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陈江和:不断追求新的梦想,人生才有意义

发布时间:2019-12-06 09:31:03

image.png

口述人:陈江和 整 理:王 帅

  

口述人物简介

  陈江和 1949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祖籍福建莆田,是新加坡金鹰集团创始人及主席,现任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两次被授予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 中华慈善奖,被上海市授予“白玉兰”荣誉奖,被北京市授予华侨华人“京华奖”“特别荣誉奖”,是中国多个城市的荣誉市民。

  1967年开始创业,50年间,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店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00亿美元资产、6万多员工的跨国工业集团,管理多家世界领先的以可再生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企业。目前,在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总投资近6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投资在日照市。

17岁辍学 白手起家开始创业

  1949年,我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省会棉兰市,父亲陈金荣是从福建莆田到印尼打工的华侨,在当地经营一家小店铺,靠卖零配件和汽油为生。我是家中的长子,在我之后,还有6个兄弟。

  我17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破了我们一家平静的生活,体弱多病的父亲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倒下了。作为长子,我别无选择,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中学未毕业就出来做工,肩负起了养家的重任。

  由于父亲曾合股做过零部件生意,我就选择了“子承父业”,租了一间十三四平方米的小店面,开了个机车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一年后的一天,有一个人走进店来,拿着一张纸,询问了很多机件的价格。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我报了很低的价格。没想到,我的超低价博得了对方的信任,我顺利成为对方所在的石油公司的零件供应商,给这家公司供应机车零件。

  在我的从商生涯中,总是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而在我看来,危机中有危险更有机会。1972年,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面对世界石油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机。这场席卷全球的资源灾难却给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时,全球石油公司的业务都在不断飙升,正处于苏哈托总统大力开发石油资源战略背景下的印尼就更是如此,突然间石油从2块多美金涨到12块,石油公司迫切地要求增加产量、大规模扩建,我的设备和工程生意也随之水涨船高。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我不想错过,那时候我只有20岁出头,一个星期工作7天,一天工作14个小时。辛苦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经过七八年的打拼,26岁的我有了个小成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一千万美金”。

越是别人不屑去做的事 就越想去尝试

  短短几年创造的这些业绩,没有让我停滞不前。“如果有一天,石油公司不能再为自己提供市场和利润,该如何让公司继续经营下去,又如何养活自己的员工呢?”这些关乎企业生存的问题是那时的我每日想得最多的。

  在反复思量之后,我强烈地意识到:走多元化的道路才是通向未来的路。

  而恰恰在这时,一个偶然的发现给我的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时,我发现印尼的原木很多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被加工成夹板再返销印尼。1立方米原木出去,只有0.5立方米夹板回来。但即便这样,这些厂家仍然能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为什么自己不能在印尼建一个加工夹板的工厂?这样既可以把加工的附加值留在国内,又可以支持印尼国家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我想到这些很是兴奋。

  然而,当我把这个想法和朋友们交流时,大家都不以为然,甚至很多人嘲笑我异想天开。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的印尼,建设一个这样规模的工厂是史无前例的,更何况建工厂、做工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回报率如何都是未知数。

  “我觉得他这个人有预见性,他能够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他非常有远见,也有很好的商业嗅觉。”这是我后来去法国进修时,我的老师对我的评价。我也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越是别人不屑,越是别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我就越想去尝试。下定决心的我找到了当时的印尼工业部长申请夹板生产准许证。

  尽管我作了慷慨激昂地讲述,但工业部长看着还有些稚嫩的我,仍是一脸狐疑,不解地问道:“很多人来拿准许证都说是建工厂,到头来都没有建成。你这么年轻,怎么建得成?”我信心满满地表示:“一般需要两年,我大概只需要14个月。”实际上,我说出了更做到了,我仅仅用了12个月就建好了一个投资千万美元,差不多用工2000人的工厂。

  当我向部长报告进度时,半信半疑的部长特地让人去调查了一番,结果和我所说一致。部长赞许道:“我要向总统报告,让他来剪彩。”

  1975年8月7日,这天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庆典,印尼总统率领7位部长来为我的新厂剪彩。当我们拿起剪刀剪彩的那一瞬间,26岁的我意识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工厂终于诞生了,梦想之花离璀璨绚丽更近了一些。

  工厂建好后,其运转能力比我想象得好很多,两三年后就实现了盈利,几年下来,获利颇丰。

  我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对我来说,不断追求新的梦想,人生才有意义。人生做事业,没有一个尽头。今天完成了这个目标,明天接着完成另外一个目标,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更高、更有挑战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此时,我已经将目光瞄准在下一个目标———建造科林奇工厂。

危机面前 我没有选择逃避

  当时的科林奇在印尼是一个异常偏僻的地方,全都是荒山野地,几乎没有人烟,不通电,也不通自来水。但是之前的一段经历促使我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打造我的梦想事业。

