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高峰,请市民尽量绕开施工路段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目前,市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全力推进,正在施工的作业面有36处,其中施工路段24条,过路顶管10处(已完成2处),换热站点2处。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上下班高峰时,一度造成部分施工路段交通拥堵。8月19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市热力公司有关负责人。
改造完成后,供热管网将覆盖新市区、东港区、开发区
由于市区供热管网覆盖不足、供热热源规模小且布局分散,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区域特别是老城区居民冬季取暖没有保障,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根据《城市供热专题会议纪要》,确定在市区实施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
市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以华能日照电厂为主热源,对两台35万千瓦的机组进行改造,以市热力公司1#、2#、3#供热站作为辅热源和应急调峰热源,敷设管网93公里,对市区集中供热管网实施一次性建设改造。
整个工程建设4座区域换热站,涉及全市33条道路的开挖,计划今年9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工程实施后,供热管网将覆盖新市区、东港区、开发区,供热能力达930万平方米,能够满足近几年主城区的用热需求。
旅游旺季停止施工,
将无法按期完工
市区集中供热改造提升工程工期从5月份至9月份共计4个月,若7、8月份的旅游旺季停止施工,将无法保证工程按期完工。该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量大、工期非常紧迫,如果不全面推进,将无法保证今冬供暖投入使用目标的实现。
工程开始前曾考虑让管道走绿化带和人行道下面,但人行道下面的地下管线较多,容易与供热管道冲突。而且工程施工适逢夏季,绿化成活率低,绿化恢复费用与道路恢复期费用基本相同甚至更高。绿化恢复时间长,一旦走绿化带,新长出的植物与道路两侧原有的植物效果差别大,必然影响整体美观。
在施工安排上,对重要地段、重要街口及居民居住出入比较密集繁华的商业区、生活区,制定了便民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群众和经营商户的影响、干扰。施工过程中采取设安全围挡、夜间警示灯等防护措施,施工活动在围蔽内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扰民因素多的工序做到合理安排。运管、吊管等需占用道路的工序要避开上下班的车流和人流高峰时间段,切实保障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夜间及午间休息时间,施工以焊接等噪音较小的工序为主,尽量减少对周边群众和经营商户的影响和干扰。在施工路口搭建便民桥,方便市民出行。要求施工方要分段施工,快速推进。每条路在施工前对材料、人员、设备、机械等情况进行梳理,确保施工的各项条件都具备,再设围挡封闭道路。道路一旦封闭,就全力以赴快速推进。
上下班高峰,尽量绕开施工路段
目前,正在施工的作业面有36处,其中施工路段24条,上下班高峰时,市民出行请尽量绕开施工路段,以免造成不便。
老城区:兴海路段(兖州路口—公园路口);沿河路段(山东路—济南路);望海路段(昭阳路—丹阳路);公园路段(兴海路—海曲中路);
新市区:淄博路段(沙墩河东路—临沂路—菏泽路—枣庄路);枣庄路段(淄博路—济南路;济南路—山东路;山东路—滨州路);兖州路(迎宾路—兴海路);五莲路;莒州路;北京路段;胶州路段;胶南路段;市政府北路段;
石臼:连云港路段(海滨五路—祥博社区居委会);海滨五路段(天津路—新良路;黄海二路—天津路);海滨三路段(黄海二路—上海路);黄海二路段(北京路—海滨二路);海滨二路段(黄海三路—上海路);
开发区:临沂路与连云港路交叉路口;郑州路段(大连路—连云港路);连云港路段(兰州路—郑州路);天津路段(海滨五路—北京路);沿海路段(华能电厂—临沂路);温州路(临沂路—兰州路);大连路段(郑州路—北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