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与日照30年 | 行在日照

发布时间:2019-11-12 08:53:32


刘树江

  上世纪90年代初,莒县从“大沂蒙”划归“新兴沿海开放城市”日照不久,我从乡镇调往县城工作,因工作关系,再加上父母、亲戚都在乡下,便经常奔波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因此,对城乡交通状况格外熟悉,对其中的酸甜苦辣体味更深,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几十年间日照城乡交通发生的巨大变化。

  曾经,城乡百姓皆叹行路难:人多,车少,路难走。等车,是入乡进城的必修课。一开始,国有公共汽车独此一家,有限的资源实在难以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城乡道路上国有公共汽车与个体运营汽车并存,县里也在国有汽车站之外专门设立了一处个体汽车站,让百姓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但是,由于车次少,每回坐车总有许多人不得已买“站票”,当然,钱一分也不少花。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叫车站,车站,就是让你站着坐车。”有人就盼着县里的领导也来坐车体验一回,兴许能增加点投资改进一下。后来,不知何故,从县城到各乡镇的国有公共汽车全线退出,个体运营汽车一家独大,拥有话语权的个体车主,开始变得随性起来,超速、超载、晚点司空见惯,几家车主抢客、拼命踩油门“赛车”的事也时有发生。一到逢年过节车费就涨,农历腊月到来年正月这段日子,出门坐车需花费近乎平时两倍的价钱。

  当时,行驶于城乡的公共汽车顶部、尾部,总是挂满了各色自行车,那是坐车人不得已而捎带的,因为乡下公共汽车站到各村之间,实在找不到代步工具。从乡下进城,待遇会好一些,一下车,就有许多人围上来热情地追着要你坐他们的车,从普通三轮自行车、双轮摩托车,再过渡到由车主自行改造加了车篷的三轮摩托车,人货混载,车主们胆豪心大动作粗犷,摩托车能开出汽车的速度,不免让人提心吊胆。

  县城的十字路口,绝对是风景中的风景:各色人等,各样车辆,熙来攘往,各行其是,信马由缰,磕磕碰碰的事时有发生。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管理部门便在路中央建设岗亭安排专人指挥交通,安装红绿灯管控交通秩序。一 开始,不光乡下进城的,就连本乡本土的城里人也很不适应,不管红灯绿灯,依旧我行我素。管理部门没办法,在路口拦起一条绳子,安排专人手拿小红旗,脖子上挂一哨子,红灯一亮,吹哨举旗,拉绳拦挡,灯一绿,再放行。

  规范见效果,习惯成自然。信号灯在人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交通秩序渐归井然。于是,红绿灯再分化出各类转向信号,减速带,地面交通标志,从城区扩大到城郊,再扩大到乡村。重要的路口,还建起了立交桥,实行人车分流,行人特别是来往学生和接送的家长得以从容而过,再也不用面对滚流拥堵和人车混流而兴叹。

  2000年左右,莒县城区终于开通了公交车,定时定点,花钱少,服务好,安全又方便,百姓一致拍手叫好。后来,公交车慢慢扩展到县城附近乡镇,近两年更是全面开花,全县城乡、莒县到日照全部开通了公交车,让人尽享两元、三元时代的幸福:两元游遍莒县城乡,三元自由来往日照莒县,持老年卡免费乘车。每逢学生开学放假的日子,还会专门加开专车,直接把学生送到家门口和学校。在以往,莒县人去趟日照城里车费高不说,还得早早到长途汽车站买票候车,钱没少花,时间没少搭,还很不方便。而今,路边公共站点随处可见,下载个腾讯乘车码不仅能手机付费,免了找零钱的麻烦,还能实时得知车辆到站情况,安全、方便、实惠!

  不仅如此,出租车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喷有专门标志的出租车活跃城乡,电话约车、电脑计费,交易公平、稳妥安全。如今的出行,打开手机,还会有更多的选择。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口号喊了许多年,可是真正修好路,却不是动动嘴就能办好的事。日照的路,在百姓的殷切期盼中、在建设者的汗水挥洒中,一天天变宽、变顺、变畅。

  乡村的路,从一开始只能步行、能走自行车,向能跑拖拉机、能过汽车过渡,从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向水泥路、柏油路过渡。过去,许多山村的人,有个急症什么的,全靠村里人用担架抬着拼命跑,多少辛酸、多少汗水、多少遗憾,都留在路上。那时的国道、省道、县道,也摆脱不了狭窄与高洼不平,还时不时这里修修、那里补补,公共汽车三天两头转路、绕路走,颠簸、拥挤、喧嚣。那几年,乡下人羡慕城里人有水泥路,雨天脚不沾泥。如今,这种期羡在农村变成了现实,村与村之间全部通了水泥路。

  从土路,到砂石路,再到水泥路,主干道又逐步变成柏油路,城乡的路,一天天在变,变美、变宽、变畅,从村村通到户户通,如今是出门有路、上路有车。

  说到路,不能不说到桥。这些年,日照的建设者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路架桥不计其数,莒地人印象最深的,当数沭河上的几座桥。

  沭河与沂河同源沂山,被称为莒地人的母亲河,但也给两岸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信史有载,史上曾发生过数日洪水肆虐淹城毁物伤人之事,惨不忍闻。当初,从沭河对岸到县城,只有北面206国道连接莒地南北的一座桥,南面连接陵阳镇再到日照方向的一座桥。两桥相距较远,建设年代早,勉强行车载人。刚恢复高考那阵,某年7月份洪水肆虐,漫过沭河的桥,导致人车无法通过,有到县城参加考试的考生硬生生地被挡在北岸,耽搁了考试,人生轨迹被硬生生地改写了。城东的店子集镇,与莒城隔河相望,一眼就看到对面村庄,每天城里人抬头就能看到对面的屋楼日出,闻到对岸的炊烟。可是,双方却宛如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相聚在一起那么困难,要见面就得涉水过河,冬天天寒,夏天洪水,只能望河兴叹,只能从仅有的两座桥绕道而行,近在咫尺,却犹远在天涯。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十年间,206国道所经沭河大桥数次重修,沭河东西方向新添4座多车道现代化大型桥梁,河东河西连成一家,拥河发展成为莒地新的着力点。沭河东岸发展成为莒城新区,数公里长的沭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沭河上的桥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风景,让人不禁想起郭沫若著名的诗句:“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自由来往。”

  畅路漫漫,沟通无限。城乡的路,如同一条条谱线,连接起城市乡村;车辆行人,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汇入到中国梦的大合唱之中,演绎出动人旋律,奏出一曲曲和谐的乐章。这是时代的强音,这是历史的颂歌,这是民心的喜悦,这是胜利的凯歌!

  如今,行在日照,大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之畅快,潮平岸阔、风正帆悬之淋漓,“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之酣畅。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日照迎来的却是脱胎换骨之变。家越来越富、国越来越强、路越来越畅、梦越来越美。行在日照,心生骄傲,行在日照,是一份享受、一份赏心悦目、一份潇洒酣畅、一份幸福和谐。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照的明天会更好!


编辑:刘源成
审核:许静
统筹:李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