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与日报30年 | 我的园区梦想

发布时间:2019-06-05 09:09:47

  我的梦想与园区紧密相连,我的梦想在园区开发中如愿以偿。

  1990年,我在一个镇办企业当厂长。这年6月,我按照上级领导安排去日照参加建市一周年活动。我请来了能工巧匠把厂里唯一的一台130型运输车进行了装扮,车箱中间是锣鼓队,两侧是肩系“热烈庆祝建市一周年”彩带、手挚鲜花的八名女职工,我们兴高采烈,锣鼓喧天,一路高歌,由10多辆彩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市区奔去。活动结束后,举办方还在饭店招待了我们。参加了活动,看了大海,吃了海鲜,大家异常兴奋,不约而同地说:“噢,我们拥有大海了,我们是日照人啦!”是啊,这对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来说,其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毕竟不少人是第一次面向大海。

  几年后,组织上安排我到莒县城阳镇党委,分管镇办企业工作。那时,全镇的镇办企业就已有10多家,加上由镇办企业支持带动起来的村办企业也发展到了20多家,这些如雨后春笋的镇村企业的发展壮大,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企业规模在全市都是遥遥领先,发挥着村镇企业“领头羊”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分布在县城驻地的“四面八方”,很不集中,导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法统筹安排,从镇域经济一盘棋的大局来讲,“单打独斗”的水、电、气供给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了重复投资,造成了浪费。由于那时各个企业上马时又没有统一规划可遵循,愿在哪里就建在哪里,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发展快了、企业多了、规模大了,产业广了,加上对基础设施的配套各有所需,但又不能实现资源供给的集中配套,这是个大问题。对此,我苦苦在想,能不能建个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力求全镇企业资源共享,降本增效,以实现镇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这是我对建立工业园区的首次梦想。

  2001年1月,我任县外经贸委副主任,分管对外贸易,那时全县的对外开放、外经外贸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几家外贸企业由于受体制机制及管理的影响,都不景气,濒临倒闭。再如,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县的塑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形势很好。可是,新的问题也来了,老企业“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又忍受不了改革的阵痛,观望、等待、甚至聚众上访,局面尴尬,步履维艰。而新兴的出口企业由于外经外贸知识匮乏,即使办理外贸进出口权手续也很困难。对此,我们加强学习,靠上服务,出谋划策,迎难而上,突破了重围,开创了全县对外开放的崭新局面。两年多的实践我也悟到了一个道理,外经外贸必须“攥紧拳头,遵规守矩”。当时有三家塑料制品出口加工企业,由于对WTO规则了解肤浅,把握不准,操作有误而陷入困境。然而,面对当时外贸企业非常分散、多数在周边乡镇的局面,统筹管理很困难,于是我想,如果设立组建个全县外贸进出口加工园区,那该多好呀!这是我对工业园区的又一个梦想。

  实现追求园区梦想的平台来了,2004年4月,县委调我去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我既高兴又激动,因为我终于有了对追求建设园区梦想的机会。当时管理委会只有8个人,办公室是六间租用的平房,尽管我们的“营地”简朴,可管委会的牌子耀眼闪亮,整个团队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对莒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充满着火热的激情与美好的向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高兴归高兴,具体工作可不是光靠冲动能干好的,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当时规划的园区(起步区)开发面积为2.2平方公里,是2002年初开始规划设立的,位于振兴路以北、日照路以南、山东路以东、青年北路以西,规划区域内只有一家县属企业,其余全是农房和农田,即使已修建的两条道路也很窄,这是现状其一。其二是招商引资没有经验、路径不广、手里既缺钱又没项目,对此,自上而下都犯愁。三是老百姓的惜地情结一时解不开。“在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修路建工厂,以后吃饭怎么办?”加上当时财政紧张,对用地的各项补贴、补偿也不高,就近就业也没有岗位,群众的诉求有情可愿。面对困难,我们发扬不怕跑腿,不怕磨嘴,不怕碰壁的“三不怕”精神,四面八方跑招商引资,苦口婆心做群众工作。人心齐泰山移,不到两年的时间,落户在这里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达到了20多家。在加快起步区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就着手新城区的规划,拉开了园区“高起点规划、大规模开发、全员招商引资”的序幕。新一轮规划为日照路以北、莒安路以东、206国道以西、火车站以南,规划面积为11.4平方公里。那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以县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我们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拓宽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渠道,道路、电力、热力、通讯、市政等单位积极参与,多方联动,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基本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筑起美巢,引来凤凰”,浩宇集团、金禾博源、泰森食品等大企业、大项目陆续入园。

  开发在推进,梦想在成真。基于“莒县工业园区”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集聚优势,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正式批准莒县工业园为省级开发区,为园区的高层次大发展提供了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开发空间。2013年,莒县经济开发区升格为正处级单位,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将城阳街道的八里庄子等18个行政村和闫庄镇的宋家桥等9个行政村划归经济开发区,并将开发区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至此,开发区迈向了更加现代化、区域化的发展领域。落地项目越来越多,经济发展又快又好,到2017年,在全省131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中已上升为第37位。2018年,全区核心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5亿元,对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毋庸置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30年来,日照市园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2018年,日照成功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海上合作支点,现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日照高新区正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开始运营,日照综合保税区上半年将正式封关验收。

  日照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突出,潜力巨大。三十而立“正青春”,千帆竞发正当时。我们坚信,全市园区必将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做示范、当引擎,引领港城高质量发展驶向更加宽阔的洋面。(孟凡金)


编辑:刘源成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