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百年前浮来山银杏树老照片现身日照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0-31 10:20:26

355.png


千年银杏树 百年回望(上)

百年前浮来山银杏树老照片

现身日照图书馆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岩 通讯员 单雪刚

  这张百年老照片发现于2009年。

  越是看重的藏品,藏得越深,但有时越谨慎、越紧张。这张老照片发现没多久,居然被藏丢了!和它一起失藏的还有一张40年前的定林寺门前的照片,至今没有再现身。接下来整整十年的时间,收藏者心情一直陷于不安的状态中,今年国庆节期间,收藏者在整理画册的时候,意外又翻出了这张百年老照片。

840b68b38a6fdfbfd090c6d4a3101613.jpg

在银杏树下细赏老照片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照市建市30周年,又恰逢“树王”独艳秋天的最佳时节,我们将其作为日照市图书馆民藏的重要发现列入《典藏日照》。而这张老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我们将通过上下两篇来介绍,欢迎读者和我们一起乘上老照片的“时光机”,穿越百余年时光,看看晚清时的浮来山银杏树和定林寺院落的旧貌。

老照片是100年前的还是更久的?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摄的照片?这不得不从老照片的摄影工艺说起。

  这张已泛褐黄色的老照片,长20cm,宽15.6cm,3成新,有明显开裂,也有多处隐裂,但照片内容非常清晰。当时的银杏树王是没有围栏的,只有一圈路缘石围成一个长方框,四周竖立着五块错落有致的石碑,西南向除了那根斜向主干用10块由大到小的青石墩堆砌成一个柱子支撑之外,其余主干都没有支撑柱。相比现在的老银杏树,百年前它有4、5个旧枝与现在的新枝有较大的不同。

  这张老照片看上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黑白照片很像,但细看之下,还是会发现很大的差别。根据市图相关研究确定,这应是一张老蛋白照片。蛋白相纸又称蛋白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摄影工艺,1850年由Lou is Dés ir é Blanquart-Evrard发明,是第一种规模化生产的用于负片印相的相纸。这种工艺在1860-1890年达到高峰,20世纪以后逐渐被淘汰。德国是世界领先的蛋白相纸生产国。有数据表明,1866年,英国消耗了六百万只鸡蛋用于制造相纸,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19世纪初期(1920年前)银盐相纸出现后,蛋白照片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蛋白映像技术,简单地说,是在高级水彩纸上浸透配药蛋白液,再在暗室涂布硝酸银,使之具有感光特性,再覆盖上“负片”曝光晒映,在定影等工艺后就得到了一张蛋白照片。由于蛋白片基虽细腻,但感光度低,这些照片在当时必须从底片(湿版负片)直接晒印,照片尺寸和底版大小必须完全相同。而湿版照片负片绝对比现代的5寸7寸照片篇幅大,所以,蛋白映像能够获得非常特殊的效果。

  通过对蛋白照片出现年代的分析及结合当时政局情况,日照市图书馆相关研究人员初步预估:此照片拍摄于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920年,可定为这是一张100-160年前的老照片。

拍摄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蛋白照片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19世纪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蛋白照片。由于感光度低,这些照片在当时无法以底片放大,是从底片直接晒印的,所以照片尺寸和底版大小完全相同。

  蛋白照片一般呈棕褐暖色,影像层次的丰富性比硬版照片大大增加。仔细观赏,蛋白映像的中间层次非常丰富,宽容度很宽,导致影调非常“漫长”。又由于是同底映像(也就是说底片多大照片就多大),所以细腻程度非常惊人,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赏。这是包括数码在内的现代摄影技术无法比拟的。

  另外从这张照片的拍照技术来看,即使现在发达的数码摄像,如此近距离拍全这棵银杏树王,也非常有难度,经过综合分析,日图相关研究人员推测,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应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结束闭关锁国、被迫开放后,来到中国的、具有丰富摄影经验的外国人。

老照片正在快速老化

  众所周知,纸寿千年。一本普通的古籍,只要不经历战火和人为破坏等,一般能保存几百年,但翻一翻也会折寿50年。100余年,对于这张蛋白照片来说,已算高寿。因为老照片稳定性不高,容易受保存环境的影响,高调部分容易变色,受潮更加剧其损害程度。正因如此,收藏者将它夹在了书画册页的宣纸夹层中。

  据收藏者介绍,十年来,这张蛋白照片的品相,已大不如刚发现时的状态,照片已自然开裂近3.5厘米,还有几处明显网裂,色彩浅处更加偏淡,深处更加偏黄。同时,照片仍在快速老化。

这是史上哪一次重修定林寺后的样貌?

  据史料记载,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始建于晋,据《重修莒志》记载,历朝历代多次进行了重修。据记载,民国以前最后一次重修应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那次整修,据此推算,这应是离同治十三年(1874年)那次重修最近的一番景象。同治年间的定林寺主持隆济和隆济的弟子、定林寺最后一位主持佛成(卒于1942前后)应该更熟悉这张照片。

  关于这次重修,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864年5月,同治二年,一位在兰山、沂州剿杀幅、捻的干员兼任莒州正堂长庚(旗人)到定林寺参禅拜佛。隆济住持向他提出了拨款修庙的要求,长庚借故推辞。可是当这位渴望升官的长庚听说定林寺香火特别灵验后,就当着众僧之面向神佛起誓许愿:“如果佛祖显灵,令我升为省官,我长某保证大修定林寺。”结果事有凑巧,不足一年,长庚果然被提升为山东省按察使。但他却没有及时还愿。隆济就坐在省布政司门前敲木鱼化缘,力促长庚“还愿”。长庚惧怕神威,只好实践诺言,拨银五千两,命当任知州陈兆庆负责监管,于同治十三年重新修复定林寺。

ck10311501副本.jpg



编辑:佘宗花
审核:迟锐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