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让师生共读成为一场永不落幕的“恋爱”

发布时间:2019-11-09 07:04:22

五莲县教体局 于晓斌

  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就像“天地一沙鸥”,灵魂在空阔与辽远间自在翱游宁静而安详的话,那么与学生共读则“文史读罢胸臆阔”,居斗室而能畅游天下,独一身而能思接千载。每当听到校园里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章子怡主演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的那句台词便跃入脑际———母亲对儿子说:“我就愿意听你父亲领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

  央视《朗读者》第一期有这样的开场白: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难怪有人盛赞《朗读者》可以镇住一切权力、利益和谄媚与虚假。这声音绝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苟且”,更引导人们去眺望和思考“诗和远方”。

  一本精采的书就是一片宁静的港湾,一段优雅的文字宛如一曲田园牧歌。无论经典的沉韵还是文史的浪漫,我们都能从中领略到一种欢悦。在春天,与学生一起,扯一片云霞裁衣,拽一把清风洗面,邀辛弃疾在豪放的田园里放飞鹧鸪,去催醒播种的犁铧;和孩子一起去观赏杜甫那两只穿上了柳树绿衣的黄鹂,并一五一十细数梦里落花。夏日里,与学生一起诵读“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朦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玲珑的雨滴沿着心之台阶,一点一点渗出。秋天,林语堂《秋天的况味》叫人体会到人生最好的年华是秋天,春华秋实,人生的收获只有在此时最为丰厚;丰子恺的《秋》却喟叹人生易老,又道出了人到中年,心情渐入超脱之境的自豪感;新月诗人徐志摩的《印度洋上的秋思》仿佛使我听到了秋天在耳畔窃窃私语。有雪飘落的冬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成为我们可以依偎火炉的最好理由……我们一起仔细地回味着,咀嚼着,柔婉亲切的日子和细细密密的生活节奏,被深情如风的文字拂过,温暖着,让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这份闲情,好好咀嚼这生命的滋味。古诗云:“书自心灵深处香,月从峰峦缺处明。”“此乐只应书上有,别有天地非人间。”有何不快乐?而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的“看小学生天天长大来,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如同一颗种子的由萌发而生枝叶,而看他开花,看他成熟,这里有极大的快乐”。一生如斯,夫复何求?

  和学生一起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此时,没有了师道尊严和学生的喏喏,有的只是从小说的浓酽中所咀嚼出的世间百态,从散文的淡泊洋溢出的逸致闲情,从诗歌的甘醇体味到的人生真谛。每当会意处,师生相视会心一笑,恍如刚才已踏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而“沉醉不知归路”。这就是师生共读的真实写照吧!

  古人云“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常常想起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他每日晨起诵读,“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正是由于先生持之以恒的每日晨起的诵读,让朱先生成为了白鹿原上的光源,而先贤圣哲遗留下来的经典,又成为朱先生思想的光源。而先生提倡的“学为好人”这四个字早已融进我和学生们的血脉中了。

  不知谁说过,当书和校园邂逅,如同寺庙里萦柱绕梁的晨钟暮鼓,朗朗的书声便是校园里的天籁,是菁菁校园的魂灵。


编辑:刘源成
审核:迟锐
统筹:李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