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中国新闻奖自荐新闻作品公示

发布时间:2019-04-22 14:52:56

  附:作品刊登情况

丁肇中的两次“纠错”
本报记者 秦晓涵

  “重要的物理观念不能错,即使是在模型上。”
  “不要让学过物理的人看到这个,当成笑话!”
  7月12日晚8时30分,在日照市科技馆展陈设计团队汇报方案的会议室里,处处充满着严肃的气息。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话音一落,室内刹那间陷入一片静谧,几乎能听到人的呼吸声。
  参与汇报会的有丁肇中和随他同来的实验团队成员——几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家教授,而与这些世界顶尖的高能物理学家坐在一起商讨科技馆展陈方案的,是一批全球知名的模型制作工程师和展陈设计师。
  即使面对这样的顶级团队,丁肇中也“毫不留情”,依然多次指出模型制作和展陈方案中的问题。
  设计师汇报过程中,丁肇中为了看得更清楚,从座位上起身,缓缓地走到电子大屏前,仔细看着与他的最新项目—— AMS磁谱仪实验的相关内容,停顿了片刻,对设计师说:“这里是错误的。”
  “我们随后咨询相关的物理专家,看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这个实验。”设计师略显紧张。
  “与这个实验相关的人都在这个屋子里呢!”丁肇中回答。全场立时被丁肇中教授的敏捷反应和幽默话语逗笑了。
  汇报会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这位82岁的科学家从中午回到故乡日照后一直没有休息,仍然谨慎地研究着每一个设计细节,对模型制作和展陈方案中的错误一一进行纠正。“明天上午,我还要听修改后的设计方案。”汇报会结束后,丁肇中说。
  第二天上午9时30分,会议室里除了昨天参加汇报的人员外,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收藏保管方面的专家。
  再次参加汇报会,作为记者的我依然能感受到“紧张”的气氛。设计师刚开始汇报方案,丁肇中教授就把自己的座位从会议室的中间移到了离屏幕最近的位置,盯着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里,丁肇中教授累了就变换一下坐姿,没有休息,也没有喝水。
  日照市科技馆建成后,丁肇中科学生涯中对现代物理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6个著名实验的模型都将在日照市科技馆展示,其中有4个要全尺寸呈现,而AMS磁谱仪模型的制作难度系数最大。AMS磁谱仪运用在丁肇中教授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项目里,这是人类第一个送入太空的磁谱仪。为了更好地呈现AMS的实验场景,还特地按照1:15的比例设计了国际空间站模型。
  当丁肇中教授在审查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模型时,发现里面有错误,要求纠正。
  设计师解释道:“设计制作国际空间站模型存在一定难度……”
  “你们跟国际空间站那边有联系吗?”丁肇中问。
  “没有。”设计师回答。
  “谢女士(丁肇中教授的行政助理),请把我的手机拿过来。”说罢,丁肇中拿起手机拨通了国际长途电话,与国际空间站工作人员沟通后,解决了模型中的错误问题。
  “重要的物理观念不能错。”丁肇中教授环视一下会场,反复强调。
  记者从日照市科技馆了解到,两次汇报会上,丁肇中教授共为设计方案纠错42处。

编辑:李正秀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