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日照地名故事|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发布时间:2018-10-10 09:00:08

以传说为名

  如莒县刘家官庄镇五花营村,相传曹操于此立曹公城,且安五营,明初刘、张二姓从东海县迁此后,以此传说故名。

  五莲县叩关镇叩官村,据考,明初韩、马、徐三姓从山西迁此,分别建墙夼、窑沟、东园三村,后凑居一起,得名凑官庄。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捻军经此,将凑字误听为扣字,因担心被扣住,未敢进村,村以此故免遭兵祸,遂改名扣官庄。清末,王姓发迹,更名为扣官庄,后简称今名。响场村,据《刘氏族谱》载,明初,刘姓从胶州迁此立村。相传“早年村中有一丁姓富户,用木板铺设打谷场,用12匹佩戴银鞍、金铃的马打场,响声很大,远处可闻”故名。

  五莲县高泽镇有一水西河子村,据《刘氏族谱》载,刘姓于清初迁此立村,以“王母娘娘路经此地,曾在前河梳洗”的神话传说,取名梳洗盒子。何姓迁入后,以河水西流改称今名。原石场乡有一村名船坊村,据考,明初张姓自海州迁此,于河北岸立村,以“古时船泊河中”的传说,取名为船坊。

  五莲县松柏镇的金牛岭村,据许氏墓碑载,许姓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今东港区陈疃迁此建村,以“金牛洞里跑出一条金牛,踏在西岭的石板上一个牛蹄窝”的神话得名。另许孟镇有一村名后饮马庄,据考,明初丁、许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前有一泉子,亦称饮马池。相传有一神仙在此饮马(至今石上留有马蹄印),以村位于泉后,故名后饮马庄银。中至镇有一村为大将村,据考,明初陈姓立村,以“古时曾有一大将率兵驻此”的传说得名。

  又如莒县碁山镇的夜珠泽村,据《莒州志》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赵氏自山西先徙益都,后迁此定居,传说村中有一汪,夜有明珠发光,故取此名。

  此类地名在日照还有岚山区碑廓镇的碑廓等村。

以从事职业为名

  如莒县小店镇小店村,据《莒县民政志》载,元代初,田、魏两家迁此,一家在道旁开店为业,因店小,故名小店。招贤镇东瓦村,明洪武年间陈氏自直隶迁莒城,崇祯年间迁此建村,以烧瓦为业故名浮来山镇的前石灰窑村,明洪武年间高氏于此立村名青龙官庄,清顺治年间建石灰窑,与后石灰窑前后故名。寨里河乡的小窑村,明洪武初年(1369年)张氏自日照迁此,立窑烧小香炉,因成村名。

  又如五莲县中至镇的窑峪子村,据《五莲县地名志》载,明初薛姓从今莒县大石头薛家村迁此立村,因村地处低洼处,又以烧木炭窑为业而得名。洪凝街道的大窑村,据《王氏族谱》载,明天启年间王姓由莒南县马蹄尧迁此立村,因从事陶器业和村北咸邱楼取名咸邱窑,后简称今名。该街道还有一村名为李家菜园,据《李氏族谱》载,李姓兄弟二人于清康熙年间,从日照县挑沟迁此立村,以种菜为业,取名李家菜园。松柏镇的香店村,据《史氏族谱》载,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史姓由今本乡墙夼迁此立村,以制香、开店为业,得名香店。

  另外,五莲县于里镇的赵家窑、范家窑,潮河镇的菜园等村亦属此类地名。

以军事设置为名

  如岚山区驻地安东卫街道安东卫,据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和康熙十二年《安东卫志》载,古为海防首要之地。春秋时期是纪国的城邑,名曰“纪障城”,后属齐又属莒国。公元前523年齐国伐莒,莒国君主曾奔此避难。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安东卫,以安东卫方故名,后相沿成地名。卫下设五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立安东都司营,分防岚山头、张洛(今栈子)、涛雒、夹仓海口。乾隆十七年(1742年)并卫于日照县。乾隆八年又设立巡检司。

  岚山区巨峰镇驻地巨峰,原名为殷家村,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以三面环山、群峰壁立,改名为巨峰,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青州兵备道康天爵为杜绝盐商私贩,在此设立营寨,置兵镇守,名为“巨峰寨”。对此,《巨峰寨记》载“巨峰在日照西南隅,青州兵备所筑也。为古琅琊地,西距沂济,东北濒海,实东秦要害之区,我国家建官具有深意或营土以分防或屯田而遥制而又专之以兵宪者……”。

  莒县寨里河镇驻地寨里河村,据《莒县志》载,明代马氏自江南迁此立村。南宋嘉定年间红袄军曾在此安寨抗金,因名寨里河。董家屯村,明永乐年间董氏以立军工而屯此建村,故名。招贤镇的东全寨村,据考,于明永乐年间由朱氏建村,所处曾设军营扎寨,民的保全,故名。

以寺庙为名

  如莒县陵阳镇大寺村,据考,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氏由龙尾迁此,村北有古佛,初名东寺庄,1949年改今名。果庄乡三官庙村,明万历年间,杜氏于此立三官庙,村以庙名。峤山镇有一村为朱家庙子村,据《莒县民政志》载,明洪武年间,刘氏自日照迁此,因河对岸山如卧猪,上有庙,称猪架庙,以庙为名,后为今名。东莞镇天齐庙村,金代明昌年间季姓迁入,其一支居此,村因庙得名。季姓另一支则移居该镇玄武庵村,据考,其村名因隋代所建玄武庵而名。

  五莲县许孟镇东玉皇庙、西玉皇庙,街头镇马叉寺,于里镇后莲池寺、西莲池寺,高泽镇三教堂、许孟镇佛堂村、松柏镇七莲子、叩关镇老君堂、石场乡霞克院亦属此类地名。

以谐音为名

  如五莲县洪凝街道的却坡村,原名阙坡,元末,王、桑两姓迁此,在东南岭下坡垦地结茅,取名阙坡,后以谐音改为今名。中至镇的道由欲村,该村坐落在中至河西岸,据《陈氏族谱》载,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陈氏兄弟二人由江苏海州迁今高泽镇邱村。永乐三年(1405年)其中一人携子迁此立村,以村处丘陵、河谷间,取名到有欲。1912年莒县变更区划时,取其谐音写作今名。许孟镇的福禄头村,据《郑氏族谱》载,明隆庆年间,郑氏从今本乡前长城岭迁此立村,以村东南一山顶形似葫芦,村傍山,得名葫芦头。清末,村人恶其名,遂取吉祥意,以谐音更为今名。

  五莲县街头镇驻地镇头村,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十二年,李姓从邻村东红河迁此立村,以传说齐国大将孙膑曾在此摆阵与袁达作战,此地为阵头,以谐音的名镇头。松柏镇的毛家河村,据《张氏族谱》载,明万历年间,张姓由诸城普庆迁此立村,因村南河边有一巨石似猫,取名猫家河,后取其谐音,更为今名。(作者:辛崇法)


编辑:穆盛娟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