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加大投入 完善规划 深化整治

日照全面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

发布时间:2018-11-28 15:30:20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安监局就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有关工作情况向社会发布。

1.jpg

  根据国家、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政府印发了《日照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确定从2017年3月—2019年10月,在全市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

  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编制了《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将《实施方案》部署的37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形成了全市综合治理作战图、时间表,建立了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制度。

  目前,全市共有危化品企业1399家,涵盖了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等各环节。主要分布在“两园一区一港一点”:“两园”即岚山化工产业园和莒县海右化工产业园;“一区”即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一港”即岚山港区;“一点”即浩宇集团危化品企业重点监控点。

2.jpg

  其中,生产企业21家;储存企业28家;经营企业1291家;道路运输企业32家;现有穿越公共区域危化品管道19条;码头作业企业24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危化品发展规划、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提升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

  深入摸排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制作了危化品安全风险分布“一张图一张表”,建立了风险分布和重大危险源风险管理档案,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强化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事故发生。规范化工园区管理,深入开展了专项整治,强化危化品运输管理。

  加强规划布局准入,严把源头管控。编制完成了《日照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岚山化学工业园区消防安全规划》和《莒县海右化工产业园消防专项规划》,出台《日照市化工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同时,建立部门联审制度,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加强依法监管,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力推进双体系建设,目前全市27家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和3家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完成双体系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安全审计,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应急救援工作。市安监局设立了副处级危化品监管办公室,岚山区也设立了副科级危化品监管办公室,增设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经济开发区监察大队。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每年定期开展演练活动。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力度。累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2000余人,积极实施“12213”安全人才工程,推行第三方监管服务。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秦钊)


发布会答记者问

  问: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规划布局和准入条件等源头管控,请问日照市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答:加强行业发展规划布局,严格市场准入,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管控的源头,只有科学地规划、严格的把关,实施关口前移,才能为企业以后的安全发展、做大做强打好基础。目前,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制安全发展规划。市安监局编制了《日照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对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明确了安全发展规划意见。今后我市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就要严格执行落实这个规划。二是开展了“进区入园”工作。结合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开展了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工作,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进入专门的化工园区,不在园区的要逐步关停淘汰。省政府已经批准公布了岚山化工产业园和莒县海右化工产业园,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也已经向省政府申报,以后新上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进入以上三个园区,现有园区以外的企业要逐步搬迁入园。三是提升准入门槛。市政府出台了《日照市化工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原则上不再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5亿元(不含土地费用)的新建、扩建危险化学品项目,明确提出禁止新建剧毒化学品项目,严格限制涉光气、硝酸铵、液氨等高危化学品项目。通过这些政策规定,提高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门槛,杜绝小项目,严控高风险项目,以此来提升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专业性很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非常重要,请问日照市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答:人才兴市是我市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当前制约我市化工安全生产水平的主要矛盾也主要表现为化工安全人才缺乏、专业层次不高。因此,加强化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也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人才招引。近年来,岚桥石化、中海外能源、海右石化等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重要性,都制定了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先后从齐鲁石化、青岛炼化等省内外大型企业陆续引进了10几名安全、工艺、设备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安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实施借才引智。从去年开始,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岚山化工园区、岚山港区和莒县推行第三方技术机构服务安全监管,由第三方机构委派16名专家常驻我市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为我市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三是实施岗位成才工程。我们在招引外部人才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内部挖潜,开展了岗位成才工程,强化对企业现有员工的培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5期,共培训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操作员工2000余人。岚山区政府实施了“12213”安全人才工程,计划三年内由中国石油大学培养100名专业监管人员、2000名企业班组长、200名企业中高层安全管理干部和100名综合性安全技术专家,为企业引进3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这些手段,逐步解决化工和危化品发展的人才瓶颈,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编辑:佘宗花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