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生安政
三月的日照大地,阳光明媚、景色迷人。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日照市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帷幕。
2009年,恰逢地级日照市建市20周年。勤劳智慧的日照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历经20年的奋斗拼搏,创造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辉煌业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日照市又该如何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一次次生动的学习实践,在科学发展观中找到了答案。
市委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高标准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迅速掀起热潮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于今年3月上旬正式启动,到今年8月底基本结束。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范围为:市、县党政机关;市、县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市、县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部分党的组织关系在地方的双重管理部门、单位,共有参学单位135个、党员50409名。
市委高度重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以此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作为推动我市应对危机、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扎实推进。
自去年6月份开始,市委就开展了“向南看、向北看,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今年春节后,又及时组织市县两级到全国试点单位进行学习考察,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为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根据省委总体部署,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市委确定了“科学发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的活动主题和“保增长、惠民生,加快建设海洋特色的新兴城市”的实践载体。实践证明,这一定位完全符合日照实际,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要求,与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内涵是一致的。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市委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杨军强调,要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战略意义、政治意义,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要机遇,作为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破解难题的强大动力,作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有效载体,切实组织好、实施好,确保我市学习实践活动“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
3月3日,我市动员大会在第一时间召开。各参学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要求,迅速行动、深入发动,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纷纷成立了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迅速掀起了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潮。截至3月13日,参加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单位的动员部署全部完成,比省里的部署要求提前了一周。
坚持把思想引导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深入动员、广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干部群众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些经验做法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各级媒体的高度关注。4月份我市被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确定为全省重点宣传的四个市之一,《大众日报》、山东卫视等6家媒体对《日照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等经验做法进行了集中宣传;5月份我市又被中宣部列为山东省重点宣传的两个市之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7家主流媒体对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
在学习培训中提高新认识,在深入调研中抓住新问题,在思想解放中形成新共识——学习调研务求实效(标题)
立足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各参学单位把学习调研作为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贯彻活动始终。
领导干部带头学。杨军书记和市委常委、市级领导同志按照“六带头”的要求,带头围绕活动主题、实践载体和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了大量深入的调研思考,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市委常委会还专题就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10项重要调研成果进行了集体交流。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5次进行集中学习,邀请著名专家、学者等作经济形势报告。8月19日至22日,市党政代表团开展“向北看”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促进科学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8月25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暨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结合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和“向北看”学习考察,继续深化“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活动中,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参加集体学习2730多人次,深入基层调研294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1060篇,撰写心得体会3900多篇。
联系实际深入学。一方面,市委结合创新科学发展新模式,重点围绕构建现代产业、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四个体系”;市直部门单位结合职能特点,重点围绕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发展软环境;各区县结合本地所处区位和发展水平,重点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改进作风,分别确定各自的学习重点,选定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学习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在《日照日报》开设《深入学习孙培杰精神,开展“知足、知不足”大讨论》专栏,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推荐评选“敬业奉献标兵”等方式,把学习孙培杰精神、开展“知足、知不足”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工作结合起来。孙培杰同志先进事迹引起中组部的重视,中组部、人民日报社等专程前来调研采访。5月8日,孙培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赴省委组织部机关作了专场报告,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玉妹、省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人员160余人参加,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注重效果灵活学。各参学单位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辅导授课、网络交流、观看光盘等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在坚持学好规定书目外,还编印了《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印发了《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名利上知足,能力上知不足》和理论文章《加强党性修养是领导干部的终生课题》,分发给市直副处级以上、区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作风、提升思想境界。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共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912次,组织各类宣讲、报告团763个,举办各类学习培训2600多次,开展解放思想讨论1350余次,党员参学率普遍达到99%以上。
开门纳谏找问题,深刻剖析挖根源,理清思路促发展——分析检查触及灵魂(标题)
学习实践活动进入到分析检查阶段,就好比一个反复辨析、历经锤炼、找寻和掌握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的过程。市委和各参学单位切实抓好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上下结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后,市委抓住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市委书记杨军、市长赵效为带头深入联系点召开座谈会,带头做客日照新闻网与网民在线交流,直接听取和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各参学单位围绕找准抓住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面对面交流谈心、发放征求意见函、网上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征求基层意见,倾听群众诉求,广纳各界建言,排查热点问题,共征求基层意见47300余条,排查出热点问题4230余项。
抓住关键,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组织开展“四对照、四检查”活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诚心听取意见,真心自我剖析,潜心分析检查,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积极开展谈心活动,相互征求意见、沟通思想、增进团结、形成共识。通过对照、检查、剖析,普遍形成了问题准、根源清、认识深、措施实的民主生活会分析材料。5月27日,市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各位常委围绕主题,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对常委班子集体及班子成员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对当前市委常委会的工作和班子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
深刻剖析,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按照习近平副主席“六个讲清楚”的要求,市委和各参学单位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紧密联系实际,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形成了较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科学制定对策,反复修改完善,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质量。各参学单位坚持开门搞评议,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召开评议大会和书面评议等多种方式组织群众评议。经测评,对市委常委会分析检查报告的总体满意率达到100%,各参学单位总体满意率均在99%以上。
制定整改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健全规章制度——整改落实一抓到底(标题)
搞好整改落实,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学习实践活动要“开花结果”,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建立整改落实责任制。市委常委会按照“四明确一承诺”整改要求,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归类,按照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按9大部分55小项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时效要求和责任主体,实现了整改工作的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8月12日,市委常委会整改落实方案在《日照日报》公布,接受社会和干部群众监督。为防止短期行为,各参学单位建立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已经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本台账”,对短时间内能解决的,分解到人抓好落实;对一时解决不了的,列出时间表和阶段性目标。各区县、市直各单位的整改重点工作台账,在《日照日报》上公布,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在整改落实阶段,市委、市政府通过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和八条工作线调度,加大了对各区县、市直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检查督办力度,促进了科学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各单位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今年3月中旬,市委就结合“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制定了《市委常委班子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查找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制定八条整改措施,着力转变思想观念、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结合包联工作,引导各级包联单位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想法,积极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包联工作做成“民心工程”。活动中,各级党委(党组)已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方面的问题1048个、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1220个、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390多个。
着眼长远,健全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各参学单位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关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实际,对现有制度和政策规定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梳理,充分运用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加强对体制机制建设的督查调度,建立了体制机制创新责任制,及时通报各参学单位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市委针对产业发展、城乡规划、节能降耗、环保约束、财税分配、土地供给、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干部考核等方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导向机制、现代产业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体制机制,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促进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活动期间,全市各参学单位共废止制度498个,完善制度1420个,新建制度109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