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今日副刊|强者的书写:董家祥先生书法欣赏

来源:日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1-24 08:30:34

image.png

董家祥先生的书法,要以1985年8月7日在上海中山医院截肢右臂为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85年8月7日之前的书法,结字规矩,追求端庄稳重的气格。那时候,董家祥先生以普及日照农民画和美术教育为己任,西画和国画创作量并不是很大,专门的书法创作相对更少一些。受那个年代书法风气的影响,董家祥先生的书法强调的是将中正之气灌注于点画之间,即便是用在题画诗上也是如此,面目并不强烈。

现在回头看1985年8月7日晨手术之前,董家祥先生书写的自作诗“八月七日热难当,换得秋雨育新秧。肌肤一去不复返,菊花更比牡丹香。”不平之气隐约可见。

很大程度上讲,人生际遇对一个人尤其是从事艺术事业的人来讲,影响是很大的,肉体的痛苦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很多时候却也能成为艺术的酵母。

从手术室里推出来,从麻醉药的昏迷中苏醒过来,董家祥先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人索要笔墨,挣扎着站起来,在长达六尺的宣纸上生平第一次用左手写下了几个气势磅礴的行草大字“奇迹从现在开始”。

果然,我们看到了奇迹。一个完全解放了的董家祥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看见的,是脱胎换骨的新鲜——从个人精神面貌到书法精神面貌的脱胎换骨。

此后,董家祥先生的书法打破了以往受到的规矩的“束缚”而归于率性天然,这并不是说董家祥先生不讲究书法的“法度”了,而是将艺术的触角深入到艺术深处,拥抱并遵循书法艺术之规律,摆脱了外在意义上的“规矩”而追求畅快淋漓的精神表达了。那“规矩”已然沉潜为用笔、结字、章法深处的隐形存在。此后整整20年,他通过令人难以想象的左笔书写,终于将个人的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相当高的人生高度,不仅完成了一个人的书法探索,实现了书法在艺术层面的书写,更完成了一个人超越于书法艺术本身而抵达生命的完善层面,那就是表达自我。

欧阳询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单纯从书法的艺术性上分析,董家祥先生的大字书法无论楷隶行草,皆阳刚浑厚,大气磅礴,体现出一种勇猛进取的精神力量,分明体现着正气浩然的儒家人格。其榜书更是气象正大,豪迈雄浑。在楷书方面,他将颜真卿与北碑熔铸一炉,并进行了提纯,在骨力上下功夫,成就自家气格。除此以外,我对先生的小楷更加敬佩。我曾用电脑放大数十倍来看董先生的蝇头小楷《千字文》四条屏,字字挺立,筋骨血肉宛宛可见,元气充沛,气象更足。世间写小楷者不胜枚举,但往往笔力、气格不逮,真要放大数十倍来看,且能经得住检验者,寥寥无几,何况他是用左手写的。这充分说明了董家祥先生驾驭小楷的超人能力。人言小楷不过关书法然成气候,此言不谬。当蝇头小楷放大几十倍而更加壮观,就是书写者人格挺立起来的时空存在。

从书写内容来看,董家祥先生的书法主要分两类,一是经典文献典籍,如《史记》《千字文》《百字铭》等,其中,50万字《史记》,用小楷足足抄写了5遍,每一次抄写都是一个巨大工程;二是经典对联、自作诗或经典短章,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长须遍游海国;伸腰冲破水天”“莫耻老夫半秃毫;龙江黑水腾波涛”“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怒吼千山震;一鸣百兽惊”“丹凤朝阳;祥和安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满满的都是进取力量。他从不写酸腐文人追逐的句子,更不写风月闲愁之类的句子。可以这样猜想,董家祥先生是借助书法这个艺术载体,与先贤精神呼应,是一种人格的冶炼,更是对书法精神的虔诚的致敬。书写先贤经典与格言,何尝又不是书写自己、表达自己、塑造自己?

观董家祥先生书法,我屡屡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不可思议!一个人,到底有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才能完成如此壮观的书法举动,才能完成这样上升到生命仪式意义上的书写。成就这样的面貌,需要付出多么漫长的时间和多么巨大而持久的体力。

右手臂截掉以后,董家祥先生为了练习左手书写,每天早晨5点钟准时起床,倒上满满一小桶水,在自家水泥地面上开始训练,写完整个堂屋地面,开始的地方已经干了,再接着写,一遍又一遍,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直到将满满一桶水写干了,才开始吃早饭。经年累月,董家祥先生一天也未间断过。要知道,截肢后人体面临的一个现状就是身体平衡失调,行动变得吃力,稍有不慎还会摔跟头。而且相对于右手来说,左手是不听话的,董家祥先生就用左手,用顽强的意志,将左手训练得能像右手一样随意书写,那不听话的左手终于呈现出了古拙苍辣雄浑博大的气象,此刻,他已经不需要考虑什么了,只有表达自己,表达那个向命运抗争的自己。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给自己看,证明给命运看。他要向命运宣布,他不服输!就像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里的老渔翁桑提亚哥一样:“你尽可以打垮我,可就是打不败我!”

凡世上成功者,无不历经抽筋折骨的努力。古有王羲之学书池水尽黑,怀素学书折蕉叶为纸,同样勇猛精进的例子不胜枚举。

《论语》云:“强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书法史上不乏右手废掉而以左手立身的名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就是一例,现代书法大家费新我也是其中一位。读董先生的书画,我常常想到司马迁、左丘明、孙膑、贝多芬这些古今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的巨人,肉体残缺了,精神和人格却变得更加强大了。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慨叹:“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表达的应该就是这种身陷命运囹圄而不甘,继而发愤抗争之豪迈。

我想,董先生之所以反复用中楷抄写多达50万字的《史记》,其意图绝非仅仅为了抄写司马迁的文本,而是抄写其精神,描摹其风骨,在点画之间与司马迁进行人生的交流、生命的合唱,向司马迁的人格致以文化的敬礼。

读多了书法,我越来越坚信清代刘熙载的书论:“书如其人”,真千古不易的真理!读董家祥先生书法,你时时能感受到他那种勇猛精进、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向命运抗争的生命的激越。那种饱含阳刚、浩然、向上、自我的大丈夫气的书法作品,无论悬挂于厅堂还是书房抑或案头展读,都能给你以精神的涤荡、生命的启迪。观先生书法,真强者之书写,字字皆笔墨之强音,无怪乎同病相怜的书法大家费新我先生对董家祥先生做出这样评价:“真善美强者心声的呼唤学习。”

先生离开人世15年了,但他的书法长留人间,他的翰墨精神依旧在日照这片大地上飘香。凡是了解先生的人,无不为他书法艺术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清贵的慎独、坚韧的意志、浩然的人格、不屈的精神产生由衷的敬重。

大凤

编辑:任远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