传统“吃货大省”广东,成为中国餐饮第一大省。

image.png

做为“餐饮第一大省”,山东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加合理,便于推行的举措,推动全社会制止餐桌上的浪费。将厉行节约、反对餐桌浪费作为社会新风尚进行广泛宣传,深入人心。关于治理举措,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用制度管住“公家”的人

2013年11月19日,为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彰显从严治党和根治铺张浪费的坚强决心,对于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应制定更强有力的,更加详实的举措来规范党政机关的餐饮行为,让党政机关走好“厉行节约、反对餐桌浪费” 的第一方阵。

(一)要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现行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只是规范了一些接待行为和标准,从廉政建设方面制止了大吃大喝的奢靡之风,但是对于浪费现象没有控制的量化标准。职能部门应该制定细化措施,从制度上杜绝浪费。

(二)要加强单位食堂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食堂内部加强制度约束,细化措施,提升管控水平。针对食堂浪费问题,不能单方面强调消费群体节俭意识差,食堂的饭菜质量也需要管理者不断自我革命,要让消费者增加对菜品的认可度,并以此减少浪费。在具体措施上,除提高饭菜质量杜绝浪费外,可以采用加工小份馒头、用小碟小碗盛放食物、每天统计部门用餐人数等方式,按需求做饭,加强食材节约,减少后厨浪费。这些都是从源头上减少浪费的切实可行的手段。

(三)要积极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结合。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发现餐桌浪费行为要及时制止,敢于曝光,对于举报浪费行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建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造成浪费的,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进行问责。

二、用政策引导“个体”的人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在适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民营企业和个人缺少约束力。据民调机构调查,餐桌上浪费相对严重的主要是商务活动和婚丧宴请。“好客山东”让山东的热情好客国人皆知,特别是在酒场上,要面子,重形式,讲排场,形式主义和攀比现象越加严重。特别是婚宴和商务活动浪费尤为突出。受风俗等影响,婚宴的标准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加之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攀比心理等因素,婚宴标准也不断拔高,浪费现象逐年增加。

image.png

(一)倡导节约,鼓励打包。剩饭菜不打包是公务、商务用餐的一个特点,因为就餐活动的出资人不是个体,所以谁打包就成了一个互相推诿的问题,搞不好还会成为别人讥讽的话柄。较之高档餐厅和酒店包间,中小餐馆和零点餐厅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因为消费群体大部分为工薪阶层,以民间活动为主体,客人一般会以点菜的形式,餐后打包相对比较普遍。所以,要倡导和鼓励饭店免费配备打包餐盒等,在用餐后主动提醒客人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倡导节约意识,实际是在倡导一种公德良俗,政府除有宣传义务外,还可以定制加工一些带有宣传语的 “打包专用”的食盒或包袋按营业情况免费配发给商家,单位食堂也可以效仿制作供职工打包使用。

image.png

(二)反对浪费,消费者和商家都要落实到行动上。虽然厉行节约的标语在食堂和饭店随处可见,但是餐桌浪费现象还是比比皆是。所以单纯从宣传角度入手,很难制止浪费行为。有些酒店为了与同行竞争,表现出本店的实惠,不分就餐人数多少,都是“大盆菜”、“大盘菜”,加量后往往顾客吃不完,造成浪费;有些酒店为了提高营业额,非但不去劝阻顾客乱点菜,多点菜,还为了扩大消费,帮助客人推荐菜品,让主人碍于情面不得不点;酒店包间最低消费标准设定过高等,诸如此类的行业竞争、营销手段往往助推了浪费行为的发生。

让“量力而行”不要成为一句空话。“量力而行”不是单纯地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还要从“肚量”的承受角度。有些地方推出“N-1”点餐模式,但我认为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的做法更加有效,既可以满足饭菜品种、营养搭配的需求,也可以从量上减少浪费,还可以让客人从价格上得到实惠,使供需双方达到双赢。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外卖餐饮模式中,商家的单人套餐、双人套餐、多人套餐及食品分量等都区分清楚,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

    

image.png

(三)制止餐桌浪费,要从加工制作过程抓起。谈到餐饮行业的浪费,一般容易忽略生产加工环节的浪费。这种浪费在单位食堂和高档酒店表现的更为突出,因为这部分浪费掉的食材会作为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是后台操作中不为外人所知的浪费。所以无论是食堂还是酒店,厉行节约都要从内部挖潜开始,将后厨食材浪费列入奖惩体系,严禁浪费现象发生。

(四)开展“文明餐饮店”、“文明服务员”、“绿色餐厅”等评比活动应该与反对餐桌浪费结合起来。明确评选标准,增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细则,推进餐饮服务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消费新风,引导餐饮行业提升餐饮文明、反对餐桌浪费的意识。

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国,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更是国人的骄傲,我们不能光宣传“舌尖上的中国”,更应该将“杜绝餐桌浪费,提倡文明用餐”作为一个风尚来提倡。践行绿色用餐,形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用餐习惯。科学引导餐饮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方式,满足节俭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者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陋习,强化节俭自律意识,倡导合理消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国人多年来的生活习性。从这件事上可以坚信,只要宣传到位,认知趋同,措施合理,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不可以改变的。

编辑:刘源成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