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嘿!这是我家的“李焕英”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2-22 10:48:30



  “大晚上看完《你好,李焕英》,走到路上还在哭,我特别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真的很想她!”

  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映,戳中了许多市民的泪点,记住了“李焕英”这个名字,也想起了自己家的“李焕英”。不少市民翻出妈妈的旧照,这些定格的瞬间是记忆中妈妈最美的样子。让我们一起看看日照版的“李焕英”们在那个没有PS的年代是如何惊艳时光,她们又有哪些美好的故事。

我的妈妈是“虎妞”:二十多里路,

一路铲雪一路走,去为难产产妇接生

讲述人:莲娜

  我和妈妈都是“虎妞”,妈妈是1938年的虎,我是1962年的虎。妈妈是科班出身的妇产科医生,很多次问妈妈经您的双手迎接过多少新生命?妈妈总是微微闭上眼睛,像在默默地掐指计算,又像是在心中默数,然后笑答:不记得了!

  妈妈姓周,是县城驻地公社(如今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大夫,大家都叫她“周大夫”。那时的大夫是不经常在医院里坐诊的,大多时间都是行走于公社所辖的村子里,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好像不曾有过休班和节假日,因为我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妈妈。从我记事起,夜里就常常被敲门声惊醒!

  记得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雪下得特别大,我们刚刚熄灯睡下,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敲门的人是离县城二十多里外红泥崖村的一个中年男人,他的妻子在家遭遇难产。村里的接生婆着急让他快到县城找“周大夫”。来人扛了一把铁锨一路铲雪来的,再一路铲雪回去。妈妈听完二话没说带上产包药箱,推上单位配置的一辆破自行车就跟着来人上路了,直到天大亮了,妈妈才推着那辆为防滑前后轮缠满草绳的自行车疲惫地回家。家人担心了一夜,妈妈进门只说了一句:大人孩子都保住了!然后倒头就睡!

  最不爱提及的却也是最难忘的,就是我上小学、中学的那段岁月,记忆中妈妈有两条齐腰的大辫子,在妈妈最好的年纪里,爱美的妈妈,一年到头朴素着装。一双亲戚送的军用黑布棉鞋补丁摞补丁穿了十多年;一件花格子衬衣穿了很多个夏天;出诊归来买半斤大饼,再饿她也不舍得吃一口,带回家来烩给老人们吃。无论日子多么困苦,妈妈总能让全家人过节时吃上肉,总会让她的孩子们过年时穿上新衣裳。这就是我的妈妈,我的“李焕英”。

灯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鞋,

我一笔一画地写着作业

讲述人:张红

  最近热映的《你好,李焕英》,几次翻到购票页面,犹豫再三,最终没有买票去看。我怕情感无法控制的流泪,我怕想起离去的父亲,我怕联想到哪一天日渐衰老的母亲的离去。

  母亲已近七十,我已四十有五。见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梳着两根粗粗的麻花辫,浓眉大眼,厚嘴唇,不胖不瘦,高身量,应该是个俊俏的姑娘。邻居们都说我长得像她。中年的母亲,齐耳短发,风风火火,干净利落。母亲现在已变得胖胖的,前几年生了一场病,人老了很多。

  母亲的手很巧,做鞋是村里的一把好手。大娘婶子们都爱到我家讨鞋样,请教母亲做鞋的技巧。我最喜欢看母亲做鞋,尤其是母亲给我做鞋。

  母亲给我做鞋,格外用心,她说女孩子家的鞋要做得好看。从选鞋面到鞋里,再到鞋沿、鞋底,比较来比较去,选她最中意的,还要问我喜不喜欢。从母亲开始给我做鞋,我就盼望着穿上鞋的那一刻,小伙伴们的夸赞让我沾沾自喜,暗喜我有一个会做鞋的母亲。

  白天农活忙碌是没空做鞋的,只能在晚上做。收拾了碗筷,母亲找出针线家伙,坐在灯底下,开始做鞋。我摆上小桌子,开始写作业。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我一笔一画地写着;母亲不时把针在头上划一下,我想不出的问题,不时在头上挠一下;母亲端详针脚的大小、疏密,我停下来看看写得是不是认真、正确;母亲不满意自己的手艺,拆了重来,我不满意自己的书写,擦了重写;母亲高兴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鞋,我开心地看着自己写的字;母亲停下手中的活看我写的作业,我停下手中的笔,看母亲做的鞋;我指指她哪儿做得好,母亲指指我哪儿写得好……无数个夜晚,娘俩就这样相伴而行,因为母亲的陪伴,从不觉得学习苦;因为我的陪伴,母亲应该也少了长夜做活的辛劳吧。

  随着我上师范,随着家境的好转,母亲渐渐不做鞋了。现在农村里也找不到做鞋的了。可是在我的孩子出生后,母亲又一次拿起了针线,给她的外甥做了一双栩栩如生的虎头鞋。我感叹,这么多年,母亲的手艺没变,还是那么精巧。不由得想起我俩那段相伴的日子,那是一幅温馨的画面,那是一段温暖的回忆。

