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洁)
日前,记者从全市蓝色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规划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规划到2015年,第二阶段到2020年。总的想法是,力争到2015年,使我市海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到2020年,把日照建设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据了解,发展规划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县规划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由市发改委制定,计划于9月底完成;专项规划由市直有关部门制定,区县规划由各区县及开发区制定,均于9月15日完成。总体规划分为4个阶段:规划调研阶段(8月21日-28日),规划集中编制阶段(8月29-9月15日),咨询论证、修改完善阶段(9月16日-26日),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阶段(9月27日-29日);专项规划:省里安排编制25个专项规划,考虑上下对口、便于衔接、项目争取等原因,初步考虑,市直有关部门重点负责编制26个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包括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26项专项规划分别是:海洋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采输送加工、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和海洋新兴产业、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海洋文化及综合旅游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商贸业。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的蓝色经济发展规划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做好子系统的规划必然影响整个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规划,更多地有利于我市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有关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着力形成“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其中的一带就是构建以日照精品钢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这是我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编制好这个规划,对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