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让每一名贫困学生不辍学、上好学、能就业

日照教育扶贫“一档四全”普惠莘莘学子

发布时间:2018-02-05 08:12:40

 

 

 

  本报记者 黄建玲
  “感谢一系列教育精准帮扶行动,让我圆了大学梦,让母亲有了贴心照料,让我们家对未来生活又充满了信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等有能力了,把爱的温暖传递下去。”近日,贫困大学生董相兰谈起教育扶贫对她的影响,满怀感激。
  家住莒县龙山镇北上涧村的董相兰,去年以637分的优异成绩被山东交通学院录取,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大学梦。“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对我的帮助。为了让我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们为我在市区找了强化学习的培训班,免费学习了三个月,这对我考试帮助很大。”
  同样,董相兰上大学的学费也有了着落,平日里就有很多热心人士资助、捐款,这些她都记在心里。而且“高等教育阶段,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6000元,全额补助学费。”教育扶贫全学段资助体系,也让董相兰吃上了“定心丸”,但是,上大学要离开父母,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身患残疾的母亲。
  董相兰说,自从她父亲因癌症在2012年去世后,照顾残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她身上,每当考虑到上大学后,母亲没人照顾,她就很忧心。“第一书记”工作队在得知她的情况后,决定定期上门帮助干活,解决董相兰的残疾母亲日常照料问题,这让她觉得非常暖心。
  “村里还建起了400亩扶贫桃园,我们家还能从中进行分红收益,除此之外,工作队还帮母亲申请了扶贫公益岗位,每月有700元收入,解决了家庭收入问题。”如今,董相兰说起这些仍然激动不已,她说,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来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份爱心在接力中不断壮大。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像董相兰一样,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获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是阻断贫困传递的治本之策。
  为此,日照专门探索建立了“一档四全”工作机制,确保让每一名贫困学生不辍学、上好学、能就业,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据介绍,“一档”就是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实现贫困学生信息详尽入档、人生规划有方向、成长追踪可监测的精准化、动态化管理。“四全”就是建立全过程帮扶体系,针对学生学业涉及不同阶段、不同学校的特点,实行接力跟踪、定期分析、分类救助,开展班主任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确保对每一名贫困学生精准帮扶。
  为了帮助每一位贫困学生,日照建立了全学段资助体系,在全面落实省以上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市财政设立专项教育扶贫资金,对每一学段在校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3000元至6000元。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投入资金6356万元(其中2016年2872万元、2017年348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124人次。建立全方位关爱体系,依托“小草学堂”“牵手关爱行动”、留守儿童活动站等载体,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情感沟通、心理疏导等工作。
  目前,全市基层关爱活动场所已建成301个,招募志愿者2210名,亲情关爱贫困学生2711人,覆盖全市70%的行政村。建立全覆盖就业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面临毕业需要就业的,由人社部门落实就业,不落一人。对初、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入高一级学校和迫于生活压力提前就业的两类贫困学生,实施“小白杨”计划,提供技能培训、能力提升、创业帮扶等一站式精准服务。
  据了解,目前日照已建成“小白杨”技能培训基地6所。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劳务输出、公益岗位安置、“小白杨”计划等方式,全市共有1290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就业,实现了贫困学生“应就尽就”。

 

编辑:穆盛娟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