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潮起胶东”大型媒体采访系列报道④:在精致底色下躬耕深蓝的威海实践

发布时间:2020-09-04 09:41:35

  漫步威海市,更像是品读一张精致细腻的工笔画卷。在这张画卷里,185个岛屿、59处绵延沙滩,组成了碧海蓝天斜阳处、千里海岸画图中的浩渺秀丽;近千公里海岸线、8万公顷海洋牧场,擦亮了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国家船舶出口基地的金字招牌;一个“卫”字流传下波澜壮阔的历史,将浩气长存的家国情怀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1990年中韩建交前便开通的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到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崛起,再到4个国家级、4个省级开发区先后落地,“沿海对外开放”的字眼深深镌刻在了威海的城市名片上。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视察时,将“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字字清晰地定位在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坐标中。

  承继着殷切嘱托,威海在新发展理念下,辟出一条从质量结构、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都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系统重塑的自我革新之路。在两年多时间里,一张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的“精致答卷”呈现在这片土地上。

传承与包容:老瓶新酒散发魅力

  当前,在很多城市的发展当中,都面临着这样看似相悖的搏弈:传承发扬地域传统文化与接纳融入时代元素,彼此之间的分寸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

  不是每个城市的实践都称得上成功,过于守旧,与时代脱节,让老物件伴随着传统文化得不到市场认可,如宝珠蒙尘;过于开放,失去自身特色,新生元素与自家地盘“水土不服”,如南橘北枳。

  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一尺度?走一走新威附路历史文化街区,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刚入初秋,这条始建于1902年的道路储着几片落叶,复古怀旧的房屋石墙,映衬着装修精致、格调突出的酒吧、花店、咖啡吧、服装店、文创馆等9类文化业态47家商铺。

  当日下午,“网红”老街丝毫没受到台风“巴威”的影响,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在他们眼里,这里是“网红打卡地”,是地道威海海味儿的美食所在地,是可以与友人一壶茶、一缕香、一个午后的休闲地,亦是可以漫步、独处、流连的风情街。

  而在当地人眼里,这条包容了各类时尚元素的文化街,更是他们开启新生活模式的幸福街。在老街上开店6年的云南小厨饭店老板曲刚见证了新威附路的幸福变迁。他说:“以前到处悬挂的各种线路看不见了,坑洼的人行道铺上了马牙石,对面还建起了社区食堂……真不敢想,这条街能成现在这样!”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一条街上,还存在着威海卫第一个党小组红色文化、威海船厂文化、威海陶瓷文化展馆等,这些充满了地域风情和历史积淀的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无法复刻和模仿的独特味道。

  在威海卫第一个党小组红色文化纪念馆,一部以年轻人聚首威海、老年人讲述“威海卫”的宣传片将新旧时光交织在一起,旁边“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的字样,瞬间将人带回那个战火硝烟的时代,激起深深的民族情怀。

  以新业态吸引人、留住人,让更多人认可这里、聚集这里,是文化街能够得以长线发展的根基,而用传统文化感染人、带动人,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是文化街传承乡情、留住乡愁的长存之道。

  威海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的产业振兴之路,同样印证了这一发展思路。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民宿打造、文旅融合等,村子如今每年举办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各类体育赛事,有效扩大了王家疃村对外知名度,到这里来体验娱乐、运动休闲的游客逐渐增多。游客的涌入,促进了农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村民返村从事观光农业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多,同时,盘活了闲置民居,村民也从景区旅游中获得了红利,收入年年高速递增。

  截至目前,威海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枢纽地区等能够集中体现和塑造城市文化的16个管理片区63个管理单元,精心设计打磨,提升艺术品位。不止新威附路,威海老港区及栖霞街、生肖街等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一大批“新地标”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一大批“网红打卡地”火遍线上线下。

营商与选商:招得来 立得住 展得开

  如果说,在新威附路历史文化街区和王家疃村感受到的是精致威海的格调与秀美,那么,在威海市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记者感受到的则是威海精致发展下的豪气与底气。

  该产业园以美国惠普为龙头,已有100多家配套企业入驻于此。随着盈太、威骏等项目陆续投产,今年高端打印机出货量保守估计可达500万台。

  在这样一个集高新技术研发、全链条发展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3个数字让人尤为难忘:最初园区成立,为实现以打印机为核心的精准招商,工作人员将机器拆为8000多个零件,靶向瞄准、精确对接;在招引一个高端的“硬骨头”客商时,园区人员营造“偶遇”,用4把椅子将原本无心的5分钟寒暄变为半小时的会谈,成功激起客商兴趣,最终招引项目落地;盯紧目标企业的一举一动,利用远在国外的企业负责人在北京转机的3小时,机场“办公”,以诚意和蓝图打动了客户……