  一次我去芬兰旅游,当我看到当地种植的树足有七八寸粗时,我惊诧不已,就问当地人这样的树要生长多少年。当地人回答:“如果是在印尼,也就三四年,可在芬兰这树已经长了20多年了。”

  芬兰人栽树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用的,而在印尼这个热带国家,树木的轮伐期很短,只有五六年,完全可以惠及种树的这代人。如果学习芬兰的浆纸企业的技术,利用印尼有利的地理、气候环境来建浆纸厂,应该大有前途。

  于是在印尼开创浆纸事业的念头逐渐在我的脑中清晰起来。

  经过一次次的实践,一层更进一层的市场考察,我作出了“立足资源,做强、做大、做深,并高效整合资源”的决策,设计出了一个崭新的一体化工业模式——— “林浆纸一体化”,并在这条路上勇敢践行。

  我发动当地农民一起,在科林奇退化的、非高保护价值的林地上开始大手笔地开发纤维种植园并配套建设制浆厂和造纸厂。工厂主要从事种植业,在当地几百万亩的土地上种树,然后就地取材,把树变成纸浆,再把纸浆变成纸张。

  不过,用于制浆的相思树种植周期有五六年,且种树后的保养和肥料供给成本都很高,如果没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就会前功尽弃。

  但是我相信这项长远投资必将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我坚信只要拥有了可再生的资源,企业就能最大限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当时就是一门心思地想把这个浆纸厂建成、建好。尽管当时东南亚平均人口纸张用量非常低,大概每人每年12公斤,但是在欧洲发达国家,每人每年纸张用量是100多公斤,市场空间极大。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科林奇的建设和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席卷整个亚洲的灾难降临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外国银行以国家信贷评级有问题为由,不再贷款给印尼。当时的信用证国外银行不收,好像废纸一样,真的非常艰难。我的科林奇工厂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危机面前,我没有选择逃避,在家人和员工的全力支持下,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我将有限的资金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把公司储蓄的约2亿美元,全部投入科林奇工厂建设。2001年,科林奇工厂终于建成,昔日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也就此成为了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的繁荣城镇,带动了20万人就业。

  科林奇工厂建成之后,我又带领团队将生产经营覆盖至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芬兰和菲律宾等地,销售网络遍及除非洲之外的四大洲,业务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回到中国 与祖国同在

  虽然出生在印尼,但是我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华人的血统。血浓于水,当回到中国,我觉得我回到了父母亲的怀抱。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崛起,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也昂首挺胸,炎黄子孙倍感光荣。在这40年之中,海外华侨华人努力创业,与祖籍国同进步,与居住国共发展。不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始终和家乡在一起。常言道:“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即使远在海角天涯,我的心,总是时时眷念着自己的父母之邦。我也一直希望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效祖国,造福华夏。

  因为做承包商的缘故,我经常和印尼石油公司的领导去日本考察。我注意到日本能源结构在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核电站、燃气电站开始取代烧燃煤和重油的电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清洁能源”这个概念。

  我马上意识到: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社会公众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不可能永无止境地烧煤发电,将来一定要从节能减排方面入手,改变能源结构。

  就这样,我将开发清洁能源作为自己的下一个梦想,满怀激情地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开始用自己更多的有益投资回报祖国。

  我积极利用自身优势,牵线搭桥,为祖国引入优质、环保的清洁能源。自2003年以来,金鹰集团旗下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已在中国投资江苏如东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并在厦门、无锡建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2019年8月,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又在广东投资建设阳江LNG调峰储气库项目。我想通过这些项目,为推动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支持中国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与日照市结缘 亚太森博实现跨越发展

  金鹰集团与日照结缘始于收购原国有的山东日照森博浆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森博公司”)。2002年,国有的森博公司投产后,环保压力极大,经营也比较困难,市政府和企业都迫切希望能与国际制浆造纸巨头合资发展。

  2003年,新加坡金鹰集团开始与森博洽谈。双方一拍即合,迅速签署了合资意向书。2004年,市政府与合资后的亚太森博签署投资协议书,鼓励企业在现有厂址上进行扩建。2005年,金鹰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溢价收购森博,并把企业更名为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

  合资后的亚太森博,在金鹰集团全球人才、资金、技术、管理、资源、市场、品牌等支持下,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使企业环保升级、产能升级、产品品种升级,迅速开始了做强做大的历史大跨越。

  经过10多年的优化发展,亚太森博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浆纸一体化、浆纤一体化环保企业,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外资企业,成为海外华商信任日照、投资日照的一面旗帜,为日照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企业总投资达20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50亿元,达到国际同等规模环保投资之最,环保水平优于日本、芬兰,引领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沿。这一点,是最令我欣慰的。

  亚太森博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日照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新加坡金鹰集团作为一家多元化的工业集团与日照合作空间潜力很大,我们相信,这个企业与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定能更好地共建、共生、共赢、共享。

