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要投稿

"进退"催生动力 日照企业家信心指数透析

来源:日照日报 发布时间:2010-10-22 09:06:00

   本报记者 李敏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一季度是148.56,二季度是 137.64,三季度是151.18。
    今年以来,我市的企业家始终对当前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始终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而到了第三季度,信心指数创2007年以来新高,进入“较强景气”区间。
    企业家的信心源自持续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面对愈加复杂的经济形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各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打造蓝色经济区、发展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有利时机,加快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步伐,随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今年一季度我市经济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回升向好,二季度、三季度则继续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保持较强活力,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审核最新反馈,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23.49亿元,同比增长15%。
    而我市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家的信心基石。
    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确定了发展方式的“五个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八个调整”后,转方式调结构给全市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产业内部正在按新的方式进行组合。
    如今,依托港口,突出蓝色优势,我市大力培植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蓝色产业集群。今年,全市确定了169个大项目,总投资额将达2791亿元,其中临港工业项目58项,占34.3%。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现代威亚发动机三期、亚太森博浆纸三期、森达美棕榈油等一系列带动力强、引领蓝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东方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活点物联网浏览器、蓝晶易碳光伏组件、天一生物科技等100个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我市加快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步伐更加稳健。
    不仅如此。我市还把节能减排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既重“剔除”——5月24日,全市集中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10条,共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62万吨,实现节能47万吨标准煤;更重“引进”——7月初,总投资12亿元、占地286亩的丰华特种聚酯薄膜项目1号生产线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土地利用率高、污染低等特点,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退,是剔除落后产业、产能;进,是向高端产业进军。一退一进之间,见证的是我市在节能减排中乘转方式调结构之势,谋求产业结构更优的精彩转身;一退一进之间,收获的是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坚定增长,顺理成章地成为必然。
编辑:
审核:
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