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演绎大发展
——日照银行10年上缴税金11亿元
本报记者 裴颖
其实,在全国这只是一家“小银行”;但是,就是这家“小银行”10年间却创出了大辉煌:
竞争力在全国14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居前5位的区域性银行,
连续5年被山东银监局树为标杆的“良好银行”,
在2009年山东省176家地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名列第一的银行……
这不只是一家银行和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缩影!
从2000年12月28日成立至今,短短10年,日照银行在摸索中成长壮大,走出了一条近乎完美的“小银行”大发展之路。
萌芽:脱胎于城市信用社
上世纪80至90年代,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伴生物,城市信用社应运而生。当时,县级日照市市直工业、五小企业、乡镇企业、商贸流通业发展很快,但资金匮乏,1988年1月26日,在现东港区政府院墙东南角,日照第一家城市信用社诞生,当时有5名员工、14.95万元的注册资本金。
这,就是日照银行的萌芽。
同年5月,成立石臼城市信用合作社,挂靠石臼办事处;1992年末和1993年初,成立莒县城市信用合作社、五莲县城市信用合作社,分别隶属莒县人民政府和五莲县人民银行;1994年11月,成立日照市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心社。
1994年底,日照城信社全系统存款余额67650万元,1995年增至96832万元,1996年达到120575万元;人员由1988年的11人增至1996年的648人(市区),营业机构最多时69处(市区)。
虽然在很长一个时期,城市信用社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下、不良资产比例高、抗御风险力差,形成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改革势在必行。
1995年9月,《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出台,城市商业银行的时代到来了。
蝶变:组建城市商业银行
站在10年的节点上,日照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费洪军回忆起来仍非常感慨:“日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历经曲折,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才能成龙!”
2000年5月,人民银行重启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当年6月,市政府向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提出组建日照市商业银行的申请。
同年12月,日照市区城信社系统成功组建为日照市商业银行,副市长刘丕祥出任董事长,费洪军任党委书记、行长。
同年12月28日,我市第一家独立法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日照市商业银行宣告成立,注册资金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