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日照运动员亚运会夺金之际
本报记者 许静
日照体育收获亚运惊喜。
11月21日,广东汕尾。红海湾畔,在刚刚谢幕的亚运会帆船比赛上,代表中国参赛的日照籍运动员王宁勇夺女子帆板米氏级金牌;蔡丽萍摘得女子帆船470级比赛银牌;丁铭成在男子帆船420级比赛中获第六名。
连同18日赵林获得的1枚跆拳道铜牌,本届亚运会日照共摘1金1银1铜,取得了又一个振奋人心的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日照体育主要致力于武术、田径等传统项目,但一直没有形成特色和优势。随着打造水上运动之都战略的实施,一项项水上赛事接连花落日照,日照竞技体育突出了水上运动这一特色,打开了自己的广阔天地。
世帆赛基地、水运基地建成后,帆船、帆板、皮划艇、赛艇等水上项目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场地基础;世帆赛、水运会、十一运会部分水上项目比赛等40余项国际、国内赛事成功举办,让日照体育人锻炼了队伍,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经验。
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支持,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对重点竞技项目和潜力运动员的扶持、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大。2008年,我市成功申请山东省优秀运动队(帆船、帆板项目)“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如今,在保持武术、跆拳道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帆船、帆板、赛艇、自行车等项目日益发展壮大,日照市正逐步形成了以水上运动项目为龙头的竞技体育新格局。
本次亚运夺冠的王宁,2001年从岚山碑廓中学选拔到市体校。她的启蒙教练——市体校教练韩景波九年来一直关注和支持着王宁,师徒几乎每天都要通电话。世锦赛女子帆板冠军、全运会女子帆板冠军朱华丽,全运会赛艇金牌获得者韩小燕、王蕾,亚运会跆拳道铜牌获得者、全运会跆拳道冠军赵林,同样都是在市体校训练后被输送到省队、国家队的。
正所谓厚积薄发。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周期约为4—8年,从提出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突出发展水上项目,到2006年帆板世界锦标赛勇夺冠军,2009年十一运会上收获4.5金,2010年省运会金牌总排名跨入全省前十,广州亚运会摘1金1银1铜,日照竞技体育迎来金灿灿的收获期。
水上运动带给日照竞技体育的,不仅是金牌的接连突破,因为积累了众多大赛经验,张永华、徐磊、徐丛利3名日照裁判此次均被邀请执法亚帆赛。
目前,朱华丽、王宁均是国家帆船帆板队种子选手,有望出征2012年伦敦奥运会;日照加大选拔培养力度,已形成后备人才梯队;日照帆板队作为省二线队,正跟随省队在海南集训。水上运动之都的金牌征程,尚有更多精彩可期。
(本报汕尾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