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巡逻、岗位上吃年夜饭、办理出入境手续150多份
这是国门卫士的“年三十”
万家灯火时,天下团圆夜。2月11日这天,是大年三十,是新春佳节的除夕夜,是万家团圆一起守岁的时刻。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31岁,他们远离父母和妻儿,为了万家团圆,他们选择坚守国门,为了防控疫情,他们选择岗位过年,共同守护着国门的安全、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他们就是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岚山边检站执勤一队的边检民警。这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就在前几天,他们被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授予集体嘉奖。今年,他们主动请缨,选择在除夕夜为祖国守岁,在岗位上过年。
节日期间,他们担负着岚山口岸岚山港、岚桥港、实华码头、岚北港4个港区32个泊位的国际航行船舶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和监护管理任务。当天,岚山口岸有出入境(港)船舶13艘,办理船员出入境手续150多份,几乎连喝杯水的功夫都没有。晚上,18时许,码头降下了浓浓大雾,带班的执勤一队李永刚队长说,他们将通宵巡逻,加大码头检查的频次和力度,确保大雾期间在港船舶安全和口岸疫情防控安全。
执勤间隙,战友们聊起了家常,在说到远方的亲人和家人时,战友们的眼圈泛红了,但是,从他们坚毅的眼神里,我们可以从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出那么一种责任、那么一种担当、那么一种自豪!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
李永刚:我叫李永刚,是执勤一队队长,参加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多少次没有陪在家人身边过年已经数不清了,边检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与家人团聚,特别是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身为队领导,更要冲在执勤的一线,担负起口岸管控的重担。万家灯火时,四海笙歌起,正是有无数个像我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一起努力,才能保证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和谐、幸福的祥和年。
杨绳岭:我叫杨绳岭,今年40岁了,工作也满20年了,老家是济宁微山县的。在这个群体里,我的年龄算是比较大的了,也是工作经验做丰富的了。今年,年轻的战友们都选择了就地过年、岗位过年,我作为老同志更是要做好榜样、带好头。不能陪家人过年,说实话心理还是挺愧疚的。在这里,我想对家人说:因为工作值班,今年过年又不能回家陪你们了,谢谢你们这些年来一直理解支持,祝福爸妈身体健康、女儿学习进步,日子越过越红火,等疫情消退了,我一定抽空回家陪大家!
周园园:我叫周园园,1987年5月出生,2007年参加工作,江苏连云港人,现任岚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名检查员,今年是我连续第二个没有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春节。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团圆。即使相隔千里,也要穿越千山万水,与家人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响应和倡导就地过年,成了2021年春节的别样“年味”。在疫情防控和无法回家团圆的双重影响下,单位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春节“大礼包”,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趣味活动,将“年味”融入进这些活动中,让我切实感受到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即使身在他乡,也能过一个温暖的年。
刘兴伟:我叫刘兴伟,今年28岁,安徽六安人,现为岚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从警7年,第6次不在家过年。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依旧战斗在口岸一线,值守在国门前。虽然也很想回家过年,但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口岸一线压力倍增,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一名共产党员,深知关键时刻顶上去的道理,遂主动请缨,春节期间留队值班,原定正月的婚期也推退了,心中虽有些失落,但疫情之下,对倡导就地过年能够理解,家人也都十分支持。
苏振宇:我是苏振宇,江苏苏州人,今年28岁,从我工作至今已经7年了,这是我第3次不在家过年。对于这次春节值班,我首先感到的是遗憾,对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的遗憾。除夕夜,是团圆夜、是辞旧迎新的一夜、是民族传统文化一种观念的体现、是人人心中的美好希望,传递着幸福。这幸福,会因自己的缺席而充满遗憾。除夕夜值班,看着万家灯火,自己还坚守岗位,感觉自己挺辛苦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感,自己的遗憾是为了更多人没有遗憾。况且现在是特殊时期,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父母虽然希望我回家,但也理解我的工作,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关心和鼓励。希望明年国泰民安,全国人民身体健康,这样我也有更多机会回家过年。
周家兴:我叫周家兴,今年27岁,工作至今9年多了,老家是江苏省新沂市的。到今年已经5个年头没回家过年了,也挺想回家陪家人陪孩子过个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疫情当下,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我义不容辞就在岗位上,舍小家为大家。与往年不同的是,为了支持防控工作,减少在途风险,阻断病毒传播,在站党委的倡议下,所有家在外地的民警都毅然选择春节期间就地过年。家人知道我的想法后即使有多么想能陪在他们身边,倒是都支持我做的决定。站里的暖心惠警政策也让我感受到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即使身在他乡也能过一个温暖的年。春节我在岗,请组织放心,我必定用责任和担当支撑起岁月静好的坚实和厚重,守护人民群众的喜悦和幸福。
王承光:我叫王承光,今年27岁,江苏南京人。今年是我军校毕业的第二年,同时也是第三次不在家过年。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选择就地过年,春节不能团圆固然遗憾,但是家人都非常理解我的决定,并且支持我的工作。普通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作为移民警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从我做起,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正在一起努力,为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国家正是靠着这种凝聚力,才能在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
陈泽豪:我叫陈泽豪,过完年就25岁了,工作也5年了,老家临沂的。今年是第5次不能回家过年了。说心里话,不能回家还是有些遗憾的,这来自于家人的期盼,爸爸妈妈还是希望我能回去过年,但也是支持我的,还特别叮嘱我多注意安全,好好过年。既然留下了,我就好好值班吧,心里期盼着疫情早日结束。这次的不回家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回家,坚决响应祖国号召,为单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感恩前行,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