她总是这么“神奇”的存在

讲述人:园园

  虽然我自己也已经做了妈妈许多年,但是想到我的老妈,还是觉得很惊奇,怎么会有她这么“神奇”的存在。不错,就是“神奇”,找了许多年,还是这个词最符合她的气质。

  许多许多的画面都在脑子里闪过,随便抓几个吧。

  “花钱买教训”。应该是十岁左右吧,想要一个价值五元钱的小玩具,具体什么东西已经记不住了,就是当时特别想要,结果妈妈不给买。正好下雨了,我就站在雨里哭,可是妈妈就是没搭理我,然后,我就感冒了,妈妈给买了很多好吃的。后来我问她,明明5块钱的小玩具就能让我开心还不淋雨,为什么非要花几十块钱买药买好吃的还不能让我很开心。她说,能买来教训的钱,花多少都不冤枉。让你记住,不是自己赚的钱,是不能随心去花的。

  “早饭情节”。那是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早上,我睡过头了,急匆匆地穿好衣服准备冲到学校,然后,我发现,我被妈妈反锁在院子里了,饭桌上摆着两个大字“吃饭!”。半个小时后,妈妈回家,看我吃完了饭,才让我出门。等我想了一路迟到的借口到了学校后,才知道,她就那么大大方方地走进教室,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对老师说,我来给园园请假,她起晚了,还没吃饭……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当然,也没有错过一顿早饭。

  时光如梭,感觉她抱着我一边哭着骂爸爸一边跟我说,爸爸不是坏人的画面就在昨天,晃神间,却是她抱着小孙女指着老爸的照片笑着说,这个坏蛋老头是爷爷。三十五年前,一场婚变,让这个从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相夫教子的农村妇女,突然就必须一个人撑起八岁女儿与两岁儿子的天。感谢神奇的老妈用乐观勇敢与善良大度,温柔了岁月,演绎了情深似海是一个人的坚守与选择,无关他人。

给妈妈洗了一次头,她念叨了多少回

讲述人:张波

  这个春节《你好,李焕英》热映,于是动员父母一起去观看,但母亲说:“我们老了,去什么电影院啊。”又说:“票大老贵贵的,不去了。”

  经不住我们的软磨硬泡,而且弟弟说票已买好,是不能退的,于是在大年初二,父母和我们一起走进了影院。

  原本以为《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喜剧片,没想到最后二十分钟泪点突然爆发,周围的哈哈大笑已经换成了抽泣,欢快的氛围变得有些压抑。影院太黑,不知道母亲的眼眶是否红了,但是我想,影片一定勾起了父母的很多回忆。

  从影院出来,母亲说电影里的厂子和她工作过的地方真是一样的。

  母亲是日照人,1973年随父亲来到太行山深处的兵工厂,那里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电影中非常相像,我和弟弟也出生在那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随母亲一起回到日照。2017年,我曾驱车和父母一起回了趟兵工厂,那里的厂区已经萧条破败,曾经机器轰鸣的工厂大门紧锁,红砖宿舍楼里也大多空无一人。父母的青春和我的童年,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父母如今已年过古稀,身体还算硬朗,但是在前年,母亲因为搬东西伤了腰,她却没告诉我们,仍坚持着做家务。直到腰疼得厉害,我拉着她到市医院确诊是腰椎压迫性骨折,才躺在床上静养。那天回家,我提出给母亲洗头,在床边端来一盆水,看着她日渐增多的白发,和愈来愈深的皱纹,这才想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近距离观察妈妈了。这一瞬间,突然有些恍惚,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中年妇女的模样啊,什么时候脸上有了老年斑呢?

  母亲是一个极不愿给人添麻烦的人,在这之后,她就趁我们不在,让父亲帮她洗头,坚决不麻烦我们。

  腰伤痊愈后,母亲总是和人念叨我给她洗头的事,这让我感到很惭愧,在我小时候,在那个厂子里,母亲不知道用搪瓷脸盆给我洗了多少次头,用铁皮桶给我洗了多少次澡,可是这些她像洗衣做饭一样,从未提起。

  在《你好,李焕英》中,贾玲的妈妈总是说“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其实,这也应该是我们儿女对父母的祝愿。祝愿父亲母亲健康快乐!

做了妈妈 爱美的她剪去一头长发

讲述人:荣荣

  妈妈原本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姥姥说,那是妈妈最珍惜的东西。

  没当妈妈前,她每天都会把头发一缕一缕梳得顺滑,精心选择头饰打扮自己,谁要是碰一下,她都会气得不得了。

  妈妈有时候扎一个高高的马尾,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神气了;有时候就随意地将头发披散着,任凭微风吹过她的发间。可是当她当了妈妈以后,她的头发便剪掉了。做家务碍事,打理费时间,看孩子不方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已经是一位妈妈。

  有一天,妈妈问我:“你快过生日了,想要什么,让你任性一次!”我却提不起兴趣,我不喜欢过生日,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在我出生那天妈妈正承受着分娩之痛。妈妈原本那头浓密的乌发,也在生我坐月子时不小心着凉,而变得稀疏,现在妈妈的一头头发扎起来还没我的五分之一多。那三十多年前相片里美人的长发,就这样散落在时间里。我问过妈妈:“你后悔生我和姐姐吗?”妈妈倒好似生气了:“说什么胡话?天天寻思些有的没的。”她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我知道她的答案。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妈妈从没后悔过,即使那娇弱的双手长出老茧,即使那白嫩的皮肤生出皱纹,即使清风再也不能亲吻她的长发,但她有了更值得她珍惜、守护、付出的人,那就是我们——她的孩子们。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娟 王蓓蓓 实习生 朱秀华

编辑:任远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