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日照非遗寻访

小木船驶向心中的大海

发布时间:2020-10-30 08:30:04

300601540342.jpg

传统小船制作技艺
小木船驶向心中的大海

  摸一摸金头、虎牙、护腮鸟,围着这个1.2米的风船转上一圈,孙树秋觉得触手已很光滑。打开工作台上的一个小纸盒,数十个黄豆大小的打着小孔的木珠子哗哗作响,再拿起墙角晾干的两张大木帆——他准备给这艘风船支上帆了。

  做小船,已有十四五个年头,孙树秋已记不清这是他做的第多少艘船。如果加上年轻时排(造)的大船,那更加没数了。

  今年72岁的孙树秋,只记得,排船,已有50多年了。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39.jpg

  排大船,当柞头,百年技艺风头无两

  靠海吃海,在涛雒镇的孙家村,出海打渔是600年前立村以来就传承下来的劳作方式。

  排船,也是孙树秋的先祖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十多岁开始,孙树秋没跟着父亲出海,一直跟着大伯孙彦蓝排船。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24.jpg

  当地人说的排船,就是造大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机器动力,孙树秋跟着大伯排的,多半是出远海的大风船。“这样的船已有600年历史了,老话叫‘抽板’。”在孙家村村史馆中,孙树秋指着一艘1米长的木船说,这样的船,是他们先祖从明朝时期迁到孙家村以来,一直传承下来的大船。忙时出远海打渔,闲时就搞运输,运砂运盐,也运瓷器。

  “没风时就得使橹使棹,有风可就省力了,你瞅这四个大帆,省了老力了!”左边一艘80公分长的木船,就是当地人称“大风船”的木船翻版,“这风船稍晚些,也传了500来年了。”

  “这条船就更晚了,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的机帆船。”这三艘陈列在村史馆的木船,是孙树秋根据记忆一比一缩小后制作的。

  “现在咱村里还有两条这样的大机帆船,最多的时候,村里有四五十条大机帆船。”孙树秋说,孙家村现有人口3980人,大小船只120余艘,经济仍以渔业为主,是个比较富裕的村庄。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20.jpg

  “早年间排船不需要图纸,柞头和船老板定下来,大约做个二十六七米长的船,算出吃水量,定下多么宽,前后多高,接着选材备料就行。”柞头,就是领头排船的人。一艘二十六七米长的大风船,十六七个木匠,怎么也得一个多月才能排好。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机帆船代替了大风船,“机帆船吃水小、省油啊!”孙树秋也成为柞头,领着十七八个木工挨个“户场”排船。“没有固定的地方,瞅好村里哪里有块大的空闲地,查个好日子,放一挂鞭,就开工排船了。有时候,好几艘船同时排,得忙着在各个户场上调料调工。”排船的工地称为“户场”,身为柞头的孙树秋,平时的木工活已无需上手,只在机帆船上大底板的时候才上手。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42.jpg

  “机帆船的大底板有弧度,得先把木料煮软,”孙树秋说,煮大底板的时候,要用五六个大铁桶接起来,倒上水,把大底板插进桶里。谁家排的船,就由主家自己张罗添柴火,烧上一黑(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上大底板了。

  排船的柞头,是渔村里受尊敬的人物。请柞头来排船,不仅要给工钱,还得天天请吃饭,“排船按日工计,最早一天3块,后来一天20块,一天40块,后来就一天70块、80块,”孙树秋说,那时候钱“结实”。即使在生产队那会,大家也都争着想来排船,除了算工分之外,每天还补贴两毛钱呢。

  “再往后,再往后就没有了嘛。”孙树秋笑笑,上世纪90年代以后,钢壳船来了,“没人要做木头船了。”乍一停手,孙树秋闲不住,儿子也有一条钢壳船,他就跟着儿子去出海,“出到石岛一带吧,一次一个来月,就在船上干些杂活,出了三年多。”孙树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


  做小船,当念想,传承技艺爱海敬海

  一冬一春,是封海的日子,渔家闲时。在过去,正是排船最忙的日子。可是不排木船了,也不出海了,孙树秋也还是闲不住。“2005年吧,看着几块木料,忽然想着做艘小船,就做着耍,当个念想也好。”孙树秋又笑了。

  船,就在他的脑子里;工具,也是现成的。拿个拐尺定个长宽高,他熟门熟路地干起来了。四根大桅,大拉、二拉、三拉,抛锚梁子、转关……大船上有的,小船都有,大风船的铃铛、滑轮,被他做成了大粒黄豆大小,可爱圆滑的模样把他都逗笑了,“唉!若是那大船上的滑轮,可是一个青年都抱不动的!”

  选材、做料、打磨、安装、刷漆、上帆……孙树秋完全按着排大船的工序,一道都没有少。

  飞溅的刨花,久违的木香……时间像小船,能载人们去远方;小船也像时间,载着孙树秋,回到排大船的激情岁月……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33.jpg

  20多天后,一艘威风凛凛的大风船立在家里的八仙桌上。木帆鼓着,船木油亮油亮的,孙树秋看着,心里透着喜悦和自豪。来往的亲戚朋友看着,也都喜欢,老兄弟们拉起早年间排船的日子、下海的日子,那些掌舵、拉柞的往事……守着船,想着心里的大海,闲拉呱也透着喜悦。

  没成想,儿子有天回家对他说,有人想要他做的木船——这事好办,他接着做!横竖,这船,一直都在他的脑子里!

  把脑子里的船画到图上,添置几把小尺,再寻大小不一的小刨子和刻刀。最小的刨子,如小学生的削笔刀;打开工具盒,光是刻刀,大大小小就有数十把;大木锯、小木锯,还是不够,要解大木材,还是得电动的细木锯……做着做着,一艘艘小船开出了孙树秋的家,开出了孙家村,开出了日照市……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27.jpg

  2011年,传统小船制作技艺入选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孙树秋成为这一非遗项目的市级传承人。2013年,这一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米、三米、一米五、一米二、八十公分、五十公分……十多年来,孙树秋造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木船,技艺也日臻成熟。平均每艘小船十七八天就能完工,但所有在大船上该有的物件,小船一件不缺。带榄朹、锁缝板、天篷……“整船都是木头做的,但船上的营生没有一件叫木头的,都是有讲究的名,龙眼在哪个地方,也是有讲究的……”孙树秋摩挲着船身,认真地说。

微信图片_20201030103236.jpg

  早年间,每逢过年,船上也是要贴对文(对联)的,带桅的大风船,虽已有数十年不用了,可是那年年都要贴的对联,对孙树秋来说,仍然历历如昨:四根大桅上分别是“大将军顶天玉柱”“二将军八面威风”“三将军顺风相送”“四将军引路先行”,前有“船头无浪多招宝”后有“舵后生风广进财”,船上的天篷门口,要贴上“江河湖海清波浪”“通达逍遥远近游”。

  “上联偏旁都是三点水,下联偏旁都是走之的。这游字也是带走之的。”孙树秋扶着眼镜靠过来仔细看,“你记清楚了不是?刚才忘了和你说了,这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人在海里走,过年都是要拜天拜海,图个顺风顺水的。”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岩/文 冷炳豪/摄)

编辑:佘宗花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