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提振城市“精气神”
——2018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在变革的意识深处,在前进的行列之中,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它凝魂聚气,它固本强基。
当日照从“蓄势积能”迈入“发力超越”的新时代,精彩生动的理论宣讲补足精神之“钙”,鲜明有力的舆论宣传引领发展航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熠熠生辉,繁荣发展的文化事业让群众其乐融融。
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2018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一、三、五”总体发展战略,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主动融入日照发展大局,劲鼓时代风帆,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强的舆论支持、丰润的道德滋养,为发力超越的日照注入不竭思想动力。
高举思想旗帜
凝聚奋进力量
伟大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指明奋斗的方向。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关口,日照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力走、往心里走。开展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面对面》等重要理论辅助读物的学习宣传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社科专家宣传干部”宣讲、“中国梦·新时代”宣讲、“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主题”宣讲……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着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激发全市上下奋楫前行的强大力量。新闻战线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题访谈,“重大项目聚焦”集中采访,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次办好”改革等重大主题宣传,一篇篇聚民心、鼓干劲、促发展、有高度的重量级报道,全方位展示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融媒体发展迈出崭新步伐,开展了首次异地融媒体直播报道,市网信办组建日照新媒体联盟,日照报业传媒集团着力提升融媒体产品质量,“主流日照”(小海豹)客户端和小程序成功上线。
本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悟到新时代精神力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中央、省委分别确定五莲县、岚山区为试点单位。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分中心56个、实践站(所)277个。其中,岚山区、五莲县的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现全覆盖。
在发力超越的新时代,更需要聚合强劲的网络正能量。制定出台《日照市关于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升了全市网军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建立了覆盖乡镇、社区、行业、系统的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网上舆情管控负责人和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左右联动、上下贯通、专人负责、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测网络。
驰而不息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守好主阵地。市委专门成立市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和市县巡察。市委宣传部定期对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维护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传递向善力量
构筑精神高地
良好的文明生态铸就城市发展新高度,而这与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稳步提升密不可分。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一点一滴、润物无声地汇聚城市精神。
从新建“党史展览馆”挖掘红色资源到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水平;从以“砥砺四十年·奋进新日照”为主题的新闻专题报道到“讴歌新时代·礼赞新日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从“与改革同行·为日照喝彩”理论研究及文艺精品创作到编纂完成和发行了《日照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一系列接地气、群众喜爱的活动,为全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开展关爱帮扶,为贫困群众送去浓浓关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礼让斑马线、我为你点赞”文明劝导活动、“阳光日照 志愿之城”服务品牌等已经成为城市鲜明的印记之一。
林海社区居民搭建的“最美人梯”成为社会文明的生动实践。评选表彰出10名全市第六届道德模范及20户文明家庭,传递出向上向善的满满正能量。深入挖掘出了一批有血有肉、接地气、有温度的道德模范事迹,感染带动了身边群众。
不仅如此,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持久唱响文明新风之歌;“移风易俗 文明祭祀”“庆祝丰收 文明中秋”等活动,倡树了文明新风。
精神文明的力量,写就了日照和谐幸福的基调,铸就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之魂。
奏响时代强音
激发赶超合力
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弹奏出发力超越的最强音。
“请进来”聆听发展的铿锵足音。首届中国日照·金贝壳国际纪录片周、百家媒体聚焦日照暨2018中国·日照海洋狂欢季、瓦日(晋豫鲁)铁路经济带报业联盟成立暨采风活动的成功举办,提高了日照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首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发现日照之美’新闻摄影大赛”,在中央媒体刊发稿件76篇,省级媒体刊发稿件40篇,这是近年来我市报道数量最多、传播效果最佳、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对外宣传活动。
“走出去”发出日照“好声音”。制作推出了《阳光海岸 活力日照》等2部城市外宣专题片,协助山东卫视拍摄了航拍专题片《飞阅齐鲁》。组织了中国啦啦操文化节、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的对外宣传,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形成舆论热点。日照农民画《日照民俗图》亮相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沂蒙画派”赴延安、井冈山开展绘画交流活动,阳光女子乐团赴瑞典、德国开展文化交流,搭建起了日照文化对外交流新桥梁。
一年来,“日照声音”越唱越响,“日照故事”越讲越精彩。在中央、省主要新闻媒体刊发重点稿件800余篇(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在重要版面先后4次对我市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了“来自家乡的问候·一封家书”活动,向国内、境外知名日照老乡寄出家书,汇报家乡变化,传递浓郁乡情。
新闻发布工作同样传播出了“好声音”。实施新闻发布质效提升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新闻发布会全程网络直播,省委宣传部刊载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这一年,广大宣传干部在思想解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带来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气象。干部政治、思想、组织和“庸懒散虚”方面的作风明显转变,提振了队伍精气神,厚植了内生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
积蓄发展新动能
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日月交替中,孕育着一座城市的根和魂。
如春风化雨,从城市到农村,文化之树浸润到城市的角角落落,长出一片片青葱绿叶,增添了城市的自信和从容。
着眼于文化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提升了8个基层文化示范片区和2个公益性创意文化服务项目。开通了“日照市图书馆流动服务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了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继续推进了“千百重点文化工程”,新培育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17个。同时,本着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原则,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探索实施了“乡村文化大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日照模式,推动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举办2018中国(日照)元旦迎日祈福大典、日照市“讲文明,树新风”元宵灯会、首届中国·日照(太阳城)诗歌节……从播文化演绎无限精彩,到种文化惠泽百姓民生,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土壤,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于润物无声间,引领市民向着幸福生活的方向阔步前行。
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展现全市上下投身改革发展火热实践的精品力作。夏立君散文集《时间的压力》荣获“鲁迅文学奖”,实现了我市文艺创作的重大突破。赵德发小说《人类世》荣获第十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奖,长篇小说《历经》入选中国作协2018年度重点扶持作品。
日照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不断深化文化发展改革,不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快马加鞭、百花竞艳。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制定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办法。日照被授予“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称号,东港区、岚山区、莒县和五莲县同步被授予“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区县”称号。
文化产业发展迈出高质量步伐。日照文创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春风十里获评第六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白鹭湾艺游小镇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文化产业项目手册。“金种子”孵化器、嗡嗡乐园、花仙子生态观光园项目获得省文化领域专项资金扶持。组团参展第14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我市对外招商推介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固信念之基,铸兴市之魂,奏昂扬之歌,释改革之力。时间已经翻开崭新的一页,日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镌刻属于今日的印记,创造辉映未来的荣光,不断与我们的城市一起,向着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目标,迈动铿锵有力的步伐,执着前行。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