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丁志云:苔花米小亦芬芳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4-13 09:22:06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丁老师,您太辛勤了,我们家长们要向您学习。”

“丁老师,希望您别太累。”

……

在东港区石臼小学语文教师丁志云的朋友圈里,经常会收到家长朋友们这样的点赞、评论。她也会满怀感动地回复了一条,说:“学生是我生命的根。”

丁志云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她教育生活的点滴:分享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分享教育专家家庭教育的智慧;分享自己的读书和教育感悟;也分享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教育情怀。

image.png

教书育人守初心

“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我的人生。”学生、家长总爱围着丁志云“说长道短”,他们说遇到丁志云老师真有福,而丁志云却认为:“遇到他们是我的福气。”

丁志云工作已有30余年。每当她走进教室,都像回家一样,教室里都是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一直以来,她努力践行着“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箴言。她博览群书,就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旁征博引;她认真备课,就是为了在课堂上能够游刃有余;她勤于读书,倾听名家讲座、写教育叙事与反思,就是为了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她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谛听教育的春天》扉页上的这段话让丁志云明白好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的学堂,她不断汲取,不断实践,改变思路、模式、策略,践行生本的理念。她牢记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要充满激情,方式恰当,言语亲和严谨,才能牢牢吸引着学生,传知识、讲道理、护心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深知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差异,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她下了最多的功夫。

“什么时候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她常向朋友感叹。为此,在课堂上,她总是尽力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有机统一到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增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呵护每个孩子成长

“刚接过二年级一个班,班里有个阳阳同学,上课喜欢撕纸,还‘叽里咕噜’自言自语,不时弄出声音。他喜欢撕各种战车、各种作战武器枪支,有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指挥他撕成的‘千军万马,奋力厮杀’。”丁志云回忆起这个孩子时说,“他一定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为了给阳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先和阳阳妈妈作了沟通。听完丁志云的肺腑之言,阳阳妈妈原本黯淡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满怀感激接受了丁志云的建议:家校联合,共同努力。就这样,课上课下只要一有空她就俯下身指导阳阳读书,通过读课文来识字。在她的鼓励下,阳阳妈妈也有了信心,在家里帮孩子识字。功夫不负有心人,阳阳的识字量多了,他越来越喜欢阅读,不再把撕纸当乐趣,而是捧着一本书,安静地读。通过阅读学会表达,渐渐地他喜欢上口语交际课,在课上,阳阳的观点常常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丁志云深知,教师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家长看作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这是她的法宝。教育孩子,离不开家校联合,她常常自嘲“好为人师”,经常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导家长,“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等,并在班级微信群、QQ群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家长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更加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达到双赢效果。

润物无声柳成荫

作为学科带头人,丁志云有责任将她的敬业、朴实、诚恳等正能量传递给教学新人,并凭着她丰富的经验在管理学生和课堂教学方面,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不管是教研日活动,还是课堂教学研讨,她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育智慧,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教学,深挖每个教学细节,关注他们的课堂组织、学生习惯培养和课堂达成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丁志云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用人格魅力感召着青年教师,做青年教师的知心人,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在她的鼓励下,不少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荣获佳绩,成长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更有不少实习教师因为遇到了丁志云,获得了动力与信心,通过招考成为编制内的老师,改变了命运。在青年教师眼里丁志云散发着慈母的光辉,也难怪不少青年教师亲切地称她为“丁妈妈”。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丁志云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她忙碌并快乐着,履行着一份平凡的担当,擎起如椽大笔,力透纸背地书写教育人生的华丽篇章。(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艺臻)

编辑:田婷婷
审核:范雪梅
统筹:刘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