不忘初心 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

  经历过众多机遇和危机之后,我也开始了更多关于企业发展的思考。自小受中国文化和毛主席著作熏陶的我始终认为,与群众打成一片是根本,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才能真正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稳定空间,企业发展才能长久。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提出了“开发永续资源,创造美好生活”的宗旨,坚持“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

  我不管做什么事情,从事什么行业,都会考虑“五个有利”:要对环境有利,对当地人民有利,对政府有利,对客户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要在持续成长中追求人、企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自己有利,人民没有利,政府没有利,一定不能长久。如果企业做的,对老百姓有利,对当地政府有利,就可以长久生存,也才有利可赚。可以说,这“五个有利”,是商战求胜的法宝。

  1981年,我与夫人黄瑞娥女士创建陈江和基金会。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基金会积极活跃于印尼、中国和新加坡,致力于通过支持教育、技能培训、扶贫减灾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展了范围广泛的社会责任项目。在中国,基金会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先后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贫困地区捐建23所侨心小学,50余个侨心工程;在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非典期间,我作为捐款最多的企业家,想起一点引领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建设,我作为第一位大额捐资人,为海外华人积极为奥运会作贡献尽一点微薄之力。此外,基金会还积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持“一带一路”人才发展项目。截至目前,基金会为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逾3.6亿元。

  2018年9月13日,第十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第二次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奖项。能两次被授予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我感到心潮澎湃。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复兴、强大。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有幸在国庆70周年庆典之日,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成就,实现了我一个炎黄子孙简单真挚的心愿,这也是我陈氏家族永远的荣光。我也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可以持续自己的事业,希望下一代的管理层、下一代的家族后人,秉着“五利”原则,把这个事业继承下去,坚持下去,建成对当地居民、当地政府有贡献的事业。

  不断追求新的梦想,人生才有意义。作为一名华商代表,我有幸见证、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也将会在继续追梦的旅程中,为中国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延伸阅读】

  金鹰集团与日照市结缘 亚太森博实现跨越发展

  新加坡金鹰集团是一家以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跨国工业集团,1973年由陈江和先生创立,总资产达200亿美元,员工6万余人。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林浆纸、棕榈油、特种纤维素、纤维素纤维及能源开发四大领域,旗下企业遍及新加坡、印尼、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芬兰等国家和地区,营销网络遍及世界。

  金鹰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充分利用自身在东南亚和世界各地丰富的尤其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中国广阔的市场相结合,追求可持续发展。金鹰集团通过大规模的技术装备投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金鹰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推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目前金鹰集团旗下各企业的环保指标世界领先,在未来还将持续提高。

  2005年,金鹰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溢价收购森博浆纸公司,并把企业更名为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合资后的亚太森博,以大手笔的投入,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跨越。

  合资后,亚太森博从意识开始抓起,把环保作为企业的生命来看待,坚持“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的理念。集团调集全球数十批、上百人次技术、管理专家到日照会诊,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环保管控、应急、培训体系,实现了打铁自身硬。

  同时,环保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合资后,亚太森博持续加大环保投入,环保投资从2005年的5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50亿元,达到国际同等规模环保投资之最,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控制系统,上马了很多世界浆纸行业独一无二的环保设备,主要环保指标从国内先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亚太森博,所谓的“工业污染物”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已几乎被全部“吃干榨尽”,实现了循环利用。每年通过燃烧黑液、固废等产生的电力高达15亿度,可节省超过120万吨标准煤,减排300多万吨碳。

  亚太森博的环保治理为浆纸行业树了形象,正了名声。现在的亚太森博作为一个绿色浆纸生产基地,已成为环保管理输出的典型,学习取经参观者纷至沓来。每年,亚太森博接待社会参观400多批、近万人次,企业被评为全国最美研学基地,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科普教育、环境教育基地。

  合资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亚太森博持续增资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木浆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多元化,产业跨度从浆纸产业到高科技环保纤维产业,总投资、年产值、税收都实现了10倍的增长。亚太森博已成长为山东省最大的外资企业、侨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亚太森博投资9.3亿元正在建设的莱赛尔纤维项目,是原材料绿色环保、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产品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项目。莱赛尔纤维产业是国家加快转型升级、突破技术瓶颈的鼓励类产业。亚太森博作为龙头,将带动纤维素纤维、纺纱、无纺布、高档纺织面料及特种纤维等新兴产业集群在我市落地、发展,助力我市成为国家级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全市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的发展。

  作为一家高质量发展的实体企业,亚太森博解决了2800多人的直接就业,这其中,近80%是日照本地员工,此外还带动2万多人的间接就业,拉动全市200多家企业共同成长。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公益慈善事业中,包括捐资3600万元建设日照图书馆、城市书房,助力书香社会建设;连续10多年开展奖学奖教活动,使20多万名老师学生受益;集团陈江和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在五莲用于幼儿早教等。亚太森博已成为对全市文教事业投入最大的企业,以自己的初心和家国情怀影响并带动着更多企业和个人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编辑:刘源成
审核:王宗敏
统筹:李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