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2022年6月,东港区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东港区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平台、服务、融合“四位一体”,有效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
以规划为指引,推动形成青年优先发展格局
聚焦“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县域试点‘东港标杆’”的创建目标,东港区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党政领导任双召集人的工作专班,成员涵盖30余个部门单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团委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方案,分解细化了24项工作项目和92条重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实行挂图作战、督导推进。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国际财富中心、高铁站、机场等城市迎宾区充分展示青年发展元素,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东港团区委书记孙晓倩介绍,他们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典型,目前建设经验已被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简报刊发,《东港区“1+4+N”模式推动青年社会组织与社区共成长》案例被团省委简报刊发,涛雒镇小草坡村围绕村级少工委建设情况在全国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线上交流会进行了典型发言。
以发展为重心,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电商直播、互联网服务外包等行业集聚发展,吸引了大批青年集聚。
针对这一特点,东港区印发《东港区加快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实施意见》《促进互联网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办法》,在平台经济产业园等18座重点楼宇集聚青年项目236个,新增注册企业1172家。在日照人力资源产业园高标准打造了3000余平方米的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实行拎包入住、零成本创业。KOL创意产业园被团省委社会联络部确定为首批新兴青年群体聚集区。同时为广大青年创业经营者申请创业贴息贷款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50万元、贴息164万元,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场所租赁补贴等补助支出432.41万元。
依托大学城人才资源优势,东港区深入推进“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实施“万名大学生留在东港”计划,结合“青鸟计划”,发挥好省内外高校“青鸟驿站”作用,举办“百企访名校”“才聚东港—直通名校”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推动16家企业与25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千余名大学生参与到寒暑假实习实践中。组织“星耀东港·毕业季政策直通车”进校园和“大学生观摩”出校门活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答疑解惑,引导更多毕业生选择东港、筑梦东港。
以需要为导向,提升青年服务效能
从“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让青年服务更有“力度”。依托华润万象汇、安泰国际广场等商圈,该区有效整合片区各类资源,建设“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20处,打造青年喜爱、独具特点、富有现代气息的“青年人才会客厅”,组织开展青年交友联谊、创业沙龙、青年文化节、集体婚礼等活动,有效缩短青年服务半径。
针对青年住房需求,建成人才公寓740套,打造“青年驿站”3处。结合全区“大比武”活动,该区组织开展主题辩论赛,吸引全区机关、驻地高校、企业等42支队伍参赛,高效促进青年以辩会友、以赛促学。
“青春东港”是东港区的青年志愿服务品牌,近年来,万余名东港青年在省第25届运动会、第11届残运会、防台防汛、助老扶幼、移风易俗等工作中贡献了青春力量。千余名青年主动参与由东港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志愿服务集市”系列活动,深入社区送服务、送政策,以送上门的服务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奉献担当。
以建功为追求引领青年深度融入中心工作
近年来,东港区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青年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东港区依托日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国农大、中国海大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助力陈疃蓝莓、后村绿茶、涛雒对虾打造“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品牌。成立乡村好青年联盟,启动“好青年成长训练营”,开展电商培训、实地观摩等活动。“为助推农产品销售,我们还打造了‘星火π—团农手拉手代销行动’品牌,3小时代销梨600斤,2天代销苹果3600斤。”东港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孙新说。(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