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8月19日至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率日照市党政代表团开展“向北看”学习考察。市领导毛继春、唐慎、张永霞、钱焕涛、王斌、万同参加考察活动。
几天来,日照市党政代表团先后到天津市、唐山市、廊坊市学习考察,受到了各地领导的热情接待。在外出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致电杨军书记,转达对我市代表团成员的问候,并亲自安排考察点。天津市副市长任学峰代表张高丽书记与我市代表团进行座谈。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国鹰,市委副书记张义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仲明,副市长王久宗;廊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爱民,市委副书记吴晓林,市委常委、副市长蒋洪江,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辛绍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范永录等陪同考察。
在天津,代表团成员实地考察了天津市规划展览馆、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公司、响螺湾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唐山,考察了曹妃甸新区国际生态城、曹妃甸装备制造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南湖生态城、唐山市城市展览馆。在廊坊,考察了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廊坊开发区成果展、华为廊坊基地、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学习考察中,代表团成员认真听取介绍,详细了解情况,深切感受各市科学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感受各地广大干部群众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杨军在考察结束时认为,通过“向北看”学习考察,充分感受到各市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调整结构、加快发展的行动迅速、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抢抓重大机遇上,各市行动快、抢得早、抓得紧,使各地发展迅速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天津滨海新区到曹妃甸以及刚刚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廊坊开发区,都充分证明这一点。在精神面貌上,从市区到乡镇、企业,各市干部群众干劲十足、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通过“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机制,争分夺秒、全速前进,创造了发展的大提速。在大项目建设上,抢抓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不仅较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而且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规划上,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坚持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实现大手笔的规划、大气魄的开发、大规模的投入、大力度的招商。在产业体系上,天津空客A320、唐山轨道客车、廊坊电子产业等项目,展示了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转移,促进产业发展向高质转化,实现产业结构向高新转变。在投资体制上,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效果上,各地发展数据呈几何倍增,令人震撼。
杨军说,“向北看”学习考察,带来了许多启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北方各市发展的步伐并没有放慢,而是实现了投资大、调整快、效果好。深入开展“向南看、向北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就要学习先进经验,找准自身差距,结合日照实际,将日照发展的优势、争取到的机遇,与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看准了的事情,要抓紧干、马上办,以雷厉风行、扎扎实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增强“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按照城市、产业先导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我市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赵效为认为,通过学习考察,开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对于打造蓝色经济区、增强今后发展实力、搞好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的建设,有了新认识。此次学习考察,所到之处,感受到“大、高、新”。即,大气魄、大规划、大投入和即将呈现出的大发展局面;起点高、立意高、档次高,代表了城市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趋势;理念新、面貌新,展现出一幅新画卷,孕育着重大雄厚的新的发展前景。对比先进地区经验,日照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省部署,在打造蓝色经济区中,以“大、高、新”气魄谋划好各项规划、发展,扎实落实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日照已有的良好基础和多种优势,完善蓝色经济区规划,抓好载体建设,形成日照发展新的更大的集群优势。
各区县委(工委)书记或县长,市直有关部门、日照港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