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我与《日照日报》征文】初识·结缘·相伴

发布时间:2018-07-04 08:20:35

滕以来

  悠悠岁月,滚滚红尘。时光留不住我们的青春年华,也留不住我们的人世沧桑,唯一能够留得住的是那些曾经让我们感觉美好的记忆。

  值此《日照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这个有着作者和读者双重身份的“铁杆粉丝”,不禁回忆起与良师益友之间发生的几段刻骨铭心的往事。那是1988年春节前我从部队回乡探亲时,从亲朋好友口中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烈军属颁发的春节慰问信,我们村和邻村有的没有收到。于是在过完春节后,我便揣着一封自撰的个人来信,找到了当时办公条件简陋的日报社,时任副总编辛本初和安茂瓒,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穿着一身国防绿的的“不速之客”。

  看到两位副总编都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我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并把信件当面递交给主管编务工作的安副总,不料他一看就在上面签下了“拟在下期采用”的意见,并随即转于厉名震老师负责编稿待发。不久,我在部队收到了报社寄来的一份样报,上面以“来信照登”的名义原文刊出,标题是《这两个村有的烈军属没收到市委、市政府的春节慰问信》,署名为“胶南县隐珠山前驻军一战士”。

  1990年初冬,部队上报批准我转业回原籍安排工作,到市民政局安置办问询相关安置政策时,有关领导向我介绍了当年市乡村三级关于联合为退伍复员军人办实事的情况。正可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我出于职业习惯和对新闻的敏感,便以《市里拿一点、乡里出一点、村里帮一点 我市为退伍军人排忧解难》为题,连夜赶写了一篇经验介绍式的动态消息,回送市民政局主管宣传领导审稿定夺后,就直接送到了日照日报社编辑部,并很快在第248期《日照报》上刊发,非但其宣传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还从此与故乡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为宣传日照寻找挖掘新闻素材,为报社及时提供“新鲜活鱼”。

  1991年1月已初步确定转业到原石臼港务局供职的我,兴奋之余骑着自行车跑到市百货大楼,赶时髦购买了一只电子音乐报时石英钟,并由此引出了一个《三换石英钟》的故事,又在《日照报》上发表,责编还是令我尊敬的厉名震老师。应邀前来报社讲学的新中国第一个新闻博士童兵教授,在给学员们授课时曾专门提到了我的这个作品,并不无遗憾地指出了此稿存在的一个缺陷:作者如果将开头的“不久前”换成具体时间,那就可以申报参加我国综合年度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因为在他看来此稿最重要的新闻价值,就在于国营商家在步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勇于率先打破沿习已久的“货一出门、概不退换”的消费旧观念,能够带头树立“不满意就退货”的消费新理念!

  1991年6月我正式成为港务局党委宣传部的一名专职通讯报道员,迄今27年来已与日照日报社的很多编辑老师建立了感情日益深厚、业务合作密切的工作联系,在经常不断地为报社提供新闻稿件的同时,年年积极带头订阅《日照日报》《黄海晨刊》。

  2015年,组织上安排我回家休养后,我还仍与这两份总想先睹为快、爱不释手的报纸朝夕相伴,难舍难分!

  (作者单位:日照港股份二公司)

编辑: 万德方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