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与《日照日报》征文】我的26本读报笔记

发布时间:2018-07-04 08:23:31

臧玉玺

  物换星移,《日照日报》已创刊60年。我出生在1989年6月,无法体味早些年《日照日报》所走过的峥嵘历程。60年岁月时光涤荡,《日照日报》茁壮成长。她与开放发展的日照一路同行,她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颔首相待。

  时间回到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在日照举办,那时候我在读高二。有一次,我去学校团委办公室,看到书记的报刊架上有《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关于水运会开幕式的报道,我一下子就被那精美的报纸版面吸引住了。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喜欢上了看《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每次去学校团委办公室时,我都会向书记索要报纸带回教室。

  手捧一份报纸,从版面到内容,从头条到专栏,从新闻到评论,每一篇我都仔细读、认真看。看到精彩的版面或者新闻内容,我就会在报纸上标注,然后将它收藏起来。

  几年后,我跑去省城工作生活。想阅读纸质版报纸就有些难度,也就不能再在报纸上涂画标记了,只好守着日照新闻网等每天的数字报更新。遇到精彩独到的内容和版面又不想滚动鼠标走马观花,彼时,我萌生了做笔记的想法。当即跑去文具店,买了笔记本,开始写我的读报笔记。

  为集中精力,我每天都会花上近两个小时去读《日照日报》《黄海晨刊》。大约就是在起床前或是临睡时,边看边做笔记。这几年累计下来,我写的读报笔记已经有26本了。 

  对强烈渴望知识的我而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符、每一张图片,都是养分。翻一页新纸,写上日期,阅报时间,读完《日照日报》再挨着《黄海晨刊》,我抄下好标题,摘下好内容。还有那些精美的版面,加上每一档大活动连载,从开始到结束,从背景到感悟,都要详实记录。我始终将手中的报纸当做教材,认真思考,用心研读。

  比如,2017年1月12日,《黄海晨刊》新开“林桂波记录——俺爹俺娘”专栏,我把17期跟读完毕,在笔记本上写下“爹和娘,至高无上的人生导师”的感悟。我又记起2009年4月3日,彼时的《黄海晨刊·大周末》上,林桂波的《俺爹俺娘》稿件首发。就是这样,笔记写多了,思考越来越多,对报纸上一些精彩的稿件印象也愈发深刻了起来。

  读报做笔记这么久,我一直在思考:报业品牌形象到底该如何呵护?我认为,这需要有良心的新闻队伍,需要有可读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有灵巧活泼的版面设计,更需要初心不改的日照日报人。

  今年正月初七,我忽然听说日照日报社的陈为峰老师罹患重病的消息,内心难以平静。因为《陈为峰讲故事》栏目,我格外关注每周三的《黄海晨刊》。当天夜里,我翻阅20多个读报笔记,整理出自2017年1月11日到2018年2月7日《陈为峰讲故事》的52个版面。我一边翻阅笔记,一边整理版面,想起之前在活动中遇见陈老师的情景,泪珠不禁在眼眶中打转。5个月的稍纵即逝,大家都在等着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康复回家。

  像陈老师这样的新闻战士,是日照日报社优秀向上的团队代表。感谢你们贴近权威的新闻报道,感谢你们温暖精彩的版面策划,感谢你们为这座以大海闻名的城市立传,感谢你们为老百姓讲述的日照好故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03年11月1日,日照新闻网门户网站开通。2003年11月8日,《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数字报上线。2014年11月,日照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线。2016年8月,日照日报客户端问世。2018年6月26日,“主流日照”客户端和小程序联袂上线……形成具有日照报业特色的新媒体矩阵,《日照日报》也不只是一张报纸。媒介日新,纵然墨香搬上屏幕,我读报做笔记的习惯不会改变。

  坚持读报近十年,我追随日照日报社的每一次精彩发布而不断成长。渐渐的,我也尝试着用我手写我心。2010年9月13日,我的第一篇通讯《农村小学里的特殊一课》在《黄海晨刊》发表,再之后有幸发表了一些人物通讯、行业新闻、读书笔记、青春回忆、菜谱展示等38篇稿件。2017年10月14日,我被评为日照日报社“十佳读者”,能得到报社对读者的最高褒奖,我内心无比激动。特别是2018年2月22日,我采写的《公交驾驶员的大年初一》在新年后的第一期《日照日报》头版刊发,这也是我在党报上的首发稿。从“读者”到“作者”角色的转变,是自己举着报纸扶着眼镜勾勾画画的用心坚持与历练成长。

  6月28日,我给日照日报社一位朋友发信息祝贺《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六十年磨一剑,感谢一路领航。”“感谢用心关爱,”他回复我说。

  回首凝望,《日照日报》的成长历程仿佛就是一场灵魂的蜕变。这张报纸的蜕变,一如这座城市的蜕变,让人激动,令人期待。时间在走,逐梦远航,我将继续坚持着读报做笔记的习惯,这是我30年来做的最好的坚持!

  (作者单位:日照龙吟传媒)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