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均薇
9月6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山钢与日钢的资产重组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更使“以日照精品钢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发展战略,前进了一大步。
就在4天前——9月2日,日照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正式封关运营。
就在6天后——9月12日,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即将开盘。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瞬息万变的竞争态势,日照市准确把握并牢牢抓住发展机遇,迎来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当一次次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一个个优势转化为独有竞争力——
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带来的“大进大出”,穿梭在日照海天间。
据专家初步估算,日照精品钢铁基地如果按照2000万吨的产能,反映到港口应该有近6000万吨的吞吐量。山西、陕西是我国主要的产煤省。晋中南煤炭大通道设计建成后近期煤炭下水量预计在5000万吨左右,远期有望在2亿吨左右,这将为日照港煤炭运输提供强力支撑。
目前,日照港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物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山东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我市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等机遇,特别是抢抓当前“日照——仪征”、“日照——东明”输油管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三线一基地”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构筑“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体系。
在大宗干散货运输体系上,改扩建煤炭码头,新建大型矿石码头,实现万吨大列直通港区,巩固、扩大大进大出、重来重去,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宗干散货运输优势。在石化运输体系,建设30万吨级原油和一批液体化工泊位,力争形成4000万吨以上能力,打造大码头、大罐区、大管道的石化运输新优势。在集装箱运输体系上,守住鲁南、盯紧苏北、进军中原、实现跨境,尽快实现集装箱的规模化运输。
连接大港口,必然是“大物流”。
省委、省政府在打造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带,把日照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当前,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正在我市迅猛发展。依托B型保税物流中心与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实现港口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逐步向保税港区发展,是日照正坚定迈出的铿锵步履。
当各级党委、政府在全力抢抓机遇、谋划日照乃至整个鲁南区域发展之时,沿带、沿桥城市企业,尤其是物流企业,对“大进大出大鲁南”又是怎样看待呢?
“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尚未开盘,但一期认购房源全部售罄。”鲁南·航贸中心建设负责人如是说,“目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正全力加快建设进度,让更多客户享受到‘一站式’通关、电子口岸等同楼服务,承担起服务鲁南和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城市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