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7专题 >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森林文化
我要投稿

一场做实“绿色发展”的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7-02-22 16:27:44

  截至目前,日照林水会战的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许多项目建设与旅游开发、精准扶贫、农业结构调整、富民增收以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相结合,使老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记者 刘玮玮

   核心提示

  这是一场林业、水利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转变!

  这是一曲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热切期盼的战歌!

  这是一次向荒山贫水宣战的誓师会,展示了全市人民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志!

  去年11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林水会战动员大会,向全市发出了“苦干三年打好林水大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的动员令,推出了“八大绿化工程”“六大兴水工程”作战图。

  如今,会议召开已经四个多月了,记者走访发现,重点林水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围绕“八大绿化工程”,今年共确定了15万亩的造林计划,目前已完成造林12.98万亩,占年度计划的86.5%。围绕“六大兴水工程”,去冬今春共规划了1573项水利工程,目前,已开工1538项,开工率98%,完成投资10.8亿元,投资完成率67%。

  更加可喜的是,林水会战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不断被实践验证的论断,在日照大地,正成为越来越多干部群众的追求目标。

记者日前采访时真切感受到,许多林水项目建设与旅游开发、脱贫攻坚、农业结构调整、富民增收以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相结合,使老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最美人间四月天,而在日照,四月也是这个城市最美的季节。

  沿着刚开通的613省道,采访车从市区一路“观光”而来。

  一路上,藉着春光,随处可见大兴水利、大量增绿的景象。记者不时碰到运送树苗的大货车,一车车捆扎整齐的树苗被送到各个植树现场。沿途山丘坡地上、沟沟坎坎里,到处是植树造林的忙碌人群。一条穿过公路的河流旁,有铲车正在清淤挖土。很多穿行村庄的小河,不见了垃圾漂流,而是护坡平整,清流潺潺……

   加速农业转型升级

  整治一片区域,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一个个林水会战项目,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型、效益低的生产模式,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市区出发,看着景色,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岚山区黄墩镇滩井流域的“林水会战”现场。

这里是“万沐”等三家大企业联合开发的、一个集农业观光和采摘游于一体的“百果园”。

漫山遍野上,都种满了新栽植的桃树、枣树、樱桃、板栗、柿子等果树,层层绿色通道上是镇上统一种植的黑松侧柏。

  现场一片忙碌。一个山坡上,一辆运粪车正在卸下一堆堆有机肥;山坡下,工人们忙着砌一个小塘坝的泄洪道;不远处有挖掘机在做土地整理……

滩井流域林水会战现场是黄墩镇五大林水会战片区之一,涉及秦家滩井和赵家滩井2个村,造林面积2100亩。

  “该区域水源丰富,但是坡度较大,不适宜种植庄稼。”岚山区黄墩镇宣传委员牟晓华介绍说。

因地制宜,黄墩镇党委聘请农业专家进行了规划,对该区域实施了退耕还林。确定了“龙头企业带头,城市资本支撑”的方式,招引三家龙头企业,打造生态林果采摘园,同时,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水资源,发展休闲垂钓产业。

  如今这里已经栽植甜桃、冬桃等多个桃树品种1.6万棵,大樱桃1.1万棵,栽植冬枣、葡萄、苹果、板栗、柿子等其他各类果树5.5万棵。

  不只是滩井流域,打开黄墩镇产业发展规划图,有机茶园、苗木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清一色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这是我们镇发展的一次大机遇”,黄墩镇党委书记王东亮说。

  借着林水会战的东风,一大批林水项目在黄墩镇发展起来,树立起生态乐游的新形象。

  在林水会战中,像黄墩镇这样借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东港区,从花仙子景区到大华山7.9公里的现代农业路已绿化完毕,将西部板块旅游生态观光连成一片。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为该区引来了食用菌基地等新的高效生态农业项目。

  把林水会战与农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东港区通过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扶持:对集中连片新发展水果、花卉、苗木、干杂果等经济林以及荒山造林等,分别给予不同数目的补助;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跟进;今后三年,东港区计划投入9.5亿元,将东港打造为绿满大地、山清水秀,宜业、宜居、宜游的“森林城区”。