  在以打印机为核心的全链产业中,威海实现了兢兢业业、靶向招商,让项目招得来;贴心服务、上门解困,让企业立得住;上下游延伸,做深配套,让产业展得开。

  当企业裂变为产业,产业延伸出产业链,产业链交织成产业集群,当这一集群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和话语权,这里也蜕变成一块极富吸引力的“磁石”,对全球同领域高端企业散发出强劲吸引力,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水到渠成。

  “预计到2025年,我们的出货量可达1700万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将正式跻身千亿级行列!”在威海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招商处处长王文豪看来,园区距离建成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真正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

  新动能崛起,传统动能怎么转?服装制造这一传统行业,也能挖出新的“金矿”?迪尚用自己的发展之路给出了明确答案。

  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就曾闪耀迪尚的“高光镜头”。彼时,天安门前,当身穿着3万多件“迪尚造”的11个群众游行方阵阔步走来,如一片整齐律动的海洋,让人倍感震撼。

  “当时闭关两个月完成的阅兵服装,是我们的巅峰之作。这离不开团队的苦心研发,更离不开 3D数字化设计研发等先进技术。”迪尚集团副总经理鞠孝新摆出这样一组数字,“目前,迪尚年可为全球生产各类品牌服装超过1亿件,其中95%都是我们自主设计。这个记录还会继续刷新!”

  冲刺新目标的底气,源于工业互联网发展东风。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平台载体建设,将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出台《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培育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迪尚集团服装设计创新集成平台正是其中之一。工业互联网给迪尚带来的变化堪称质变:今年迪尚在全球大卖的石墨烯防护服,短短两个月就从设想走向投产,成为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产业集群发展中新的亮点。当供应链、产业链到消费链等全流程“入网”,迪尚这一传统行业企业,也走出了新动能的迅猛步伐。

深耕与探索:向海而兴的“新”“鲜”产业

  蓝色的海洋,一直是威海市发展的优势和宝藏。

  在蔚蓝谷海洋科技产业园,采访团的记者们探访海带液提取车间、调味料车间、海苔生产车间,见证一条海带的“产业链”成长。在这里,海藻产业利润能提升10倍左右,充分彰显了科技研发对产业的带动力量。

  “大家辛苦一点,这批货催得紧!”据了解,疫情以来,主打出口的蔚蓝谷业绩受到影响,公司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目前已与吉香居和涪陵榨菜牵手成功。

  而置身爱伦湾(长青)国家级海洋牧场时,跟着渔船出海,与海鸥亲密接触,驰骋于海洋牧场中,挥杆海钓,逗一逗“网红”小河豚,亲手捕捞海参、鲍鱼、海胆……这种休闲慢生活,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吸引力。

  作为省委、省政府“海上粮仓”战略的重要一环,威海在拓宽渔业休闲产业,发展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购物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综合性休闲渔业上下足了功夫。

  爱伦湾(长青)国家级海洋牧场海岸线长23公里,既是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又是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这里也是旅游核心区,旺季游客接待量一天达到3000人以上。”荣成市爱伦湾海洋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卞大鹏介绍,牧场内还建有2000平方米的海上平台和600多平方米的海上升降平台,用于开展海上休闲渔业项目。除海上垂钓、采摘外,游客还可以在海上餐饮、住宿,尽情享受海上田园风光的美好。 

  与美丽热闹的外在相比,海洋牧场的内涵同样深刻:该处拥有国家海产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

  在这里,科研人员们加大对渔业精深加工的研发,建起了国内首条以鲜海带为原料提取褐藻胶、碘等产品的生产线,延长了海洋养殖的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如今,该示范区建有现代化的海洋食品和海藻生物提取生产线5条,年加工各类海产品11万吨。牧场0.667万公顷“海上粮仓”年可繁殖海带苗20多亿株,鲍鱼、海参等5亿粒,“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让该处年产出明显提升,还将实现固碳量11万吨,相当于植树12万公顷。

  如同爱伦湾一般,威海市已创建的1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里,“绿色”正和“蓝色”实现更大范围的有机融合。在试点建设全国“无废城市”过程中,威海市专门增加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绿色旅游发展2个自选动作,探索建设“无废航区”“无废景区”,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继续迈进。

  “精致威海”的精致,已不仅仅是城乡面貌的改善,也不仅仅是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还有着城市发展模式的嬗变,和包含产业发展在内的整个城市品质的再优化、再精致。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

编辑:刘源成
审核:厉敏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