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在创新中前行|日照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9-07-09 09:41:34

33.png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分中心56个、站(所)1542个,举办文明实践活动1.87万场次,参与群众116.2万人次。有温度、有力度、有广度,日照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让蒲公英的种子深扎乡村沃野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

核心阅读

  蒲公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标志。每当蒲公英花开,种子就会随风飘荡在落地的地方生根发芽。如今在日照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像蒲公英一样,扎根大地,去传播希望和爱,凝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6月29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在五莲县高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召开。“围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根本任务,四级联动、大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会上,市委书记齐家滨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日报0709A201.jpg

石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抓试点、强谋划——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日照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

  如何在大局上谋划,于关键处落子,让文明实践工作始终走在前列?

  顶层设计抓得准,基层落实才能推得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赵嘉兵告诉记者,市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就开展文明实践工作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活动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综合评价细则》《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接续出台,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

  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把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监督检查,纳入乡村文化振兴总体规划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体系,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工作推进。制定记录表、打分表,每场文明实践活动由群众现场评议打分,作为“文明实践达人”“最美文明实践员”等评选的重要依据。

抓阵地、强投入——

解决“在哪做”的问题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所)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既要塑形也要塑魂。我市正以阵地网络化、场所规范化、内容项目化、活动常态化,让其成为践行新思想、传扬新风尚的主阵地。

日报0709A202.jpg

虎山镇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整合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打造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探索走出了一条最佳路径。

  按照“不推倒重建”“不另起炉灶”原则,整合现有社区、农村合适的场所,盘活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打通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体育健身“五大平台”。各中心、分中心、站(所)均达到了有标识、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管理、有档案的“六有”标准,使其真正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互动式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

  市文明办与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以省、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为平台,构建了一批服务站,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深挖革命精神内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莒县小店镇对滨水公园原有广场进行升级改造,设置了12处“最美小店人”好人典型展区、“爱诚孝仁”雕塑小品展区等,用鲜活事例打动人心,成为抓好阵地建设的“压舱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发挥乡村振兴文化是灵魂的作用,在安家村打造了“七一党建”主题公园文明实践站,为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阵地就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依托。阵地有了,如何做到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真正为基层群众带去文明新风,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所)以“讲、评、帮、乐、庆”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泰安路社区成立“红色宣讲团”,结合“主题党日”和重点节日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学校,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红色正能量;安东卫街道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等评选,引导广大居民向上向善、尊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探索建立邻里互助组、“村嫂”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日常照料帮扶,把幸福送到群众身边。莒县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庄户剧团和文艺演出队,在社区村居常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两城街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广场舞、电影为主,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实现活动常态化。

抓队伍、强支撑——

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是主渠道。市级2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16支社会志愿服务队行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宣讲、科技科普、家风传承等志愿活动,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注重形式上接地气,用鲜活手段吸引人,把新思想演绎活阐释好,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

  五莲县打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山花烂漫”志愿服务品牌,以接地气的形式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以讲给农民听、演给农民看、送给农民学、组织农民谈等形式,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在莒县,20家社会公益组织结对帮扶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打响了“大爱义莒”志愿服务品牌。

日报0709A204.jpg

志愿者寻访道德模范赵连翠

  各级部门组建了覆盖各个角落的志愿者队伍。市、县(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街道)建立志愿服务分队,各行政村(社区)还组建本土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地域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到农村去、到群众中间去。

  奎山街道坚持群众视角,瞄准群众关切,将志愿服务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涌现出了老党员盛丰明的“丰明和事佬”等志愿服务品牌,让新时代文明深入人心。

  打造文明实践工作的“日照模式”,尤需厚植生长的土壤。我市坚持供需对接,以基层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志愿服务“总菜单”,实践中心“端菜”与基层群众“点菜”相结合,鼓励群众“点菜”,切实解决好基层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最盼、最急、最忧的现实问题。通过制定“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不但把群众吸引过来参与,更把群众的心给留住。

  志愿服务队伍从小到强再到遍地开花,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激情、更有活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饱含着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更多期许。

抓成效、强根基——

解决“做扎实”的问题

  让文明实践工作“进村、入户”,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如春风化雨,文明之风吹遍千家万户,润物无声地浸润在百姓心田。

  盛夏时节的北京路街道车家村,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从村党支部书记孙伟的讲述中得知,这缘于开展的“美丽庭院”建设行动带来的深度变化。

  同样的幸福生活也徜徉在涛雒镇下元一村。老人孩子在树下嬉戏,村民经营着民宿旅游,编织着美好新生活,一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正跃然纸上。

  巨峰镇建立了固定“茶博士”文明实践基地6处,开展送技术活动到田间地头96余次,涉及茶农6800余名,助力“富民增收”。

  三个镜头、三个维度,却是同一种诠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一直以来,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习俗让人不堪其累。岚山区各村居以党员为主题组成140支“文明实践迎亲队”,把农村的婚恋陋习管起来。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自觉摈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陈规陋习逐步减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乡风成为群众的共识。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岚山区移风易俗的改变,彰显着文明实践工作的现实成效。

  “今后的任务是守成+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思想引领这个关键,抓队伍、抓阵地、抓活动、抓考核、抓群众参与,特别要下大力气抓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志愿者要和群众在一起,把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摒弃形式主义。”日照对下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思想的闪电,一旦深入群众、武装头脑,就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带动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我市展现出深厚的潜力和强大的韧性,必将凝聚精神力量,与全市发展大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更要重视农村、重视农民。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日照通过抓试点、强谋划,抓队伍、强支撑,抓阵地、强投入,抓考核、强督导,解决了“怎么做”“谁来做”“在哪做”“做扎实”四个关键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文明实践是篇大文章,是个大课题,决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必须下长常功夫,抓紧抓细抓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以新的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构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平台、新载体,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就要在内容上更接地气,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区县一级的枢纽和统筹作用,增强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适用性,提高文化供给的精准化、便捷化水平。

编辑:佘宗花
审核:孙翔宇
统筹: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