  莒县则以政府主导实施涉水涉地资金整合项目,2015年度整合资金14350万元,集中在碁山、安庄和果庄3个乡镇,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实现了涉水涉地项目集中连片、规模开发。

  此举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莒北地区土壤贫瘠、配水不足、农业基础薄弱、产出效益低的情况,使项目区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经过规模整理,并配套完善水利设施后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吸引企业、农业大户,发展规模特色农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莒县洛河镇前期通过实施林水会战六大兴水工程之一——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吸引了山东嘉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来建设油用牡丹生态示范园项目。

  项目引进后,洛河镇继续在配水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目前已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供水管网铺设、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系统和微喷建设工程,并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灌溉。“十三五”期间,还将投资7000万元,建成集科普推广、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婚纱摄影等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有机数字化农场。

  整治一片区域,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一个个水利、林业相结合的项目,彻底改变了过去粗放型、效益低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构筑生态旅游新格局

  生态促进了旅游,旅游带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在双赢乃至多赢的期待中,体现着林水会战的综合效益

   4月16日,一场春雨滋润了港城大地,也给日照水库带来了更多水量。在日照水库“林水会战”现场,全长50公里、宽8米的环湖路工程已全线贯通,正在进行绿化等精细化工程处理。

  “环湖路建成后,可开展徒步、摄影、骑行等不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活动,兼具比赛、健身和观光、体验。”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不只是一条环湖路,作为国家级湿地,这里也是日照赖以生存的饮水工程。为更好地涵养水源,日照水库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将按照“一环、一带、八区、十八点”的布局,规划新造林绿化面积4万亩,升级改造原有林木1万亩。全部建成后,日照水库流域将呈现出湖光林韵的优美景色,将成为融生态、景观、观光于一体的水源保护区。

  绿水环绕,青山翠微。像日照水库湿地建设一样,林水会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五莲县于里镇双山后村,借助全市林水会战契机,围绕创建“森林村庄”这个主线,大力推进通道连绿、四旁植绿、村庄环绿工程。

  因地制宜在村庄建了7亩苗圃,栽植1万多棵樱花苗木,既增加了村里的集体收入,又美化了生态环境。

  一个个村庄环绕绿树,一条条绿网串联乡村——如今这样的美景遍布日照的村镇。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祖祖辈辈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把目光投向生态好、环境美的湿地、山川和乡村,“生态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的新风尚。

  顺应形势,在日照的林水会战中,很多林水项目都非常注重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像莒县丹凤山荒山绿化、五莲绿维生态观光园等项目,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旅游元素,既是林水项目,也是旅游项目。

  滩井流域的林水会战项目,依据紧邻613省道以及水源丰富等便利条件,大力发展林果垂钓旅游业。

  “下一步,我们还将沿着滩井山脉向南延伸,穿过横山,连接甲子山,形成集红色旅游、休闲垂钓、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圈”,王东亮向记者解说着他们的规划。

  生态促进了旅游,旅游带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在双赢乃至多赢的期待中,体现着林水会战的综合效益。

   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富民增收

  对农民来说,只有有了产业的发展和支撑,才能真正达到脱贫的目的。林水会战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助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林水会战的最终目的就是富民增收。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贫困村都在边远山区,这些地方尤其适于发展林业,然而因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农业项目大多看天吃饭,种了林果也卖不出去。因此林水建设在精准扶贫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农民来说,只有有了产业的发展和支撑,才能真正达到脱贫的目的。林水会战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助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在省级贫困村岚山区黄墩镇上大峪村,新种植的漫山遍野的板栗林诉说着村民心中的期许和眼前的变化。

  “瞧,这是今春圈的水”,指着眼前一汪池水,该村党支部书记任百存兴奋地说。

  这是林水会战配套的小塘坝水利项目。山谷中,一个石头砌成的塘坝在迎水面截住水塘,一台挖土机正在继续挖掘加深扩大这个水塘。

  上大峪村缺水,如果遇上干旱,村民的地就只好撂荒。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岚山区统一政策,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还给村里送来27000棵板栗苗。  

  “这些树苗都是从丹东引进的黄峰、大黄等最新最优的品种,特别适合咱当地的土壤”,任百存说,“树苗免费分给村民种植,规范品种,镇里还给出技术指导。”

  今年已经种植了440亩板栗,其中贫困户就占了百分之七八十,明年还要继续扩大600亩。为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到收获时,村里还会成立代收站,统一收购村民板栗,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省级贫困村五莲县户部乡梁家庄子村是全县最贫困村之一,受地理位置制约,村内缺水严重,遇到干旱年份,村民只能肩挑畜驮拉水,解决百姓灌溉难题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林水会战以来,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曾经荒草丛生的土沟上建起了两座整齐的塘坝,塘坝迎水一侧铺砌着整齐的块石,背水一侧土坡平平整整,村里10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得到解决。

  除了发展林果经济促进村民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吸引龙头企业投资,更是富民增收的有力举措。

  岚山区黄墩镇巴山流域,在镇驻地西南,位于双疃、草涧、粮山3个社区、6个村交叉地带,叉花地较多,群众有撂荒现象。去年,经过各方努力,将1200亩土地统一流转给山东秀甲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连片开发,建设标准高、品种新的黄金冠千亩黄桃基地。

  在巴山流域的任家董旺村,51岁的商俊开正在山上的黄桃基地里打工,地里,今年新种植的黄桃苗已经发芽成活。

  “妇女一天能挣五六十元,男劳力还要高”,商大姐对目前的收入很满意,“土地流转了,每亩地每年收入不比原来少,自己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多好!”

  商大姐的话说出了很多农民的心声。采访中,不少农户盼望自己的土地也能流转。

  “山上地薄,一亩地种花生也就收获四五百斤,刨去化肥种子,即使不算自己的劳力,保本也就不错了,不像流转出去,每年土地收入增加不说,自己还能到地里打工”,家住岚山区黄墩镇秦家滩井村的秦嗣昌说,他希望自己的5亩山岭地明年也能流转出去,“听说下一年还要继续扩大林水会战,就会流转到俺村的土地了,俺们就盼望这一天,日子越过越有兴头!”

   未来三年,随着全市林水会战的深入推进,将会有一个个灌溉设施密布沃野之中,浇灌万顷良田;一座座大山重披绿装,生机无限;一条条绿色通道贯通乡野,连接八方;更多的贫困村通过林水会战,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点 睛

  林水会战让干群关系更紧密

  记者 刘玮玮 孙向阳

  林水会战是场硬仗,打起来并不容易,但我市的林水会战却一经动员,便触发干部群众空前高涨的热情,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到现在已形成了声势,见到了成效。

  在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踊跃参与的背后,记者发现了一个林水会战的特别效应:干群关系因为林水会战,比从前更亲密了,更和谐了。

  此次林水会战,各级干部带头、群众齐上阵,从市直到区县、乡镇,从机关干部到各村支部成员,个个都卯足了劲儿,水管员、养路员、护林员和村民们一起,纷纷参战,热火朝天。

  群众纷纷发现原来脸“松白”的干部们,现在都晒得跟村民一个颜色儿,这个变化让群众跟干部的心贴得更近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到不到基层、到不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的感情不一样,作决策的起点不一样,抓落实的力度也不一样。

  林水会战的开局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家统一思想、行动迅速,另一方面,也与各级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心协力,齐心努力是分不开的。

  人心是最大的力量,干部行为是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标志,凝聚人心,和谐干群关系,离不开走群众路线这个法宝。

  何为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吃苦,同战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次林水会战的现场,就是个生动展现。

  从引水上山,到水系扩绿,从矿坑复绿到退耕还林,各级政府、林业水利部门给农民带来技术,带领村民兴修水利,将树苗免费分发到户,并和他们一起种好……

  在许多林水会战的“战场”,都能看到林业部门和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和群众一起扛机械、挑重担、谈技术,样样不含糊。

  扑下身子、挽起袖子,干部们跟群众一起干事创业的精神气也感染了老百姓。

  群众心中有杆秤。现在交通发达了,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手段先进了,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却少了。如果每一个基层干部都像在林水会战中所涌现的干部这样,亲身上阵,开动脑筋,踏踏实实地去干,我们就能干出一番新业绩,带领群众闯出一片新天地,也必将因此开启和谐干群关系的新局面!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